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外交部转钱均夫致钱学森绝密电报被公开,揭开他回国真相

2024-11-08 20:22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739人

1955年10月,就在钱学森乘船回国前夕,他收到了一封绝密电报,电文也只有寥寥数语。

这封绝密电报的发件人,署名是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

1619496085795466.jpg

钱学森和父亲钱均夫

然而,等到钱学森回国以后,询问自己的父亲,钱均夫却说:“我没有给你发过电报……”

那么,这封绝密电报到底是谁发的?为什么要以钱均夫的名义来发?电报上面讲了什么?

直到五十年后,这封绝密电报才被公开,揭开了钱学森乘船回国的真相……

时间回到1949年10月6号,中国大陆正值中秋佳节。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中秋节。

就在举国欢庆的时候,钱学森在美国的家中,十几名留学生聚在一起,他们正在热烈地谈论,谈论国内、国际上的形式,谈论前几天那一场举世属目的开国大典。

谈论的过程中,钱学森越来越激动,他大声说道:“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了,我们该回去了,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钱学森的提议,响应的人却寥寥无几,甚至遭到了别人的质疑。

有一位留学生说道:“新中国虽然成立了,但是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我们现在回去搞科研,太艰难了……”

听到他的话,很多人都沉默了,因为这个顾虑,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客观因素下存在的。

因为在中国抗战史上,国民经历了十年内战、十四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老百姓急需恢复战争创伤,国内经济更是一穷二白,而且还欠了苏联86亿元的外债。

所以,这位同学的担心,也正是钱学森和妻子蒋英两个人的顾虑。

要知道,早在1949年,钱学森等人,就已经申请到了在美国的永久居住权。

钱学森在美国的待遇也十分高,半年的时间,他就在加州购买了豪宅。

不到40岁,他就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可以自由出入美国五角大楼,参与美国的各种军事机密研究。

鉴于钱学森在美国的地位,他成为了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不容小觑的人物,是他们都希望能得到的科学家。

钱学森直到1955年才踏上了回国之路,那么,在1949年到1955年,这6年的时间里,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最开始的时候,钱学森将自己想要回国的想法,告诉了自己工作学院的院长杜布里奇,他说:“如今我的祖国已经解放了,没有了战乱,我很思念我的父亲,想回去看一看他……”

钱学森是杜布里奇最看好的年轻教授,他十分不舍得钱学森离开,于是婉劝钱学森:“你先看看中国国内的形势发展,再考虑离开事宜。”

杜布里奇的极力挽留,并没有改变钱学森回国的念头,他坚定地说道:“不管怎么样,我都是一定要回去的。”

最终,杜布里奇同意了钱学森的要求,因为他觉得,钱学森的态度如此的坚定,即使强行留下他,他的心也已经飞回了中国,反而会影响他的工作。

其实,自从回国探亲的念头萌生以后,不管是名誉、地位,还是金钱,都无法扼止钱学森回国的念头了。

得到院长的同意,钱学森就开始着手准备回国事宜了,他一边开始交接自己的工作,一边在办理回国的申请。

然而,像钱学森这样的重量级科学家,美国的相关部门一直都在重点关注。还没有等钱学森做好回国的准备,这个事情就被美国海军副部长金贝尔知道了。

金贝尔此前一直是钱学森的好朋友,但是他在得知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立马翻脸说道:“不行,绝对不能让他回去。”

随后,金贝尔给美国司法部门打电话,对其下达了命令:“你们绝对不能让钱学森回国,据我所知,他知晓美国所有的导弹机密,怎么能让他回到红色中国?他一个人,就抵得上我们海军陆战队五个师,如果让他回去,我宁可直接枪毙了他。”

钱学森在美国有很多朋友,其中不乏一些政界大佬,在得知了金贝尔对自己的羞辱和质疑以后,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回国的信心。

虽然钱学森的回国之心无比炙热,但是他在美国的回国之路却变得寸步难行。

美国相关部门,采取了美国海军副部长金贝尔的意见,他们不仅限制钱学森回国,而且美国的FBI部门吊销了钱学森的机密工作证件,同时派出了很多特务,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监视钱学森。

然而,在1950年9月初,钱学森迎来了人生中最耻辱的时刻。

某一天,钱学森正在家中休息,妻子蒋英在厨房做饭。突然外面出现一群黑衣人,他们暴力地踢开了钱学森家的大门,不由分说地就带走了他。

钱学森被带到了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他们以钱学森“配合恐怖组织企图推翻美国政府”的莫须有罪名,将钱学森非法拘留,随后将他送到了洛杉矶以南的特米诺岛拘留所。

在拘留所,钱学森一共待了半个月,每天都有人对他严刑逼供,每隔10分钟就开一次灯,不让钱学森休息。在拘留所短短的15天里,钱学森整整暴瘦了30斤。

自从钱学森被抓走以后,他的妻子蒋英心急如焚。她四处托人找关系,求了很多人,也花费了很多钱财。最终蒋英委托麻省理工学院出面,交了1.5万美元的巨额保释金后,钱学森才被放了出来。

钱学森被放出来以后,美国司法部依然打算用莫须有的罪名起诉钱学森,最终在很多人的努力下,诉讼得到了撤销。

经历了这次的事件以后,钱学森再也不愿意向任何人提起自己的回国想法了,他和妻子蒋英过起了平淡的生活,准备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回国。

在美国的遭遇,让钱学森的内心更加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被一次次地质疑和羞辱,让他回国的想法变得无比的坚定。

钱学森被拘留事件,在美国学术界和华人圈子中,引起了巨大的不满,美国政府也承受了不少的压力。

他们明白,以后不能再拘留钱学森了,但是又不能让钱学森回到红色中国。所以美国政府派遣了更多的特务,对钱学森进行监视、监听和变相的软禁。

美国政府对钱学森的这种非法迫害,整整持续了长达5年的时间。

无处排解忧闷的钱学森,开始给家里写信。考虑了很久之后,他在给父亲钱均夫写的一封信中,告诉了父亲自己在美国的近况。

钱均夫知道儿子在美国出事以后,他思前想后,决定给儿子写一封信。

不久之后,钱学森收到了父亲的回信,信中是这样说的:

“人生难免波折,岁月蹉跎,全赖坚强意志。目的既定,便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即使弯路重重,也要始终抱定自己的崇高理想。相信吾儿对科学事业的忠诚,对故国的忠诚;也相信吾儿那中国人的灵魂永远是觉醒的……”

这段话,至今读来,依然让人震耳发聩,信中不仅有慈父对儿子的关爱,更有他对儿子的爱国教育。钱均夫在信中流露出来的拳拳爱国之心,让所有人都深受鼓舞。

收到父亲的回信后,钱学森对父亲的思念如日俱增。得到父亲肯定的支持后,他更加无比迫切地渴望回国,然而现实却让他寸步难行。

直到1955年6月的某一天,钱学森无意中,终于等来了一个回国的机会。

那天,钱学森和妻子蒋英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在摊头小贩的案桌上,他发现了一张被水渍渗湿的旧报纸。

就是这张旧报纸,改变了钱学森的一生。报纸上面有一张照片,是新中国的领导人站在城楼上面。

在照片上,钱学森看到了毛主席,在他的旁边,站着一位熟人,这个人是陈叔通。

陈叔通以前是钱学森爷爷的老师,按照辈分来说,钱学森应该叫陈叔通一声太老师。

年少时期,钱学森记得,父亲时常带着他去拜访陈叔通。在他的印象里,自己的这位太老师,性格刚正,做事细心,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

看到了这张报纸,钱学森激动莫名,他知道,自己等待了5年的回国机会,终于来了。

钱学森决定给陈叔通写一封求救信,通过父亲钱均夫转交。而这封信,最终给钱学森带去了回国的希望。

1619496109422420.jpg

钱学森在信中这样写到:

叔通太老师先生:

自一九四七年九月拜别后久未通信,然自报章期刊上见到老先生为人民服务及努力的精神,使我们感动佩服!学森数年前认识错误,以致被美政府拘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然而世界情势上有更重要更迫急的问题等待解决,学森等个人们的处境是不能用来诉苦的。学森这几年中惟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归国之用。现在报纸上说中美交换被拘留人之可能,而美方又说谎,谓中国学生愿意回国者皆已放回,我们不免焦急。我政府千万不可信他们的话,除去学森外,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者。以学森所知者,即有郭永怀一家,其他尚不知道确实姓名。这些人不回来,美国人是不能释放的。当然我政府是明白的,美政府的说谎是骗不了的。然我们在长期等待解放,心急如火,惟恐错过机会,请老先生原谅,请政府原谅。附上纽约时报旧闻一节,钱学森五年来在美之处境。在无限期望中祝您康健。

1619496125166319.jpg

这封信邮寄的过程中,十分惊险。因为钱学森和妻子蒋英知道,一般普通的信件,美国方面都会进行查看,像这样的求救信,如果被查到,带给二人的必将是巨大的危险。

为了这封信,钱学森夫妻二人绞尽脑汁,最后终于想出来一个好办法。

钱学森将求救信写在一张薄薄的纸上,折成了一封小信,然后他重新写了一封大信,用大信套着小信。

关于邮寄的风险问题,蒋英对丈夫说道:“不能在信封上直接署名,也不能直接邮寄到国内。最好是先邮寄给我在英国的妹妹,然后让她转寄到国内。”

钱学森采取了妻子的意见,仔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假想安排。

邮寄的当天,他假装和妻子蒋英出门逛街,他们走了很远的路,最后来到了人流混杂的黑人集市。

在路过一家大一点的商场时,蒋英带着求救信进入了商场,假装在里面买东西。钱学森则假装走累了,蹲在商场的门口。

跟踪的特务,因为走路太多,心里已经十分不爽。他们直接忽略了进入商场的蒋英,只留下一个人监视钱学森,对他寸步不离。

蒋英在进入商场以后,看到特务没有跟来,她迅速地将这封信投进了商场的邮筒,随后随便买了一些东西,和钱学森慢慢步行回到了住处。

回去以后,钱学森夫妻二人开始焦急地等待,毕竟隔着千万里之遥,他们也不知道这封信,到底能不能送到陈叔通的手上。

然而,钱学森的这封信,邮寄的时机刚刚好……

自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后,美国就再也不敢小看中国了。当时中美政府之间就已经开始在交流了,准备建立外交关系。

然而在中国提出,希望能让美国方面允许自愿回国的留学生回国时,美国方面也提出来,希望中国能遣返被中国俘虏的美国士兵。

然而,在谈到留学生回国事宜的时候,他们说:“这个事情得有人自愿才行,目前这些人在美国生活的都很好,他们不愿意回去。”

关于此事,美国代表不是转移话题,就是死不承认。中国方面也是无可奈何,所以会谈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由英国代表牵头,中美双方代表就遣返美国战俘一事,进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谈。

这次的会谈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却达成了一个共识,中美双方约定,在第二年的8月初进行一次大使级正式会谈,并且地点选在波兰共和国的首都华沙。

话说回来,为什么说钱学森邮寄的这封信时机刚刚好?因为正赶上了1955年8月的华沙会谈。

蒋英的妹妹在收到这封信以后,她发现了另一封求救信,她觉得自己的姐夫如此大费周章地写信,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所以她当天就把这封信送出去邮寄了。

半个月后,钱均夫收到了这封信,他赶紧将其送到了陈叔通的手上。

陈叔通读完信件以后,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而且他也迫切地希望钱学森能回来。但是,考虑到自己没有办法和美国方面直接对话,他又无可奈何。

最后,陈叔通想到了一个人——周恩来,他当时正在统筹着新中国的所有外交工作,如果说有谁能救钱学森回国,非他莫属。随后,陈叔通匆忙地将信给周恩来送了过去。

1619496145790203.png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讲话

周恩来在读过这封信以后,他十分感动,也十分激动,因为钱学森的大名,他早就已经听说过了。只是长期被美国政府所阻碍,他根本就不知道钱学森的遭遇,此时此刻,他才得知,原来钱学森竟然有着这样强烈的回国念头。

收到这封信以后,距离华沙会谈还有十来天。周恩来赶紧进行周密的部署,并且指示华沙会谈的中国代表王炳南:“即使对方提出什么苛刻的要求,也务必一定要争取到钱学森回国。”

此前,只要谈到中国留学生问题,美国代表一直打哈哈,如今手上有了这封信,成了王炳南反驳美国代表的关键证据。

8月2日,华沙大使级会谈如约举行,在会谈期间,王炳南首先提出:“中国分两次遣返美国的11名飞行员,首批遣返4人,后面再遣返7人。”

美国代表约翰逊听到这个话,十分高兴,因为美国政府给他的任务就是,一定要谈妥飞行员遣返问题,必须争取让他们回国。

随后,王炳南再次提出:“希望美国方面能允许钱学森回国。”

约翰逊听到以后,一如既往地不承认:“钱学森啊,我知道,但是他不愿意回国,在美国生活的很好哦!”

王炳南立马拿出了钱学森的信,说道:“你要不要看看钱学森的亲笔信?他是愿意回来的。”

约翰逊没有预料到中国政府,竟然收到了钱学森的亲笔信,他顿时语塞,无言以对。

会议结束后,约翰逊赶紧联系了美国高层,提出了会议上中国方面的请求,希望美国政府能尽快回复。

美国当局知道这个情况后,他们经过商议,觉得钱学森已经有6年没有参与过美国的科学研究了,觉得他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用钱学森一个人,交换高成本培养的11名飞行员,这个事情怎么看怎么划算。

美国方面很快就回复了约翰逊,同意了允许钱学森回国的请求。

其实钱学森回国,是他个人的自由问题,而美国趁火打劫,索要回了11名飞行员,只能说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真好。

3天以后,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下发的允许回国通知。钱学森欣喜若狂,不仅能马上就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也可以结束长达5年之久的非法迫害了。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带着妻子蒋英,一双儿女,从洛杉矶码头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途径夏威夷、横滨、马尼拉,辗转二十多天才来到了香港。

邮轮途径每个港口都会停留,但是钱学森一家四口,只在夏威夷下过一次船,其余的时间全部都是在邮轮上度过的。

其实,这是因为钱学森在临行前,收到了一封绝密电报,这封电报署名是他的父亲钱均夫发的。电报内容只有几行字,主要就是提醒钱学森“沿途切勿下岸”

后来,钱学森和妻子蒋英,对父亲谈到这封电报的时候,钱均夫一脸茫然,他表示自己没有发过这样的电报。

那么到底是谁向钱学森发了这封电报呢?

1619496185922919.jpg

五十年后,中国外交部揭秘了一部分档案,其中显示,那封电报是外交部,借用钱均夫的名义发送的。

邮轮在香港靠岸的时候,码头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在欢迎钱学森回国。而钱学森也不负众望,回国以后,开启了中国科技行业新篇章。

回国以后,科学院在北京饭店举行了盛大的迎接钱学森回国宴请,当天参与宴会的竺可桢后来回忆说:“七八年未见到钱学森,他虽然只有43岁,但是显得很苍老,都是美国软禁他五年导致的,据悉,钱在五年中未露出一丝笑容。”

钱学森回国不久,全国各地的权威报纸就报道:“钱学森接受了中国科学院的邀请,准备主持和领导中国科学院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随后,钱学森开始参观国家重点建设的军事院校和一些科学研究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陈赓带领下建立的哈军工,是当时保密级别极高的一所军校。

1619496211214091.jpg

钱学森有两个朋友在哈军工工作,所以钱学森决定去参观哈军工,并且顺道去看望朋友。

但是当时这个事情没有人能够决定,只能一级一级地上报,最后上报到了省委那里,省委也不能决定,只好打电话给陈赓将军。

陈赓将军听说了这个事情以后,他立即指示:“赶紧安排钱学森参观事宜,并且要招待好他的衣食住行。”

当天,陈赓乘坐专机,从哈尔滨飞到了哈军工。

第二天的早上,陈赓早早地就站在了哈军工的门口,等待钱学森一行人的到来。

钱学森来了以后,陈赓十分高兴地说道:“钱学森先生,我是陈赓,欢迎来参观哈军工。”

此时的钱学森已经知道了哈军工的保密措施,他解释了自己不清楚这个事情,而且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陈赓却说道:“钱先生能来,我们倍感荣幸,对您来说,哈军工没有秘密。”

两人相谈甚欢,陈赓将军的爽快和热情让钱学森十分感动,临行之际,陈赓再三邀请钱学森吃饭。

在吃饭的时候,陈赓问了钱学森一个问题:“钱先生,你说我们中国人能搞火箭、导弹吗?”

钱学森毫不犹豫地说道:“为啥不能搞?他外国人能搞,中国人就能搞,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矮一节。”

陈赓听完,十分开心,他激动地说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要不咱们就干吧,有什么需要的,我们随时随地支援你。”

1956年4月,周恩来邀请钱学森参加中央军委会议,在会上,钱学森首次提出了要发展我国的导弹技术。

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导弹是什么概念,贺龙、陈毅、叶剑英、聂荣臻,他们都十分好奇地询问。

钱学森拿来一块小黑板,在上面写下了“火箭军”三个字,并且画了一个十分直观的火箭外观图。

他说道:“火箭军就是导弹部队,不同于现有的陆、海、空三军部队,而是一支能够高准确度、远距离,精准命中敌对目标的现代化部队。”

国防问题无比重要,火箭军绝对是王牌部队,大家都十分关心这个问题,但是也有人提出质疑,询问中国能不能建立一个火箭军。

钱学森说道:“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制造出自己的火箭。我们一定要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火箭军,携带火箭导弹的部队。”

会后,周恩来专门对聂荣臻说:“钱学森是爱国的,要在政治上关心他,工作上支持他,生活上照顾他” 。

1960年10月8日,钱学森担任我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专门研究属于中国自己的导弹技术。

1963年,钱学森主持了许多空间技术研究,制定了大量的星际航行发展规划,为中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5年,在钱学森的带领下,科学院开始研究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1980年以后,钱学森先后担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

钱学森,是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因为钱学森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1619496411773724.jpg

其实,钱学森先生的贡献并非只有这些,最重要的是,在当时新中国人才青黄不接之际,他毅然决然地回国,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中,为中国培养了无数的科技人才,为整个国家注入了科技动力源泉,推动了全社会的科技发展。

钱学森先生的这种贡献,是历史永远无法磨灭的,也给后世的所有留学生建立了最好的榜样,让他们明白:

去了外国留学,不能忘了生他养他的祖国。只有投身祖国、报效祖国,才能不枉此生……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