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小慧
如果钟表可以停止摆动,我希望它永远停留在2018年的12月14日。
12月15日一大早,我打开微信,看到很多亲朋好友师长学生发来消息和链接,向我询问和证实二月河先生离世的消息。此时的我,正在台湾交流访学,无法得知具体的情况。但是一家家媒体、一个个链接、一帧帧截图,向不愿承认这个事实的我,证实了先生已骤然离去。震惊,错愕,悲痛,惋惜……我与先生的交往历历在目。
2000年春夏之交,在我硕士快要毕业的时候,曾因导师刘良明先生的推荐,和同学一起去拜访过周百义老师。周老师当时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社长,统筹全社工作。得知我是武汉大学文学院的校友,又是河南老乡,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表达了对我们加盟他们出版社的欢迎。
周老师还现身说法,讲了他编辑二月河先生《雍正大帝》和《二月河文集》的始末。他说:“编辑要细读作品,理解作家,要当作家的朋友。不能仅仅是当成一个工作去做,要有热情,要有人文关怀,才能组到优质的稿子。除了这个之外,编辑最重要的是要有专业素养和选题眼光,这些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有较高的文学理论批评知识。”
和他谈话后,我回到文学院的资料室借了几本二月河先生的作品来看,简直到了爱不释手、废寝忘食的地步。后来读博士的时候,因转向了明清诗文研究,我也就慢慢地忘了这个“小插曲”。那个时候,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以后的现实生活中,和二月河先生有着切实的交集。
2006年10月的一天,我得知二月河先生要为郑州大学的学生作“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学术报告。当时,我是郑州大学的一名明清文学方向的专职教师。报告那天,考虑到二月河先生的影响,我提前了将近一个小时来到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但还是为自己的“迟到”而后悔。前排座位早早被“抢坐一空”,只能坐后面了。不过先生声音洪亮,底气十足,用亲切的乡音和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
在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二月河先生紧紧围绕着“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这一主题展开讲解。他认为二者的关系是“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文学创作应该充分尊重历史的真实性,艺术必须崇尚真实,要做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双重完美。先生独到的见解、透彻的分析让我深深感到,功不唐捐,当年他在故宫博物院的焚膏继晷、爬梳剔抉的兀兀以穷年的光阴没有白费。
先生渊博的学识以及朴素自然的风范,恍然间让我产生今夕何夕的感慨。我当时向他提问说:“您的笔名‘二月河’这个响亮又文艺的名字是因为您出生在二月份吗?”先生微微一笑,耐心解答道:“我出生的时候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的冬天。上党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我父亲工作的县委,他的同事们集体给我起了个名字——凌解放。而二月的黄河,冰凌解冻、万排齐发,一泻而东,那个场面非常壮观。我写的这个题材是古典题材,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帝都是古代人,而我的名字凌解放,太现代化,不太合适。为了和历史小说的题材相和谐,我就把凌解放这个名字‘对等’成了二月河。”我当时心里想,这真是一位可爱得有点“狡黠”的老头儿啊!
2011年,郑州大学文学院聘请二月河先生担任院长。上任伊始,很多人误以为先生作为文化名流、著名作家任院长只是名誉性质的,其实不然。先生身体力行,为郑州大学特别是文学院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先生每年都会在3月份专程到文学院看望老师和同学们。我们和先生一起围着圆桌座谈,他衣着朴素自然,态度平易近人,没有丝毫的官腔和套话。先生很关心文学院的专业设置、招生情况以及学科发展,也关心我们这些一线“青椒”们的工资待遇和科研压力等诸多问题。
和先生聊天,如坐春风,如沐春雨。这是一位朴实的先生,一位可敬的长者。他谈大学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谈古典文学:“中国文化的氛围、特色,在《聊斋志异》和《红楼梦》这两本书中都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谈中原文化:“河南是民族文化、河洛文化等的发源地,已经创造了璀璨的古典文化和繁花似锦的现代文化。河南人有历史的责任、世界的责任把中原文化发扬光大。”谈创作态度:“大抵得之后天,先天力气是不足的,只一个‘不肯省力’四个字就概括了我。”谈理想追求:“‘知其不可而为之’,义之所在惟命是听耳。”谈读书学习:“像羊吃草一样贪婪地读书吧。”他参透名利:“人怕出名猪怕壮”,所以他从不搞签名售书,拒绝一切商业活动。他看透生死:“该吃吃,该喝喝,死了去球”(去球,河南方言,拉倒的意思)。睿智的谈吐让青年后生折服,风趣的话语时常让学院同事解颐。我们为有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院长而感到骄傲。
作为师者,二月河先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呕心沥血、潜心育人,立德树人。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与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先生必到场亲授,以自己的创作经历和人生阅历对学生劝勉激励,并寄语未来。先生“三个天下”的论断、“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的信条、“要立志做大事而非立志做大官”的格言,文学院众师生皆耳熟能详。更让人感佩不已的是,对于学校为他开的工资,先生锱铢不取、心系师生,全额捐出设立“二月河奖学金”,累计资助和奖掖了数百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和数十名学术研究突出的教师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从2014年开始,二月河先生在文学院招收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近古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截至目前,一共招收了6位博士。考虑到先生年事已高,要务缠身,长居南阳,院里通知我,让我作为他的助手,协助他指导这些博士生的学业和生活。
对于博士生的选题,先生有很多的感慨:“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到了近世,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南移,文化发展缓慢,相关的学术研究也较少关注。我们这些河南的高校、河南的老师和博士不做这些基础工作,那由谁来做?咱们责无旁贷啊!”先生语重心长的教诲让我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但凡是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很多事情,只要我电话打过去向他请示和讨教,他永远都是谦和地回答说:“一切有劳你费心。学院的很多事务我不太懂。需要我做什么,我当竭尽所能。”每次的聊天都有收获,每次的接触都倍感温暖。
最近一两年,得知先生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太好,怕扰他休养,我基本上都改为短信联系,他都是非常迅速地回复我。有一次,一位老师偶尔提及说先生身患糖尿病,视物不清。我听到后,再一次为自己的不周和失礼深深自责,也希望以后有机会看望先生时当面致歉,但是已经再无可能!
二月河先生身上有着中原文化所特有的大气、淳朴和厚重,言谈举止,和蔼晏如;知人论世,实话直说。其作品和人格魅力影响深远,立德立言,业已不朽。博士生简东回忆说:“先生那平易朴实的态度、超然爽朗的笑声总是极富感染力,让我终身铭记。最后一次与先生聚会,饭后搀扶先生出餐厅时,他抚着我的背说:‘我交给你的问题你下去要多思考,以后可以作为长期课题继续研究。我有相关资料,等我身体好点我整理一下,咱们一起再聊。’现在想来,这竟成了先生最后的教导。”
博士生闫莉莉回忆道:“老师说他不敢称是我们的导师,他更愿意成为我们的朋友,跟我们分享他读书写作的经历和感悟。老师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很是关心。学业上,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充分自由的空间,让我们结合自身的情况去选择博士论文方向。老师丰富的经历、广博的学识、谦逊平易的品格早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大家远行,斯文不灭。唯有继续努力完成先生未竟的事业,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培育新人,方可告慰先生亡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