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考化学原子分子考查方式的分析,看这里!

2025-01-19 16:0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725人

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中考关于分子、原子的命题千变万化。本文将结合近年的中考真题分析分子、原子的考查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以生活现象为载体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考题取材于实际生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并且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学生要能够根据题目中关于实际问题的表述,联想所学的化学知识并解决问题。

【例1】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

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解析:八月桂花飘香是桂花花香中的分子不断运动,使人闻到桂花花香,A项正确。分子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中,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温度降低,运动减慢,但不会停止运动,B项错误。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增大,C项错误。碳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氧气的量有关,与碳的化学性质无关,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A。

点评: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注意培养自己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的思想,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这对化学学习效果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二、以新科技成果为载体

以新科技成果为载体命题是中考化学的特点之一。此类题型新颖且具有时代性,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即要学生在各种关于“新技术”“新物质”的表述中,找出问题的本质,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

【例2】 “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C.它的一个分子由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D.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析:“超临界水”虽然含有不同状态的物质,但成分都是水,属于纯净物,A项错误。“超临界水”只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仍属于水,B项错误。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C项错误。“超临界水”和其他物质一样,分子间有间隔,因而正确答案为D。

点评:解“新概念”“新物质”类题目时,学生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牢扣基本概念进行解题。

三、以实验为载体考查

以实验为载体考查知识点也是中考化学的一大特点,不仅考查学生对化学操作规范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常常会有对学生熟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使装置更加环保或增加新的功能,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分析实验装置的方法。

1620483606730612.jpg

【例3】如图,该实验是对分子扩散实验的创新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创新设计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B.该实验可以用生石灰代替固体氢氧化钠

D.实验开始后,滴加浓氨水,片刻后可观察到湿润的酚酞滤纸会变红色

D.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而生成氨气

解析:该实验是对分子扩散实验的创新,解题时首先要确定实验目的,这样才能确定分析方向。用气球收集实验气体,更加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理念,A项正确。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且生成的Ca(OH)2不与氨气反应,因此可以用生石灰代替固体氢氧化钠,B项正确。氨水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氨气分子不断运动,遇到湿润的酚酞滤纸条生成碱性的氨水,使酚酞变红,C项正确。氢氧化钠和浓氨水不发生反应,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D。

点评:对常见实验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解题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装置及其用途。

从以上解题分析可以看出,中考关于分子、原子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多样,且多与其他知识点结合考查,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知识进行创新和迁移运用。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