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颗人造卫星脱轨,62年前钱学森仅据一道火光算出坠毁点

2025-01-20 03:4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268人

1958年,沈阳军区有一位战士在夜里放哨时,忽见有一团火球穿过云霄,从空中缓缓而降。战士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他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面见军区首长汇报了如此诡异的情况。这团火球究竟是何物?是外星天体还是美、苏人造的?为何这一连串的疑问拨动着大家紧张的神经呢?


原来,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全球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然而就在1958年,这颗人造卫星突然脱轨进入大气层坠毁,苏方估计“斯普特尼克1号 ”极有可能坠落在我国的东北部。因此苏联驻中国使馆紧急联系我方,希望我们派顶级专家协助寻找人造卫星残骸。

要知道,这颗卫星是当时第一颗人造卫星,即便是坠毁的残骸,也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当时国内这方面的顶级专家是相当罕有的,所以这艰巨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从美国归来不久的中国航天、导弹之父钱学森身上。

接到消息的钱学森,在几位专家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坐专机赶往沈阳军区。到了沈阳,当地的司令员亲切迎接,刚想安排旅途劳顿的钱学森一行吃住,钱学森连忙摇手说:“我不饿,快,带我去发现火球的现场”,司令员忙说:“还是先安顿下来吧,我已经派大量士兵去火球现场了,午饭后我再带您去吧”。

钱学森执意不肯吃饭,坚持要先去现场,司令员拗不过,只得立刻带着钱学森一行出发了,心中暗树大拇指:“顶尖科学家的专研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到了现场,钱学森直接找到那位目击士兵了解现场情况,详细询问了士兵当时站立的方向方位,以及火球的来去方向,飞越时的角度如何,火焰的燃烧程度等等。

由于是临时决定比较匆忙,没带纸和笔记簿,钱学森就拿出上衣袋的水笔,在自己的手掌心上画图记录。

大家围着钱学森焦急的等待着,过了大约半小时,钱学森长叹了一口气,喜上眉梢,告诉大家已经有结果了,他对大家说:“从我们战士描绘的轨道来分析,这不像是苏联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苏联的人造卫星,如果以这个火球的飞行轨迹坠落,那么坠落点至少应该距离我国万里之外,所以我可以断定,斯普特尼克1号残骸不可能在我国境内,而极有可能在美国境内。

听到这里,大家悬着的心总算都放下了。当天晚上,果然苏联大使馆传来最新消息,告知我方大使斯普特尼克1号残骸在美国境内找到了,与钱学森的判断完全吻合。

苏联自己的人造卫星,他们在设备相对完善的情况下误判卫星坠落在我国,而且误差居然如此之大。而钱学森在没有计算机、没有电脑、没有苏联方面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的情况下,单单凭着士兵断断续续的回忆和自己娴熟的心算,就基本精确的判断出该人造卫星残骸不可能在我国,而是在万里之外的美国。这是何等惊人?

这不禁让所有的士兵军官以及陪同人员对钱学森的专业能力佩服的五体投地。也难怪美国国防部不计一切代价、绞尽脑汁地阻挠钱学森回归祖国。正因为有钱学森先生这样的人物,所以祖国得以建设 伟人曾这样评价钱学森先生:“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5个师,在我看来,对我们说来钱学森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计算卫星残骸,不过是钱学森先生能力的冰山一角。 1955年,钱学森先生在美国的阻挠下总算回国,他学成归来,只为报效祖国不求其他。 在日复一日的不断努力奋斗中,在钱学森先生的带领下,中国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让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又在1967年6月17日,让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在1958年寻找“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残骸无功而返之后,经过12年的艰苦研究,总算是在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