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就了理清文章思路的基本功,会一辈子受用不尽。正因为如此,考试一直将分析思路作为阅读题的一个重要考点。一般来说,命题者常常从这些方面出题:通过考查关键词语来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通过划分文段的层次来考查对思路的把握;通过概括文段段意来检测是否把握了文章的思路;通过补充或删减词句来考查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思路;等等。
本章主要阐述记叙文结构层次的梳理,包括局部梳理和全文梳理。
一、梳理局部段落的结构层次
(一)知识梳理
在一段话中,作者为了把一个意思说明白,说具体,就要连贯地一句一句的写出来。每一句话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叙述文章的内容。
所以,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都是经过周密思考的。把有联系的句子放在一起,这样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层次”。梳理局部段落的结构层次,就是分析一个段落内部的结构层次,这是分析文章的基本功。
(二)解题方法
划分段落层次分三步走:
第一步:通读全段,了解段落大意;
第二步:数清几句话,读懂句子意思;
第三步:理清作者意思,划分段落层次。
具体操作起来又有以下几种类型: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层
在叙事为主的文章或段落,大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三个阶段将它们分成三个层次。例如:
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问题:请用“//”为上述段落划分层次。
解析:本段的主要内容是记叙官兵们抢救大堤,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划分层次:抢救大堤的原因、抢救的过程、大堤保住了(结果),这样答案就很清楚了。
2、抓住表示时间词语划分层次
还有些记事的文章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这类文章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明显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来划分层次。例如:
我们家的奏鸣曲
每天,我们家的紧张生活都是一首奏鸣曲。
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爸爸妈妈做好早餐,妹妹和我赶快聚在桌前吃早饭,吃完后就匆匆向各自的学校奔去。
中午是个小过门,妈妈赶快回家做“快餐”,饭后,爸爸妈妈会聊聊天,兴致来时常忘记时间,见到一点半了就“哎呀”一声各自散去。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我和妹妹认真做作业,爸爸妈妈准备丰盛的晚餐,读书声、锅碗瓢盆声此起彼伏,妈妈称这是“大合唱”。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我和妹妹看书,写日记,爸爸妈妈在灯下认真地检查着我们的作业,有问题就会及时和我们讨论,辅导我和妹妹。
问题: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解析: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上午——下午——晚上。
3、抓住表示空间的词语划分层次
游记、参观或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一般会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或地点的变化来组织材料,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地点、空间的变换来划分层次。例如:
初春景色
街上的行人都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房顶上的一簇簇枯草间伸展着绿色。街心里有一股泥土的清香,草地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桃花的花蕾也开始向这个大千世界张望。解冻的河流也变得宽阔起来,不时有燕子剪刀似的身姿从河面上掠过。
问题:短文从哪些方面写初春景色的?请根据文意划分层次。
解析:本段按照地点的变换来写的:初春的街景,初春的花园,初春的河流。
4、按逻辑关系分层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段落内部还可以按逻辑关系来分层。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类型:
(1)先总后分: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写。概括叙述是一层,具体描写是另一层.例如:
这儿是花果的海洋。这里的花五彩缤纷,有美人蕉、紫罗兰、牡丹,红的、黄的、紫的,美丽极了。这儿的果子也非常多,香蕉、菠萝、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梢肥硕的木瓜,簇拥在一起。
解析:第一句是总说“这儿是花果的海洋”,第二、第三句分别从“花”和“果”的角度来作具体描写。
(2)先分后总:先具体描写后概括叙述。具体描写是一层,概括叙述是另一层。例如:
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分成几组展开了劳动竞赛。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解析:本段先写“我们”来到劳动工地,然后写开展劳动竞赛,最后总写工地上的生龙活虎景象。
(3)总—分—总:先概括叙述,然后具体描写,最后再总结,分为三层。例如: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
解析:本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二、梳理全文的结构层次
(一)知识梳理
梳理全文的结构层次,是相对于梳理局部思路,它是把全文作为对象,进行结构思路的分析,因此其难度大于局部梳理。但只要掌握了局部思路的梳理方法,梳理全文思路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解题方法
1、从段意、层意入手理清文章思路。
理清文章思路的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一篇我们读不懂的文章,理清思路就无从谈起了。要理清整体思路,就要先理解每一段的意思,再看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2、从文体特点入手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思路不等于结构,思路是作者的思维过程,结构是文章的构造,因此说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作者的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既然结构是作者思路在文章中最直接的反应,不同文体的结构方式明显不同,因此弄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是理清作者思路的有效手段。
记叙文结构层次的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①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②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③以作者的认识和感情的发展为顺序。等等。
3、从关键句子、词语入手理清文章思路。
有些关键词语、句子对我们理清文章思路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①中心句。一个段落往往集中表达一个意思,找到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大意,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其他句子的意思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这一段的思路就清晰了。②过渡句。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过渡句对理解上下两句的关系和内容都起重要作用,是我们理解段内层次和作者思路的重要依据。③表达方式明显不同的句子。比如在以记叙为主的文章里,最后的段落表达方式变成了抒情或议论,这就是一种由事及情(理)的写法,通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表达方式,就会给我们分析文章思路提供一条有力的线索。
关键词语包括:表示并列关系的“第一”“第二”“第三”;表示承接关系的“首先”“其次”“最后”;表示递进关系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表示因果关系的“因此”“所以”“由此看来”等。另外,标点符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特别是用来区分层次的分号、句号。
4、从文章线索、脉络入手理清文章思路。
在以记叙和抒情为主的文章里,常常有一条路线贯穿在整篇文章的情节发展和思想感情发展中,这条路线就是线索。通常所讲的“线索”有这样几种:(1)以中心事件为线索;(2)以感情为线索;(3)以具体事物为线索;(4)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文章的内容是由线索或脉络将其有机地组织成为一个整体的,那我们就可以沿着线索或脉络去探寻作者的思维过程。
(三)典例分析
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人教版八上),理清这篇文章的思路,分析它的结构层次。“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解析: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根据上面介绍的方法,我们可以从概括段意层意入手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分析记叙的顺序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抓住文章的线索来进行。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我们都可以整理出正确答案。
答案: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点背影)
第二部分(2—6)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写背影)
此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2—3)交代此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4—5)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6):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第三部分(7):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忆背影)
“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
以“背影”为题含蓄隽永,“背影”既是人物形象的素描,又是人物精神的写照,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结点。
三、实战演练
(一)请用“//”为段落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我和几个朋友出去玩,躲在一个老奶奶的后院,扔小石子,看见小石子被扔出去的时候像人在天上飞,落下来的时候像流星一样落下来。再扔第二个小石子的时候一不小心没掌握好角度,打破了老奶奶的窗户。我们几个小孩像兔子一样跑了。下午我向妈妈要了四十元钱,打算赔给老奶奶。到了老奶奶家,我说:“老奶奶,对不起,上午我把你家的窗户打破了,这四十元钱是我给您修窗户的钱,请您收下。”老奶奶听完我的话,回到了房间,不一会就出来了,老奶奶手里拿着一袋饼干。老奶奶把手里的饼干给了我,我接过了饼干对老奶奶说“再见”,老奶奶对着我微笑一下。在路上,我把饼干吃光了,我发现饼干袋底又有一封信,信里有一张便条和四十元钱,便条上写着:我为你骄傲。
(二)为下文划分段落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指出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
看太阳
我早就想看太阳了。终于,机会来了。在一个星期日的早上,我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光明天使——太阳的到来。
突然,从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根红线,随着红线的扩散,红线又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火蛇。渐渐地,天空起了变化,那无边无际的云彩也被太阳光照得发紫。
红日冉冉上升,光照云海,五彩纷呈。
太阳越来越亮了,花草上的露水渐渐消失了。村口绿油油的稻田,也被这红彤彤的光辉染红了。
黄昏在不知不觉中笼罩下来。劳累了一天的太阳拖着疲惫的身子,收起了耀眼的光芒。这时候,它身边的云彩,霎时变成了紫红色、深红色、粉红色,颜色越来越暗了,这种景象和早晨的景是截然不同的。
太阳慢慢地向下落,把一条条、一束束五彩带撒满了天空。满天的霞光,使人时而觉得像七色彩虹桥,时而又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中。过了一会儿,太阳像一位羞红了脸的小姑娘,消失在了山峦里。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儿歌
邓云乡
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羡神仙羡少年。”这都是至理名言。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孩子们都在户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趣。
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然作雨”,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小孩们欢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分顽皮。
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母亲抱着被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
风来了,雨末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后来看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说是“背着谷来了”,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仍然是读“鼓”的。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个吗?不然,北京夏天还有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
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的、湿漉漉的。在当院荷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根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这个背着半透明躯壳的小动物,永远不会担心没有房子住,或为分不到房子、交不出房租而发愁,它永远是那样善良而悠闲地、像诗人散步般的爬行着。北京话很奇怪,因为没有水牛,所以语言中没有“水牛”的词汇,却把蜗牛叫“水牛儿”,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不点,写出来两个字完全一样,这不要说外国人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盼望着它的触角快点伸出来,抑扬而深情地唱道: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噢!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吃噢——
妙就妙在似通非通之间。
我在北京做小学生的时候,已过了玩水牛儿的年龄了,但我听惯了妹妹们和同院小孩玩的时候的歌唱声,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
1.文中描写了三个唱儿歌的场景,分别是:片云致雨,孩子们欢喜地唱儿歌; ;
。
2.文末说:“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哪些情感?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
林清玄
①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
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
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
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
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
⑭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
1.选文以花为线索,按拾花、 、爱花、 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2.简要分析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
3.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一)
本段可分为三层:
起因(开头至“像兔子一样跑了”):我和小朋友扔石子打破了老奶奶的窗户。
经过(从“下午”至“老奶奶对着我微笑一下”):我从妈妈那里要四十元赔偿了老奶奶,老奶奶给了我一袋饼干。
结果(最后部分):老奶奶不仅没要赔偿,还赞扬了我。
(二)《看太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等太阳的心情。
第二部分(2—6)写“我”看太阳的经过。
第一层(2—3)写太阳初升。
第二层(4)写太阳变亮。
第三层(5)写太阳变暗。
第四层(6)写太阳消失。
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太阳的变化的。
(三)《儿歌》
1.雷阵雨时,妈妈抱着孩子在屋里唱儿歌;几场好雨后,孩子们玩蜗牛时唱儿歌。
2.对儿歌的喜爱,对充满童趣的幼时生活的怀念,对老北京风俗的留恋。
(四)《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
1、选花(或悟花)、变花(或学花)
2、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巧妙地由上段卖花因缘过渡到下段的爱花因缘,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3、文章托物言志,借花寓意了高远的人生志向;作者珍爱人间的每一朵好花,花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和永恒的智慧,所以作者愿把自己变成一朵花。同时,作者更愿像花那样,即使不被欣赏,依然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深情地注视人间的美好,用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把花的“芬芳”“香给这个世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