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文本阅读:合理迁移运用观点

2024-11-23 19:0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047人

文本观点迁移运用是2021年新高考卷出现的一种新探究题型。它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文本内的观点去分析、评价文本外的现象或材料,考查的是考生真正读懂文本、真正把握文本观点运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吃透文本观点,合理进行迁移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段是“以诗为词”。所谓“以诗为词”,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诗的有关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即创作技法方面的要求;二是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即针对创作主体方面的要求。所谓“诗人之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体现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苏轼呼唤“诗人之雄”,就是要求词人像诗人一样,以词言志。以诗为词的实质,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或者说把“歌者之词”变为“诗人之词”。


由此看来,关于苏轼对词的雅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首先,是创作技法上的雅化。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增加了词的抒情性,使词具有了诗般典雅庄重的语言。其次,是词体的雅化。这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创作心理的雅化。他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改变晚唐五代以来传统的出于戏谑、娱乐的心理而作词的状况,而以士大夫固有的志向、浓重的道德责任感与真挚的历史使命感取代之。二是创作内容的雅化。苏轼将诗中经常表现的政治、历史、道德、哲理的内容带入词中,纠正了传统艳词片面追求词的形式美的偏颇,使词文学第一次达到了真(历史、哲理)、善(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美(娱乐)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达到了个体价值(审美、抒情价值)与社会价值(真、善)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儒家诗教很大程度上的回归。


苏轼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履行了自己的词学主张,实际上已经倡导了南宋词坛的雅化精神,为南宋词坛从文化层面的深度崇雅贬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词的雅化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摘编自高云斌《从唐宋词雅化进程看雅词的内涵》)


1.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请结合材料中关于宋词雅化的相关论述,谈谈你对词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理解与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创作技法上的雅化: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引入词中,运用了夸张、比喻、对偶等手法表现赤壁之景,陡峭的石壁插入云层,激起的浪花如卷起的千万堆白雪,“乱石穿空”与“惊涛拍岸”结构相同,意义相关。②创作心理的雅化:在苏轼看来,眼前的雄奇壮阔之地就是赤壁之战的发生地,置身其中,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力挽狂澜的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③创作内容的雅化:苏轼通过描写与赤壁之战相关的内容,把对历史的审视与思考带入词中,追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以“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


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上,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


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其“著我”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教育”可以说成“教化”,“化”便是荀子“化性起伪”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化”胜于“教”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通过家书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家书因之实现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


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那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91种信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一场视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鲜活容颜。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节选自《家书的审美价值》,有删改)


2.下面一段材料是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十八①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计亲族邻里中或及于难,弟日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然事已如此,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②自馁也。

 ①十八:十八日。②苶然:精神颓丧的样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鉴赏者能够通过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读“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可以了解与此有关的部分史实。②家书可以启发鉴赏者体悟宇宙人生。“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可以启发鉴赏者积极面对磨难。③家书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曾国藩在家书中既引用谚语,又联系自身经历,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


1.精准审题:抓住题干中所给文本观点,找到相应的材料区域。如前面第1题,题干给出“宋词雅化的相关论述”,就是很好的关键词和提示语。

2.精准把握文本观点。概括、把握材料观点,要看材料标题(多放在文末材料出处中),抓概括性的句子,注意评析材料中的评论及结论文字。这里,还要强调一点,既要抓住重点材料,又要兼顾其他材料,注意材料间的关联性。上面两题只节选了相应的重点材料,未涉及其他材料。而有的题目,则要关涉好几则材料。

3.精准理解文外材料,对接好文本观点。例如前面第2题,曾国藩写给弟弟的家书,分为三层:第一层陈述事实;第二层用“然”转折,教育弟弟这是磨炼英雄的机会;第三层引用谚语鼓励弟弟要“咬牙励志”。逐层理解后再到原文中找到可以解释的观点,运用文本内的观点阐释、分析这些内容即可。


巩固学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担当。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正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和稀缺的。


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作为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它们以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被蔑视的底层普通平民为主人公,把他们塑造成英雄。我们可以认为,它们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它们的平民精神不同于“五四”时的俯视平民、怜悯平民,而是平视加仰视。近距离的平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只有像柳青、梁斌、浩然这样真正熟悉农民、热爱乡村生活的作家,才能以那样的深情描绘出蛤蟆滩、千里堤、白洋淀、东山坞的自然景色,在渲染时代风云之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农民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梁生宝、朱老忠、萧长春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农民更高大。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


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五四”对“个人”的发现,其积极意义巨大,个体生命和个人权利被尊重是现代性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关注个人、尊重个人并不等于个人利益至上、不讲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如今的语境中也可转译为团队精神。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前提,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则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


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它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魅力。《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不是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红色经典符合毛泽东关于文艺“高于生活”的美学思想,它的超越精神不仅体现于主人公精神气质的方面,也表现在作品营造的艺术氛围、美学境界的超越性上:读者即便知道了林道静不等于杨沫,或江华不同于马建民,知道了真实的威虎山并不像小说里写得那样险峻、琼海的“南府”有别于电影或舞剧里的境况,也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因为作品将大家导入了一种更美好的彼岸世界。(摘编自《红色经典是精神的传导》)


材料二:


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而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程。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这种觉醒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的觉醒。主要体现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引领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探寻救亡之道,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如果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道路其实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艰辛探索、严肃思考之后的必然选择。思想启蒙犹如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新生的希望。今天,对国家命运的严肃性思考、对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思想性责任,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思考题和必答题。


二是新人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启发民智,这一目的的实现首先体现在青年学生的觉醒与成长上。赵世炎、毛泽东、周恩来等青年学生在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的启蒙、感召下,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感受到民族救亡的危机,并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这种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反复的思考、比较,甚至是实验实践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因信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理论,联合13人成立北京工读互助社实验小组,最终失败。毛泽东也曾更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温和改良,后来发现终是走不通,最终坚定了走革命道路的选择。因为一代新人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才成了中国的道路。


三是普罗大众的觉醒。五四运动过程中,李大钊和陈独秀意识到,“必须要让民众直接出来解决问题,光靠学生不行,必须要发动群众”“让全国各行各业都要行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改造整个社会的斗争中来,唯此,中国才有希望”。后来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压力下,北洋政府才没有强硬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由于李大钊等人的宣传启发,以长辛店工人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正在觉醒,这个觉醒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必将在未来的中国革命过程中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


《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正面呈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更还原了他作为“父亲”“同事”的立体性与丰富性。这样的“人设”拉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更为可信可亲。

(摘编自曹巧兰《火出圈的〈觉醒年代〉,为什么这么好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时代和受众所欢迎的红色经典,拥有和当下许多文艺作品不同的精神力量,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B.红色经典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和五四运动所倡导的关注个人并不矛盾,前者在今天也能近似地作为团队精神而被我们理解。

C.红色经典虽然在人物形象、环境等方面有所虚构,但是在革命浪漫主义的主导下,依然吸引着广大读者,魅力十足。

D.五四爱国运动最终推动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李大钊和陈独秀二人思想意识的逐步转变,就是这种觉醒的典型例子。


答案 D


解析 “李大钊和陈独秀二人思想意识的逐步转变,就是这种觉醒的典型例子”错。李大钊和陈独秀属于先进知识分子,不是广大民众觉醒的典范;他们的思想转变,只是说明他们意识到了要推动民众觉醒。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色经典的平民精神,在作品中表现为描写平民时视角发生转变,在作家身上表现为对平民及其所在环境倾注真感情。

B.红色经典中,有的农民形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

C.知识分子要有家国情怀,无论是在五四时期还是在当代,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思考,都应当是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

D.在思想觉醒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不同革命道路的比较和实践,陈延年、陈乔年就不会最终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


答案 B

解析 “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错。有的农民形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是因为他们仍然有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


3.下列各项中,最符合“红色经典”特征的一项是(  )

A.鲁迅在1918年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自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B.柳青在195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C.叶圣陶于1924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讲述了小学校长潘先生因军阀混战而举家逃难时的种种可笑又可鄙的行径。

D.2009年播出的电视剧《潜伏》,讲述了1945年国民党情报人员余则成弃暗投明成为潜伏在敌人军统机关的地下党的故事。


答案 B

解析 A项《狂人日记》写的是旧礼教的吃人本质,并不涉及共和国前期的历史,也不是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故不是红色经典。B项材料一中有关红色经典的阐释是“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结合年代、题材、影响力等因素,《创业史》是最贴近红色经典概念的作品。C项《潘先生在难中》主要写的是知识分子在军阀混战年代的遭遇,不涉及共和国前期的历史,也不是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故不是红色经典。D项《潜伏》主要写解放战争中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斗争故事,不涉及共和国前期的历史,故不是红色经典。


4.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采用引用论证,引用海涅的名言,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②采用比喻论证,把“思想”比作“闪电”,把“行动”比作“雷鸣”,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③强调思想、思想觉醒的重要性(思想对行动的先导作用),引出后文观点。


5.有人认为,对于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完全相同。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同意。①材料一、二都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精神、思想性:红色经典有平民意识、集体主义精神;《觉醒年代》关注思想的力量、思想觉醒的过程。②材料一、二都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红色经典的人物形象鲜活、有魅力;《觉醒年代》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立体,可信可亲。


(示例二)不同意。①材料一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包括工农兵立场、集体主义精神、革命浪漫主义;材料二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叙事线索和背后的内在核心,包括从思想觉醒到新人觉醒再到大众觉醒的过程。②材料一是从整体上谈红色经典作品成功的原因,材料二只谈了《觉醒年代》这一部剧成功的原因,所以二者并不相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这虚实相结合的手法。例如近年出土的晚周帛画凤夔人物、汉石刻人物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宋李公麟《免胄图》、元颜辉《钟旭出猎图》、明徐渭《驴背吟诗》,这些赫赫名迹都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正像中国舞台上的表演一样。(汉画上正有不少舞蹈和戏剧表演)


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这是中国绘画美学里的一部杰作)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也叫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个“真境逼”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的,不是自然主义里所谓逼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真”“神”“美”在这里是一体。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我最近看到故宫陈列的齐白石画册里一幅画上画一枯枝横出,站立一鸟,别无所有,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片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


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反映这艺术发展的美学思想是独创的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结合艺术的实践来深入地理解和汲取,为我们从新的生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材料二:

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虚”与“实”是一对极为重要且内涵复杂的范畴,关乎古代的绘画、书法、小说、诗词、戏曲等等艺术表现形式。这一思想可以上溯至先秦道家、儒家理论,而历朝历代的文艺评论家对此皆有不同的解读和推进。宗白华先生十分重视这一对范畴,并称其为“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而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更以《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等专文加以着力阐述。今就宗先生及前人之论,对“虚实之辨”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的脉络加以梳理,并对启发思考之处加以论述,以为读书之得。


首先,宗先生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讨论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源头。一派为孔孟,一派为老庄;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而孔孟则以“充实之谓美”,并且“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虽分两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正如宗先生所说,虚和实作为相互依存的两面,不可舍此取彼。这种思路在魏晋玄学便已得到阐述,王弼等人在维持贵“无”的基本思路的同时,亦有条件地肯定了“有”的相对意义。在《老子指略》中,他谈道:“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焉,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没有具体四象作为物之主,则大道之象亦不能显现。这就引连至艺术的创作如何体现虚实结合的问题。


其次,若要讨论艺术创作如何虚实结合,则先应明确虚实何谓。具体以书画艺术而言,宗先生引用清代画家方士庶《天慵庵随笔》中的话来说明: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宗先生引述此语,实则是为了说明,外在的山水是“实”,而引起画家主观生命情调和想象的是“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实”,而“心源”则是“虚”。此说已颇明晰,然而我们仍可以切近绘画实践,在其中将“虚”与“实”的含义揭出数层。每一层次都对应于不同的创作阶段,而层层都彰显了虚实相生的必要性。

(摘编自刘子琪《由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中国艺术中的“虚”与“实”》)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

A.中国舞台上的表演和传统的绘画艺术相似,善于删略背景,集中表现人物的行动姿态。

B.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与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相通,都充满诗的意境。

C.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真境逼”不是再现场景,而是留出空虚让人物去充分表现剧情。

D.宗先生引用清代画家方士庶《天慵庵随笔》的话来说明书画艺术中“虚实何谓”的问题。


答案 B

解析 “都充满诗的意境”错。材料一原文是“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是说中国画和中国舞台艺术里的一些形式和中国诗意境相通,而不是充满诗的意境。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艺术理论中,“虚”和“实”是一对重要概念,关乎古代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B.依据宗先生观点,解决了“虚”“实”问题,就可以解决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C.将“虚”和“实”作为互相依存的两面这一研究思路,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都存在。

D.在宗先生看来,不论是老庄还是孔孟,都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


答案 B

解析 A项“关乎古代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说法太绝对。材料二原文是“关乎古代的绘画、书法、小说、诗词、戏曲等等艺术表现形式”,而不是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C项“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都存在”错。文中只谈到谈论虚实问题的源头——“宗先生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讨论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源头”,并没有提到其是否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系无中生有。D项“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张冠李戴。由材料二原文“宗先生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讨论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源头”可知,主语是宗白华,而不是老庄和孔孟。


8.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宗白华虚实观的一项是(  )

A.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内容上是写景,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

B.油画《父亲》借枯黑干瘦布满皱纹的脸、深陷的眼睛、仅剩一颗门牙的嘴,展现了作者既歌颂又同情的复杂情感。

C.电影《红高粱》中色彩饱满、随风狂舞的野高粱象征着人性的舒展与释放,在耀眼的光辉中显得庄严而富有诗意。

D.中国建筑用朱红作为屋身的主要颜色,并且用彩色绘画图案装饰梁架、斗拱等,体现了中国建筑用色大胆的特点。


答案 D

解析 材料二原文“宗先生引述此语,实则是为了说明,外在的山水是‘实’,而引起画家主观生命情调和想象的是‘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实’”可以理解为:“实”是指外在的景色、场景,“虚”是指内在的主观情感。而D项只讲到了中国建筑中色彩运用的关系,且都是实写,并没有涉及虚写的情感部分,不属于虚实结合。


9.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首先指出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虚实相生手法;②然后由中国绘画中的“虚实相生”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虚实结合问题,并用举例论证的方式加以阐释;③最后指出中国传统的虚实艺术为我们从新的生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


解析 材料一第一段是总分关系。第一句“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这虚实相结合的手法”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句分别用了近年出土的晚周帛画凤夔人物等七个例子进行论证。第三句再引入中国舞台表演。由此可概括出答案①。第二、三段论述了“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第二段用了《画筌》的例子论证了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第四段由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并阐述了这些问题的特点是“真境逼而神境生”“‘真’‘神’‘美’一体”。第五段用《刁窗》《秋江》两个例子论证虚实结合的“神境”。由此可概括出答案②。最后一段进行总结,论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及其意义。由此可概括出答案③。


10.宋徽宗出题考绘画,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有一幅画只画了一个老和尚在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宋徽宗拍案叫绝:“此画当取第一!”请结合材料观点分析宋徽宗为何评此画为第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外在的山水为实,引起人们想象的是虚,虚和实互相依存;(围绕“虚”与“实”答出中国画空间处理艺术也可,如“实景清而空景现”)②老和尚在山脚下挑水是实,这能够启发欣赏者联想到藏在深山中的古寺是虚,虚实相生;③用一个和尚点出“藏”字,不画古寺而古寺自在画中,构思独到,所以此画当为第一。


解析 由材料二最后一段可知,“外在的山水是‘实’,而引起画家主观生命情调和想象的是‘虚’”“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绘画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但材料中的画外在的实物中并没有古寺,只有山、老和尚和溪水。但是不禁会让人思考:老和尚是从哪里来的?图中没有寺庙的出现,那古寺必然是隐藏在图中出现的深山中了。这幅画由实让人联想到虚,属于虚实结合。而让人联想到的虚,正好紧扣住了题目中的“藏”字,作者把古寺藏在深山中,因此宋徽宗拍案叫绝,称此画第一。由此可概括出答案。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