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探微:慎用的课堂语言

2024-11-23 12:13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611人

课堂教学探微:慎用的课堂语言

当我们听课时(无论是公开课、各类赛课,还是常态课),时常会听到一些不恰当的课堂语言,往往让听课者感到刺耳,使学生觉得尴尬。轻者,使人一时不够舒服,严重者,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灵伤害。

现列举一二,以引起老师们对自己的课堂语言的重视与修正。

【例1】“他的回答最大的错误是……”

很多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往往有两个极端的评语,一是完全肯定式,无论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哪怕回答中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都一味地予以肯定与表扬,如“很好”、“回答得很精彩”、“你真的很棒”,等等;二是完全否定式,无论学生怎样回答,即使回答得很好,也难以得到老师满意的微笑和夸赞,也许老师的水平确实很高,总能找到其中的“最大的错误”或“最大的问题”。

很明显,前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的评语对学生无任何针对性,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的矫正、对学生的提高和发展,是无任何裨益的。而后者最大的“问题”是老师发掘和放大了所谓的“最大的错误”,显然,夸大了学生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像后者此类的评语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是它忽略了学生的回答中的合理成分,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成就感”和愉悦的体验,特别是在学生好不容易鼓起了勇气,满怀着“展示自我”的期待主动回答问题时,得到的却是失落、扫兴、尴尬、自责和自信心的打击,失去的是对回答问题的思路的清晰程度的明了、对语言组织规范程度的准确认识。如果今天的回答有“最大的错误”,明天的回答有“最大的错误”,失去的肯定是自信和勇气,甚至是对教师的信任。

二是“他的回答最大的错误是……”此类的评语,在潜意识中,等于是老师在向学生宣布,“不积极回答,甚至是用沉默来对付老师的提问,才是好学生”。试想,谁回答就得到一个“最大的错误是”,就被找到一大堆的问题,谁回答就自然成为批判的靶子,到头来,只有傻子才会回应老师的提问。

【例2】“这个问题都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会?”

此类话语中尽管透露着教师的关切之心、焦急之情,流露着“恨铁不成钢”的痛,但分明也感到其中的责备、训诫,甚或厌恶之情。

这样的语言,一方面意味着说学生不争气。言外之意是说,老师苦口婆心讲了一遍又一遍,你怎么就不懂呢?怎么不好好学呢?一方面潜台词是说学生太笨了,事实上是在责怪、责骂学生,“我都讲了多遍了,你还不会,你的脑子进水了吗”?

无论教师的本意是讽刺挖苦,还是基于关心、惋惜的“恨铁不成钢”,都不会给学生带来“爽”的感觉,让学生首先得到的是“我太笨”、“我不是好学生”、“老师讨厌我了”、“同学们要笑话我了”诸如此类的消极心理暗示。

作为教师,决不可以因“恨铁不成钢”而使课堂语言变得随意、刻薄,若真的遇到“讲了多少遍还不会”的情况,最应做的是反思自己到底讲清了没有,是怎么讲的,学生的障碍点到底在哪里。反思自己,而不是草率地简单地去指责学生。

【例3】“这么简单的问题不会吗?”

课堂上,绝大多数的老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改观。但由于班级学习风气、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提问技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是学生启而不发。此时,老师往往不那么自信,不那么耐心,面对启而不发的学生,“这么简单的问题不会吗”此类的语言往往会脱口而出。

也许说者无意,但听者不会无心。显然能听出老师批判、埋怨学生“笨”的潜台词,久而久之,将会越问越哑,最终会走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问题的症结不是学生答不答,关键是要反思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要考量问题是否明确,是太难还是太易,是否注意了问题的层次与梯度,要反思用什么办法激励、调动学生,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启而不发、答非所问的原因。

【例4】“谁能答得比他更好?”

当一个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后,如果他的回答与老师预设有差距,与标准答案比还有所欠缺时,多数老师表现得有耐心,能等待,能继续给予鼓励、启发和诱导,但也经常听到“谁能答得比他更好”类似的话语。

细究起来,此话所蕴含的问题仍不容忽视。“谁能答得比他更好”,虽能体现教师的责任与期待,虽意味着下面能补充答案要点的同学是“更优秀的”,是对敢于补充、完善答案的同学的一种激励和褒奖。但是,对于首先回答问题的同学来讲,则是一个否定性的评判,虽肯定“好”,但还“不够好”,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

对于教师提问的问题,谁回答也难保像预设的那样准确到位,如果一直是后一个否定前一个,谁还愿意做第一个?其次,将学生的回答想法设法诱导到预设的结论上的做法,本身就不科学,是对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和技巧不自信的表现。我们何不在肯定前一位同学的合理成分后,问一句“哪位同学还想补充”不好吗?

人常说,教育无小事。课堂教学仍然没小事,课堂语言也不是小事。“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三夏寒”。只有我们审慎地看待教学中的每一个小节,对于课堂用语,如能克服随意,多些推敲,才能多些人文,课堂才会多些魅力,才会使课堂教学平添更多的风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