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哪些语文学习的秘诀与经验?

2024-11-23 11:35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78人

高中语文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一门玄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考试时觉得自己发挥得不错,然而试卷下来后,发现看似简单的文本后面蕴含着不少哲理,出题人思考的大方向也与自己联想的内容存在着很大不同,于是乎回看自己的答案,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阅读理解中看起来比较深刻的问题,勉强作答过后,语文成绩的排名反而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糟糕。

3.最无解的情况是,对题目本身就已经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笔。

4.在写作文时,感觉自己的逻辑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最后却无奈地发觉与参考立意毫不相关——偏题。

5.常常问自己,面对类似的题目,为什么答题模板不那么管用了……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问到的高频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固然重要,但归纳总结出规律,才能让这种语文出题的新趋势浮现出来,使得同学们心中有数,以不变应万变。

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帮助到正在为这些问题而苦恼的同学们。

1.高中语文考试中,分数往往会出现明显的断层,成绩优异的同学可能并没有像成绩中等偏上的同学那样,密密麻麻写很多,但却能精准地踩到得分点,而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能在答题中失语、词穷的困境更为明显。

首先,不可否认这当中存在着某种天赋的差别,或许领悟力真的在考场上起到极为凸显的作用。当然,这是少数。更重要的是,除了基础的默写、病句、文常等题型之外,阅读理解和作文最能对区分度地彰显起到作用,这类题型综合反映了一个人的鉴赏能力、阅读积累、文学素养等,大多数学生所处的都是中等水平,尤其反映在分数的分布上。分数拔尖的同学,他们的背后一定有着广泛的阅读基础、文学积淀和你看不到的刷题之路,而且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用在对题型的总结上,让很多同学望尘莫及。

阅读基础决定你理解能力与共情能力的上限,文学积淀决定你思维高度与语言运用的上限。刷题对这类同学来说,是最基础的一步。举个例子,叶嘉莹先生总结南唐词人的文学创作时,将他们对生命共情的能力解释为“诗人的锐感”,这种直觉性的感触是主动的、活跃的,因此创作者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对生活中的风物、烟光草色有别样深刻的体会,但是如果不是饱读诗书,他们又怎么能如此高级地运用语言、写出反映人生普遍痛苦的作品呢?

因此,答题方法是稳扎稳打的基础,这种基础绝不是做几套卷子就能总结出来的,而是要掌握答题基本规范、深谙思路推演的过程、锻炼稳妥的发散思维后才能达到。心中对不同题型有了一定程度的储备后,读不懂题目的情况必然会大大减少,面对陌生题,你也能大体上掌握它在往哪个方面考,基本就是“换汤不换药”了。如果语文想要更上一层楼,那就还要多在课外下功夫,关心时政、积累素材、赏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提升思维层次等。

2.刷题会带来层层叠叠的方法,但现如今,答题模式往往也在改变了。

比如说,作用题,我们习惯去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可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参考答案里有时只列出了内容上的作用,并没有提及到结构。这是不是意味着,结构上的作用我就不写了呢?大错特错。考题确实在变得灵活,甚至开始反套路化,但得分点的设置一定是最重要的先行,你能确定这道题究竟考的是结构和内容中的一方面、还是两者都涉及吗?稳妥起见,还是把这些基础得分操作都写上吧,或许你心中对答案有轻重缓急地排列,那答题时可以适当调整顺序。

3.很多同学写作文前会犯的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无效审题”。

虽然列了很多要点在题目下面,可是开始写作文标题时,想大而化之地用一个概念囊括,在这个节点,先入为主的心理预设出现了,也就是说,在看了一遍题目之后,心中暗想“我觉得这个好像跟xxx差不多”,然后开始一遍遍地说服自己,用一个“差不多”的概念巧妙地把作文题中要表达的意思置换掉了。结果就是,自己越写越顺手,写完了再看作文题目,又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这种情况大概率就是偏题了。

所以我要提醒的一点就是,写作文的时候千万不能有心理预设,一心把自己积累地往上堆,这样子的话就基本上等于没有审题、自说自话了。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控制自己的大脑胡乱思考,反复地读题,总结出一个贴合题目的论点后再开始写作,切忌生硬地搬运自己既有的写作经验,因为每道作文题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与侧重点。

语文的学习规律就在于,扎实的基础和持续不断的知识输入,记住零碎的死知识,有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才能够活学活用,这就是语文的”死去活来“!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