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热点素材积累:科技强国,筋骨句,金句,题目,时评

2024-11-23 06:58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866人

热点事件

神舟十三号宇航员出舱,羲和绕日,两位科学家一位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航空战略科学家顾诵芬,另一位是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王大中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筋骨句

1抓创新不问“出身”,确立了一种“效果导向”,以创新能力、创新担当、创新成绩作为最终评判标准。

2抓创新不问“出身”,体现着科学思维的多元与包容。

3抓创新不问“出身”,还需要真正形成不问“出身”的制度环境。

4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5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6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金句

1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2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3梦想有多远,前行的步伐就能迈多远。

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5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创新事业呼唤创新人才。

题目

《抓创新不问“出身”》 《弘扬科学家精神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保护知识产权,让创新蔚然成风》

满分段落

(一)

让我们为这些优秀的科学家们点赞!尤其是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30后”院士,他们青春昂扬、学有所成之时,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求才若渴之际。他们义无反顾地为共和国科技事业奉献了一生,为中国在航空工业与核能领域的赶超作出了突出贡献,堪称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人民网)

高考角度:爱国奋斗,青春奉献。

(二)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钱三强,在空难时舍身保护数据资料的郭永怀,隐姓埋名二十八载、被誉为“氢弹之父”的于敏……这些名字,如灿烂群星,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他们的青春年华、赤子之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凝聚起无穷的力量。(人民日报)

高考角度:淡泊名利,爱国奉献。

精彩时评

慷慨解囊的科学家,让人肃然起敬

202111/0308:08:56

来源:钱江晚报

  有一种慷慨的背后,蕴藏着旁人无法想象的节俭:“布衣院士”卢永根,家里挂帐子用的是竹竿;“钢铁院士”崔崑,一件夹克穿了30年。但他们却数次捐出几百万、几千万的大笔积蓄,用于支助科研,奖掖后学。这样的慷慨,在令人肃然起敬的同时,还格外地让人心疼。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10月28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向中国船舶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至此,黄旭华院士几乎已将个人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项奖金逾2000万元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国家的教育、科研及科普事业。此捐赠消息曝光后,“钢铁院士”崔崑、“布衣院士”卢永根、王振义院士、钱七虎院士、刘永坦院士及四川大学刘进教授等科学家群体也浮出水面。他们都曾捐出百万到上亿元的大笔积蓄,支持科研、教育、扶贫等事业。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科学家精神。

  与这些科学家捐赠时的一掷千金、慷慨倾其所有相比,报道中卢永根院士、崔崑院士、河南农业大学王泽霖教授等人的生活,简直可以说是寒酸。他们住的是数十年的旧楼,家中的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平时出行坐公交,吃饭在食堂。在他们心中,“钱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才有价值。”

  这种“贫穷”与“富裕”的对比,贯穿了这一代科学家生活的点点滴滴。即使身处旧居,身着旧衣,也改变不了他们潜心向学的钻研之心。当金钱用于自身,一粥一饭、块儿八毛都不能浪费;但只要社会需要、科研需要、培育科学接班人需要,他们是最慷慨的捐赠者,可以不图回报地无私给予。这是超然于物质之上、名利之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代科学家“金钱对我没有吸引力”的精神写照。

  这种精神追求,还表现为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相比于社会上的很多热门行业,“坐冷板凳”、物质相对清贫是大多数科研人员要面临的境遇,尤其对年轻一代而言,城市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作为前辈的科学家,捐出个人积蓄,捐出专利获益,设立科技奖励基金,为青年一代科学强国坚定报国之心注入支持力量。

  这样的捐赠,捐出的不仅是金钱而且是一种精神,捧出的不仅是财富而且是一颗赤子之心。古往今来,人类的一切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和传承。在如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这是对科学崇高精神的深切呼唤,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这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价值追求弥足珍贵。(陈江)

经典习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成功带回了月球的土壤样本。令人震惊的是,有人翻出了16年前的一张报纸。结果发现,整个探月计划,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叫“绕”“落”“回”三步走。但是,假如你回到16年前,看到这个新闻,你会怎么想?16年,好遥远啊,谁知道这16年里会发生什么?还有多少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充满了不确定性。然而就在此后的16年里,整个计划被严丝合缝、半点不差地执行着。2020年底,计划完成。

有人认为,先制定计划,再分解任务,是实现目标的可靠途径。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议论具有针对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书写工整。不少于830字。

以远大目标确立人生航向

“两弹元勋”邓稼先34岁时告别了他的妻子和4岁的女儿、两岁的儿子,隐姓埋名,义无反顾地走进大漠荒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作出这样的人生选择?

中国打赢扶贫攻坚战,啃下了最难啃的骨头;嫦娥五号成功带回了月球的土壤样本,九天揽月筑梦航天。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取得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对,是目标的力量。

目标是一个“总开关”,有了目标,奋斗才有方向,人生才有航向。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要以远大目标确立人生航向,青春才有持久向上的力量。

青年追求的人生目标关乎国家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远大目标、坚定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奔赴北大荒,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来到白山黑水之间,以坚忍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铸就拓荒丰碑;“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国印记”,人们发现这支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3岁,“80后”“90后”已经成为航天尖兵。一代代青年人,以朝气与志气,以使命和责任,怀揣远大目标,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注入了磅礴的青春力量。

对于个人而言,有没有远大目标,能不能志存高远,也决定着青春的成色与分量。有远大目标、有鸿鹄志向,才能去努力、去奋斗,在人生的航线上少走弯路、不走歧路。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世界会为知道去哪里的人让路,而如果没有方向,任何风都可能是逆风。

人生目标,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抬头看天,离不开低头看路;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打开“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榜单,从帮助见义勇为者照顾家庭,到以劳模精神打造养老护理品牌;从世界技能大赛勇夺冠军,到带领村民走出贫困……这些青年榜样,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融入日常的一举一动中,融入每一次选择与每一份坚守之中。他们的行动,就是他们人生目标的最好的注解。

当每一份青春的力量,都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之时,就必将成为推动历史的磅礴力量。惟愿每个青年都树立远大目标,目光望向未来、坚定走向明天,惟愿每个青年都向上,助力中国向上、民族向上、世界向上。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