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适当地捂一捂,可以帮助机体抵御外界寒气,预防感冒、气管炎,甚至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但春捂到底说的是哪几天?气温达到多少度,就不必再“捂”了?
春天,气温时高时低,温差较大,皮肤汗腺一会儿因寒冷而收缩,一会儿又因天热而毛孔舒展,来回反复就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此外,人体在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暖衣保护,自身调节机制已经适应了当前的动态平衡,如果过早脱去冬衣,体温调节机制来不及建立新的平衡。
一旦遇到“倒春寒”,人们常会觉得自己“不像秋天那么抗冻”,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甚至导致过敏性疾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年轻人即使觉得热,穿衣也要下厚上薄。减衣服时,要先减上衣,后减下装。这是因为春天寒气多从地表散发,应注重下半身的保暖。古有谚语“寒头暖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PEI_PAGER_PEI===
春捂有个“临界温度”
是否春捂,要根据天气而定:
一般来说,昼夜温差较大(≥8℃)时,要“捂”一会儿,早晚注意增加衣物;
中午气温在10℃以上时,可以适当减衣;
当白昼气温超过15℃且比较稳定(持续一两周)时,穿得稍单薄些就不至于感冒或染病了。民间所谓“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说的皆是这个道理。===PEI_PAGER_PEI===
“暖春”到来,即连续几天日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时,就不能“捂”了。
“春捂”也不能一概而论,“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脱衣服;
如果觉得“捂”了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PEI_PAGER_PEI===
春捂到底是“捂”哪儿?
春捂要“捂”对地方,身体3个寒气入口要重点捂一捂。
捂肚子
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
捂背
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后背如果受寒,容易阳气不足,有碍升发。
捂脚
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下厚上薄”。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
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