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全面抗日战争正式打响。日军集结重兵,同时从华北、华东两个方向展开进攻,妄图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疯狂计划。
在华北战场,日军集中华北方面军、察哈尔兵团两支大军,同时从平绥铁路、津浦铁路、平汉铁路三条铁路线上展开攻势,企图将部署在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第1、2战区60万大军围歼。
在日军强大的攻击势头下,仓促拼凑起来的国民党军中央军、杂牌军哪里挡得住?9月上旬刚过,河北、察哈尔两省国土大部沦丧,日军同时从东面和西面叩开了山东、山西的北大门。尤其是山西方面,察哈尔兵团和第5师团沿着平绥铁路两侧一路西进,冲进山西,准备继续沿着贯穿山西南北的同蒲铁路继续向南,占领山西,继而实现从左翼对华北国民党军的战略合围。
站在长城上,九一八事变的罪魁祸首之一、抗日战争爆发以来犯下滔天罪行的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狂妄叫嚣:“用半个师团拿下太原。”
第5师团是日军的甲种师团之一,下辖第9、21旅团,每个旅团各有两个联队,还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各1各联队,总兵力约3万多人。加上东条英机指挥的察哈尔兵团,进入山西的日军总兵力约8万人左右。而山西境内的阎锡山所部晋绥军和正在昼夜兼程赶来的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成的八路军、国民党中央军以及川军、西北军等部加起来不下20万人,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统一指挥。
本着“守土抗战”的传统思维,保住山西这个经营了26年的地盘,阎锡山一开始准备集中晋绥军主力依托晋北地区的雁门关、茹越口、平型关等雄关险隘将日军挡住。对此,他很自信晋绥军有这个实力,曾一度拒绝八路军、中央军进入山西。当日军在河北、察哈尔的攻势一日胜过一日之际,特别是9月中上旬日军接连攻取大同、涞源,突破内长城防线后,阎锡山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只会看家护院的晋绥军根本挡不住如狼似虎的鬼子兵,这才极力邀请八路军、中央军入晋参战。阎锡山还专门邀请先期到达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徐向前于9月7日商讨抗日大计。
最早进入山西的八路军部队是八路军总部和第115师,由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统一指挥。双方经过商量,决定以115师在平型关方向侧击疯狂推进的日军第5师团。
接到总部命令的115师主力部队随即在晋绥军一个汽车团的输送下迅速向平型关开进。9月14日,115师师长林彪到达平型关不远处的大营镇。对照地图实地考察地形是林彪的一贯风格,特别是八路军出师的第一仗将由115师率先发起,关乎军威国威,生性谨慎的林彪自然明白肩头的千钧重担,一点也马虎不得。
从到达大营镇开始,一直到接到总部下达的作战命令,十几天里,林彪几乎天天看地形,苦思破敌良策。最终,林彪向上级提出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形打一场红军最擅长的伏击战、围歼战,狠敲一下气焰嚣张的日军。
接到作战命令后,林彪随即下令将原本执行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的344旅、独立团调回,集中全师兵力打好这一仗。
115师改编自红一方面军,下辖由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改编而来的第343、344旅。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统一编制,每个旅各辖两个团。再加上师部直属独立团、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教导队,全师总兵力约为1.5万人,堪称当时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东渡黄河之前,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115师除炮兵营、辎重营留在陕甘宁后方,编入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外,全师开赴山西战场的部队总兵力为1.4万人。
说起红一方面军,想必读者都很熟悉。万里长征走得最长、打的仗最多也最残酷的三大主力红军之一。陈光、徐海东、杨成武、杨得志、杨勇、李天佑这些在成长于红一方面军、在十年内战中搏杀出来的红军骁将继续在这支英雄的部队中担任重要指挥员,肩负起抗击日寇的伟大历史使命。
雄兵猛将在手,又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此时的林彪对眼前这一仗信心十足。林彪唯一担心的是从来没有和日军交手的经验,所以在排兵布阵过程中他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9月23日中午,115师战前动员大会在大营镇上寨村进行,面对全师连以上干部,林彪开始点将发兵。
“保证完成任务!”第一个率部冲过大渡河的英雄团团长杨得志响亮地回答。
686团的任务是埋伏在小寨村至老爷庙以东高地。战斗发起后负责将敌人拦腰斩断,分割歼灭。林彪严肃的对686团团长李天佑说道:“敌人火力猛,但只要大胆接敌,敢于白刃战、肉搏战,与他们搅在一起,敌人纵有坦克、大炮、飞机也发挥不了作用。”
“是!”李天佑这位在红军时期就被战友们称为“小老虎连长”的战将当场表态。
343旅的任务交代完了,林彪的目光又转向344旅指战员。他命令687团埋伏在西沟村至蔡家峪以南高地,一方面断敌退路,另一方面阻击从灵丘、涞源赶来增援的日军。688团作为全师预备队,待机而动。
从林彪这一部署来看不难发现,虽说他是运动战、大兵团作战的坚定支持者,也是行家里手。但是毛主席在洛川会议上定下的“山地游击战”思路林彪也是言犹在耳。集中兵力、首战必胜固然重要,但是抗日战争是一场长期而又艰苦的斗争,4.5万人的部队是八路军当下最大的本钱,而且也是经历过十年内战保存下的精华,第一仗就把本钱打完,今后的工作将难以开展。
主力团的任务交代完了,林彪又唤起了独立团团长杨成武。
他命令独立团穿插深入至日军后方的腰站,阻击从灵丘、涞源方向增援的日军。“我们伏击能否获胜,关键在于独立团堵不堵得住敌人的援兵!”林彪的语气又一次严肃起来。
“保证完成任务!”杨成武这位在长征时期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第一个翻越大雪山、勇闯腊子口,屡屡为深陷绝境中的主力红军杀出一条血路的红四团政委掷地有声的表态!
部署完毕,各部队冒着连绵不断的秋雨,朝着预定战场疾驰而去。由于山洪爆发,343旅和344旅被截断,这样一来,落在后面的344旅只有687团参加了战斗。换句话说,平型关战斗是115师在没有任何预备队的情况下进行的。
经过一夜急行军,参战各部队准时于25日拂晓到达预定战场并完成隐蔽、伪装任务,静静地等着穷凶极恶的鬼子兵。天亮了,雨也停了,随之而来的是寒冷刺骨的秋风。浑身被湿透的八路军指战员潜伏在阵地上一动不动,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沸腾的满腔热血去烘干湿漉漉的军衣。
师长林彪和副师长聂荣臻站在一个较高的山头上,举起望远镜瞭望远处设伏的阵地和山沟公路。大战前的战场出奇的平静,除了平型关方向偶尔会传来稀疏的枪炮声外,眼前这段长达十里、两山夹峙的公路上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过了好一会,一辆插着“太阳旗”的日军卡车映入林彪和大多数指战员的眼帘。后面的卡车、马车一辆接一辆,足有200辆,拉开四五里长。车队的两侧和后面是穿着黄呢子大衣、头戴钢盔、背着带刺步枪的日军步兵、骑兵。汽车轰鸣声、马蹄声、脚步声夹杂着谁也听不懂的日语在十里长沟内回荡。
谈笑风生的日军士兵万万不会想到两侧百十米范围内埋伏着身经百战的万余名八路军指战员,随时准备给他们以致命一击!潜伏着的八路军战士个个情绪激动,握着钢枪的手汗津津的。但是钢铁纪律铸就的威武之师,得不到命令,谁也不会开第一枪。
林彪此刻的心情和战士们一样,但多年战场指挥经验早就将他培养成了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老练猎手。日军上钩了这是事实,可是日军的数目不少,而且有100多辆汽车。一旦开打,日军完全可以利用汽车做掩体,发挥火力优势与八路军打成僵局,等待援军。万一独立团顶不住怎么办?而且根据战前计划,115师打响后,晋绥军将向东跑池、西跑池和团城口的日军发动进攻,配合作战。可是屡战屡败的晋绥军,林彪能对他们抱多大希望呢?
所以,生性谨慎的林彪此刻明知大战在即、险象环生,依然心止如水,他还要再等一会儿,等日军的车队过去、后面的步兵全进来,等独立团和晋绥军那边的情况。
不一会儿,独立团来电,报告说已经在腰站与日军两个联队交上火,我军依托有利地形将日军挡住。潜伏着的685、686、687团也纷纷报告说当面日军已经全部进入埋伏圈,请求发起攻击。
林彪判断时机已到,与身旁的聂荣臻不约而同地相互对视一眼,随即下达命令:“立即开火!”聂荣臻摸出怀表看了一下,记住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清晨七点整!
刹那间,寂静的山冈怒吼起来,枪炮声、惨叫声响彻十里长沟。猝不及防的日军被打得人仰马翻,前面的汽车中弹起火,堵塞了公路。后面的马车受惊,互相撞在一起。车上的日军士兵纷纷跳下车,钻进车底避子弹。
端着望远镜的林彪一面注视着战况,一面继续保持着沉着镇定的神情。他决定趁着日军被打懵的机会,命令部队发起冲锋,抢占公路对面的制高点。
这一任务交给了杨得志的685团,杨得志又命令该团1营去完成。1营不负众望,凭借着在红军时期培养出来的运动战经验,很快抢在日军前面控制了山头,将企图冲上来的日军又逼回沟里。2营、3营按照预定计划冲进敌群,与日军展开白刃战。论拼刺刀,鬼子兵的确不含糊,但久经战火考验的八路军远非一般的国民党军可比。2营5连连长曾贤生,手持一把系着红布的鬼头钢刀,一口气砍死十几个鬼子兵。在全身挂彩、筋疲力尽之际,毅然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鬼子兵同归于尽。
望着眼前的血腥厮杀,林彪意识到日军战力远非国民党军可比。他对身旁的李天佑说:“沉着些,敌人比较多,比较顽强,战斗不会马上结束的。”没等李天佑说话,林彪又指着远处的挤满日军的十里长沟和远处的老爷庙制高点,一字一顿地说:“你们一定要冲下公路,把敌人切成几段,并以一个营抢占老爷庙。拿下制高点,我们就可以居高临下,把敌人消灭在沟里!”
李天佑转身离去前,林彪又叮嘱:“你们动作要快,慢了是不行的!”
跑步回到团指挥所的李天佑,立刻命令3营向老爷庙冲锋。副团长杨勇亲自带队,先穿越已经被战火硝烟、鲜血和尸体笼罩的沟底,然后再向老爷庙冲去。穿越沟底的作战也十分激烈,半个小时的白刃搏斗,杨勇负伤,3营9连打得只剩下十几个人。最后在1、2营掩护下最终成功夺占老爷庙制高点。日军组织五六百人反扑,也被3营打了回去。
眼前的战况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不过林彪倒不是很担心,两个主力团都很能打,制高点也全都拿下了,日军虽然要比国民党军顽强的多,但兵力对比我方占绝对优势,鬼子兵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林彪担心的是独立团,要知道,他们顶着整整两个日军联队的进攻。聂荣臻看出了林彪的担心,说道:“老1团能打硬仗,能顶住。”
115师独立团的前身是红一军团第1师,也是一支战功赫赫、大名鼎鼎的英雄部队,长征时飞越大渡河的18勇士正是来自这支部队。独立团1营的前身是红1师1团,是秋收起义的主力部队之一。聂荣臻说得“老1团”,就是红1团。
听副师长这么一说,林彪便放心了。独立团是一支英雄部队,再加上原红4团政委杨成武掌舵,部队的士气、战士的勇气都不成问题。
林彪、聂荣臻没有失望,独立团在杨成武指挥下果然打出了英雄部队的气势。他们坚守腰站和驿马岭,死死堵住日军援兵,一直坚持到平型关主战场战事结束,以200多人伤亡的代价击毙兵力兵器占压倒性优势的日军300多人,胜利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平型关之战持续到25日下午1点钟,被包围在十里长沟内的日军1000多人全部被歼灭,115师各部伤亡400多人。
敌我伤亡率3:1,这算是一个大胜仗了。但是目睹了作战全过程的林彪、聂荣臻、杨成武、李天佑、杨得志这些身经百战的骁勇之将对如此惨烈的搏杀也是十分感慨的。一仗打下来,日军的凶残、顽强令他们刻骨铭心。和国民党军士兵不同的是,日军士兵受武士道精神的麻醉,除死方休,根本没有投降缴枪一说。负伤倒地的日军士兵根本不接受我军的包扎,反而伺机刺杀我军战士,然后剖腹自杀。
不过不管怎么说,平型关之战以八路军的全胜而告结束。115师将士以血肉之躯和牺牲精神彻底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民族的志气和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
由于晋绥军的撤退,日军还是从平型关开进了山西。9月28日,板垣征四郎率师团主力经过了三天前激战过的战场,眼前的情景令这个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感到震惊。日本《滨田联队史》记录下了他们所见到的情景:100多辆惨遭烧毁,每隔约20米,倒着1辆汽车残骸。公路上有新庄中佐等无数阵亡者,及被烧焦躺在驾驶室里的尸体,一片惨状,目不忍睹。
数千名日军花了5个多小时,这才把铺满尸体、残骸的十里长沟清理干净。
对于板垣征四郎来说,这是他一生中遭遇的第一次大失败。恼羞成怒之际,板垣征四郎将火气发泄到受损最大的第21旅团身上。旅团长三浦敏事少将绰号“虎将”,板垣征四郎骂道:“你遇到雄狮了吗?”
一旁的第9旅团旅团长国崎登听不下去了,赶忙跑来解围:“师团长阁下,我们遇到了新的敌人。为了救援辎重队,我的旅团伤亡了300多人,这是旅团战史上的一个新纪录,战斗之激烈令我无法用言语表达。”
谁知板垣征四郎听了,更加恼火,劈头盖脸质问国崎登:“敌人出动飞机了吗?坦克呢?有多少现代化武器?”
板垣征四郎显然是明知故问,他的外号是“中国通”。八路军115师别说没有飞机、坦克,最好的武器也就是几十挺机枪,全师官兵参战前平均每人只有150发子弹。飞机、坦克这些现代化武器,很多人连见都没见过。
被师团长一通责骂,国崎登一时语噻。好在他脑子反应比较快,马上说道:“敌人战术灵活,善于穿插、迂回,他们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的飞机、大炮、坦克失去了作用。他们的指挥官经验丰富,我们的火力点总是先受到攻击。他们神出鬼没,飘忽无常,莫非.......”
“他们是共产军!”板垣征四郎这才如梦初醒,心里的火气也消了一大半。然后转头对一个个惊魂未定的日军将佐们一字一句地说道:“他们的战术大大的高明,你们要小心了。”
令板垣征四郎永远也无法明白的是,平型关之战只是八路军的牛刀小试,不久之后,八路军另外两个主力师——120师、129师将在雁门关、阳明堡、七亘村、神头岭以几乎同样的方式给他和他的同学、战友们一个又一个沉重打击。在未来七年多的战争中,开创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将会给日军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直到将他们全部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