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指出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我省何时启用新教材?
新老教材有何区别?
2017年12月,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
统筹考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多维改革推进的复杂性,为保障普通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新教材实施步骤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解读:也就是说,最迟到2022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全国所有普通高中的起始年级都将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将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
新课程“新”在哪儿
1.科目变化:外语语种增加,体育与健康必修
高中新课程方案提出,基本保留原有学习科目,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等13门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
调整外语规划语种,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学校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
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艺术可与音乐、美术两科相互替代,具体开设科目由学校自行确定。
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
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部分组成,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进行,由学校统筹规划与实施。
2.课程类别变化: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将成为高考考查范围
今后高中开设的13门国家课程,每一门科目都将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全部考试。
第二,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
第三,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其中,一部分是国家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拓展、提高及整合性课程;一部分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设计的校本课程。
3.学时和学分变化:高中生全年假期缩减到11周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每周35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18课时为1学分。
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
高中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高中毕业学分是低要求为14学分。
4.授课方式变化:选课制度将全面推开
高中新课程方案提出,学校应建立选课指导制度,提供课程说明和选课指南,安排班主任或导师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方案,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常助学生选课。
学校应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专门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5.考试方式变化:全国统一高考由教育部命题,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由各省命题
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以必修课程要求为准,考试成绩合格是毕业的重要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以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综合要求为准。
教育部组织开展考试命题评估工作和命题人员国家级培训,并负责全国统一考试科目的命题工作。考试命题应注量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保障机制,开展命题质量评估,加强命题人员培养和培训,确保考试命题方向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和难度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