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文题
钱钟书先生被称为有着“照相机式”的记忆力,精通六门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史、哲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硕的成果。他说过:“二越是聪明的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杨振宁先生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都做出了里程碑性贡献;35岁时即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很多场合题词时,最喜欢题“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八个字。
钱钟书先生和杨振宁先生分别是人文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天赋极高的“天才”,但他们都强调“笨”“拙”“朴”,这对我们颇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立题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 题目解读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列举了钱钟书和杨振宁的观点,这两位天才都主张做学问要“下笨功夫”“宁拙勿巧”。他们所说的“笨”和“拙”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要诚实,肯下苦功夫,从基础做起,不走捷径,并非强调愚蠢、蛮干、笨拙。所以,抓住写做学问要态度诚恳,重视基础,是符合题意的;引申到做人做事方面,论述不投机取巧,也是符合题意的。描述一个故事,隐含上述主题,也是符合题意的。
三、作文示例
“巧”以“拙”立,“拙”因“巧”成。
习平
钱钟书说“懂得下笨功夫”,杨振宁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其用意是相同的,那就是做学问、搞科研,都要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去做,不要试图投机取巧。岂止做学问、搞科研呢?为人处世也一样。
“拙”者,诚实也。做事的态度就是做人的原则。做人诚实,是做一切事的根本,不诚实的人,无论是科研,还是经商,无论是务农还是做工,都毫无前途可言,因为你丢掉做人的最高原则,做事时势必弄虚作假,在铁的事实面前,就只会丢人现眼。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曾因在《自然》上发表新基因编辑技术论文而震惊全球学术界,但其实验过程无法重复,原来他的所谓成果,是建立在部分数据作假的基础上的,这既使得他丢人现眼,灰头土脸,下不来台,也影响了我们国家的荣誉。
“拙”者,踏实也。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都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不是嘴皮子吹出来的。青灯黄卷是踏实,精益求精是踏实,心无旁骛是踏实,锲而不舍是踏实。百米飞人苏炳添那跻身世界前列的9秒83的优异成绩,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跑道上挥洒汗水练出来的;中国氢弹那一朵震惊世界的壮丽的蘑菇云,是于敏及其团队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算出来的;我们吃进去的每一粒粮食,是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一粒汗水摔八瓣种出来的。没有踏实肯干的精神,就没有任何行业的成功。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钱钟书、杨振宁所说的“拙”和“笨”,不是“蛮”,更不是“蠢”。在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去巧干。
“巧”是巧思。杨振宁对物理学最大的贡献是“杨-米尔斯理论”,它是现代规范场论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它也是人类最高智慧的体现,你能说它是笨办法、蛮办法、蠢办法做出来的?即使是非常荒谬的“牛顿的地球引力学说来自于看到苹果坠地”传说,不也间接证明了牛顿的巧思吗?不然,那么多或坐或站在苹果树下的人,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这个伟大的定律?
“巧”是巧技。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巧”字。从鲁班到阿基米德,从张衡到达芬奇,从李冰到爱迪生,哪一个不是慧心巧手的巧匠?从流牛木马到高铁,从“飞天”到航天飞机,从电报电话到互联网通信,哪一项不是人类巧思的智慧之果?
“巧”以“拙”立,“拙”因“巧”成。愿大家诚实、踏实做人,善用巧法、巧技行事,获得美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