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除了多读多写之外,还可以从以下诸方面去追求文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善用“题记”
作文的开头,可结合自己要写的内容和题目,来一则“题记” 。这一则“题记”,应精炼、警醒,富有哲理,达到提挈全文的目的。如重庆一考生在写《苦药·甜糖·我》这个题目时, 运用的“题记”是:
“小时候,身体很虚,父母常熬些中药,以开胃健脾。在吃完苦涩的药后,又喂我些甜甜的糖。药能治病,糖能生甜,我青睐的是哪一种呢?”
二、妙用日记
日记,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考场上运用这种方式,既可以迅速勾起我们对以往生活的回忆,又可以避免内容空洞、结构混乱的现象。同时,对于读者也显得亲切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近年中考作文题中,《美在身边》、《一起走过的日子》、《批评与表扬》等,都可以采用日记的形式切入。
三、巧引诗文
行文之中,根据文章内容,恰当地引用诗文,不但能含蓄地表现文章主题,而且能锦上添花,增加文学品味。如河南一考生在写《这绝不是区区小事》一文中,是这样引用的:
古人说得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小事和大事是紧密联系着,是可以转化的。
四、趣设“小标题”
小标题主要用来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它使文章眉目清楚,井然有序,并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全文的结构和思想内容。例如茨威格写的《滑铁卢之战》一文,作者就用了“委以重任的格鲁希”、“滑铁卢的上午”、“格鲁希的错误”、“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滑铁卢的下午”、“决战”和“尾声”等小标题。
五、妙用修辞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避免枯燥无味,使文章生动形象。如朱自清《春》一文的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者在此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生动而具体地描绘出人们对春天的感受和赞美之情。
六、寻求“独特”
这里的独特,是指作文之前,立意时的超常思考。作者在立意的过程中,要讲究灵活多变,出人意料。例如,三国时的周瑜令诸葛亮10天之内造箭20万支,分明是给他出难题,如果诸葛亮只从“造箭”这个角度去冥思苦想,无论如何也办不到。但他另辟蹊径,从“不造”上去思索,因而有了后来的“草船借箭”这一千古佳话。立意的“独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完成:人大我小、人正我侧、人今我古、人中我外……
七、锤炼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拟得好,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锤炼题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修辞格——《生命的乐章》
2.奇语——《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3.逆向思维——《真想做个差生》
4.引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
5.借用公式符号——《生命1+1》
6.成语改用——《名师未必出高徒》
八、勤于联想想象
联想和想象都是人的心理活动。联想是这件事物到那件事物;想象是对事物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这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如鲁彦的《听潮》中有这样一段: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海的轻、柔与人们熟悉的月光、晨雾和情人的蜜语联系起来,写出了大海的安宁与静谧。
此外,还有许多方法,如:巧引名人轶事、讲究结尾的方式,巧妙安排结构(布局)等。有些方法,少年朋友们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去总结。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作文也是如此。少年朋友们,只要你敢于做有心人,在写作实践中讲究文采,追寻独特,你的作文一定会写好,你也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