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叶圣陶长长的一生从教七十多年,对语文教育的关注尤其多,堪称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语文教育要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个命题和排序就是叶圣陶率先提出来的。本文着重探讨叶圣陶关于写作教学的实践和理念,归纳并阐释他在这一学科的真知灼见。
【关键词】叶圣陶 写作教学 作文秘诀
1912年春,叶圣陶中学毕业后,到苏州干将坊言子庙初等小学担任二年级级任教师,教二年级修身课、算术课,以及二、三、四年级三个班的语文课,教学任务相当繁重,而让叶圣陶更头疼的是学生不会作文。他在1913年11月20日日记中写道:
下午课毕与选青闲话,君颇以学生之昧于国文为忧,且谓曩时私塾死读强灌每兼朝昏,其不合法固已极点。然窗下数年,一旦豁然,则稚幼之岁或成名家。今之循序渐进,教育并顾,其法来自异国,殆必至善。然入小学四年,未必能作一明瞭之书函,此其教者之才短乎?抑其所由法有未尽善者也?当世宏才则提撕疾呼曰:教育宜取实用主义。夫,此谁则不知哉?即如国文一科,必由何等方法乃能使足应实用,彼辈则又靳而莫宣,徒令吾侪苦心焦思,若盲在途,莫自知其所,至瞻彼学生窒塞,犹是真对不起良心矣。余唯唯,盖有同叹焉。
日记中说的“昧于国文”其实是“昧于作文”,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写一封“明瞭之书函”,连一封信都写不明瞭通顺,是教师“才短”,还是教育方法不得当,叶圣陶“苦心焦思,若盲在途”。值得注意的是叶圣陶丝毫没有埋怨学生的意思,只是一味地反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寻求答案。半年后,叶圣陶寻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在1914年6月27日日记中说:
与同事诸君论教授作文,共叹竟无善法。费、钱二君主多作多诵范文,使之豁然贯穿于一旦,此固当也。吾谓设题而成篇,原所以求科第,今既无科第,必期实用,则陈格烂调,正不必患其不能。意有所欲言,出于口为言,出于笔为文。意何所之,即其言其文为何种,亦不必诏之于练习之顷而曰:今为记事文,明为抒情文云云也。故今之所患,在其意之无所动;能动矣,而弗能以诸意整理之成为有次;犹可患也,即亦能之,而译意成文,复为大难。此三患者,无方以祛之。徒令幼稚之儿童操笔为文,实如驾弗柁之舟,亦不自知其何所之也。
虽说叶圣陶尚未能寻找到“教授作文”的“善法”,但他提出的“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作文”要破除“陈格烂调”、“作文”应切合“实用”等见解,不失为“作文教学”的箴言。他提出“教授作文”应帮助学生祛除“无材料可写”“思维混乱”“语言表达能力差”等“三患”,这也正是“昧于作文”的症结所在,对于作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1915年4月,叶圣陶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担任高年级级任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他发起成立了“少年书报社”,开设阅览室,指导学生阅读;又发起成立“通信社”,鼓励学生自制信笺信封,相互写信,增进亲谊;还和老师们一起带领“学生新闻社”外出采访,练习写作;组织高年级学生到昆山“修学旅行”,到电灯厂、美华利钟表制造厂和商务印刷书馆印刷所学习“电业”“钟表制造业”“木板雕刻”“铸字”“制版”“印刷”等方面的知识。“修学旅行”和参观学习,拓宽了眼界,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叶圣陶在1915年4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
晨阴。九句钟时,偕和钧、品纯、景岐三君及高等级生二十四人,附赴宁车至昆山,盖修学旅行也。既达,憩于电灯公司,并饭焉。校长庄君之介弟在公司为执事,故得此优渥之招待。
饭已,少顷指昆山而行。此山甚卑小,每从汽车中望见,才如一土阜,今来近观,亦略具景趣。拾级而登,学生均勇往,余已喘息甚促,几步一停顿矣。
既造极,憩华藏寺。寺中有浮图,为是山之冠。其时风声大作,急雨继至。佛殿静听,别成境界,品纯得句云“听风听雨宜山寺”,殊写实情也。某生未尝登山,今来此间,俯瞰行人,讶曰:“何人之小也。”和钧因吟曰:“山高人形小”;余急续吟曰:“风急语声低”,自谓亦能写实矣。
坐良久,雨犹未止,乃冒雨下山。径润磴滑,仆者踵接,余幸得免。晚四句钟,吾身复在沪上汽车,真便利也。 [1]
“品纯”和“和钧”是老师,“某生”是学生。老师和学生一起到昆山“修学旅行”,在华藏寺遇大风急雨,触景生情,互为唱和,活跃了“旅行”的气氛,也激活了写作的灵感。叶圣陶在1915年4月27日日记中说:“今日作文题为《昆山旅行记》。柴生志明所作一首,记事详核,笔亦雅净,可喜也。”
遗憾的是叶圣陶早年的日记保存下来的只到1916年4月,“教授作文”的经验和体会只能略见一斑。而从他对柴志明的《昆山旅行记》的评语中可以看到,叶圣陶已经找到了帮助学生祛除“无材料可写”的路径,这就是要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开阔眼界,鼓励他们把大自然的良辰美景,把自己的见闻,以及由所见所闻带来的想象和情绪,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正是顺着这个思路,叶圣陶到苏州甪直吴县第五高等小学执教后,“作文”教育成绩斐然。
1917年春,叶圣陶到苏州甪直吴县第五高等小学担任高年级级任教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励下,叶圣陶对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顾颉刚在《〈隔膜〉序》中说:
他在这几年里,胸中充满着希望,常常很快乐的告诉我他们学校的改革情形。他们学校里,立农场,开商店,造戏台,设备博览馆,有几课不用书本,用语体文教授,……几年内一步步的做去,到如今都告成功了。这固是圣陶的一堂同事都有革新的倾向,所以进步如此其快,但圣陶是想象最锐敏的,他常常拿新的意见来提倡讨论,使全校感受到他的影响,这是无可疑的。
自五年到现在,六年之间,他没有离开过甪直。八年,又把全家搬了过去,从此他做了甪直人了,他每天所到的地方,只有家庭及学校,而这两处都充满了爱的精神,把他浸润在爱的空气里。 [2]
“立农场”指的是叶圣陶和同事们创办的“生生农场”。“生生”两字指的是先生和学生,师生共同开荒种地,培植玉米小麦和瓜豆菜蔬,让学生在“学农”的过程中锻炼筋骨,磨炼意志,懂得“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开办的“商店”由学生经营,引导他们在做书籍纸张笔墨的买卖中学会算账和“做生意”。“博览馆”汇集当地的文物,引导学生在“坛坛罐罐”中品味历史文化,激发出热爱乡土的感情。“造戏台”当然是为了演戏,让学生通过改编剧本、排戏演戏,学会表演,懂得欣赏。据学生回忆,叶圣陶指导他们编演的戏剧有《最后一课》 《荆轲刺秦》 《完璧归赵》等剧目。学期中和学期末开“恳亲会”,学校把学生的习作、试卷、字画、雕刻,以及种植的瓜豆菜蔬陈列出来,请学生家长和社会贤达来校观赏,学校能真正地融入社会,学生受到的教育也就更真实更具体。叶圣陶1980年10月29日在给姜德明的信中谈到在甪直开展戏剧活动时说:
大约隔一个星期演一回戏。戏曲学生自选自编,教师给他们帮助。记得曾经把胡适翻译的《二渔夫》改编成戏剧,大家看了颇为感动。
我也演过一回戏。即是在学校开什么纪念会的时候。其时苏州城里好些同行到甪直来,参加我们的纪念。剧本叫《春雪》,是我跟校长沈伯安,还有老同学王伯祥三个人合编的。剧情记不得了,总之是把春雪比喻不适宜的教育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伯祥扮演一位老妈妈,我扮演一个老头儿,鼻腔上夹着小胡子。其他角色由学生扮演。因为有苏州来的客人,又有当地的观众,室内的剧场容纳不下,戏台搭在操场上。……《春雪》的稿本没有保存,现在想想也有些可惜。[3]
至于“有几课不用书本,用语体文教授”,这在现代教育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用书本”,侧重于“口说”和“田野调查”;“用语体文教授”就是“说”和“写”都用活生生的口语,排斥僵化的“文言”。因为有了这一系列改革,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鲜活可爱。叶圣陶在1921年3月22日《晨报副刊》发表的《文艺谈(八)》中说:
儿童对于文艺的创作非常喜欢。我曾叫他们到野地里去席地坐着,作描写景物的文字,又曾叫他们随意为小说。他们大半以乞丐为材料,此外则记传闻的神怪之说,也有表现得精细的。一天我说,你们可高兴作诗?他们都呈好奇的笑容,表示愿意。我就教他们各随己意,无论心之所感,耳目之所闻见,只须自以为是诗的材料,就可以写出来。句子的字数和押的问题,且不管它。
下抄一诗,是一个姓陈的学生做的。这一首字句改得不多,又很有天趣,所以请读者观览。
夜景
吾家小庭里,夜景最美丽,到了有月时,清光无边际。
偶然仰头看,明星满天际,好像无数萤,靠着天上飞。
我家大门前,树高三四丈。吾庭亦能见,枝随风飘荡。
影子亦随动,搅碎明月光。
立在小庭中,四周寂无哗。俄闻狗吠声,呜呜渐高起。
行人加呵斥,连路吠过去。[4]
“到野地里去席地坐着,作描写景物的文字”,作文课成了“写生课”,“写”与“观察”结合在一起,这种“摹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美好之物的热爱。“观察”多了,“摹刻”多了,自然就能由“像”生“巧”。写作要是像学画画那样,先做到一个“像”,画什么“像”什么,基本功打扎实了,“渐渐进步到纯熟,那就无有不像——就是说,你要写什么,写下来的一定是什么了”[5]。 到了这个境界,作者就能凭着他的经验跟想象自由地写。1921年秋,叶圣陶应邀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任教。同年11月至翌年1月,任教于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2月任北京大学中文系预科讲师,教授写作。这之后叶圣陶还在上海神州女学、上海景贤学校、福建协和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乐山武汉大学、成都光华大学等院校讲授过写作课,就写作教育而言,叶圣陶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传授“作文的要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叶圣陶郑重其事地写过《重读鲁迅先生的〈作文祕诀〉》[6] 。所谓“秘诀”,指的是隐秘而不公开的秘功和秘术,是严密封锁不能尽传的,一般人当然学不到也学不来。做医生的决不外传秘方,做厨子的决不外授秘法,开点心铺子的也要把秘制的配方严密封锁起来,因为人心不仁,教会徒弟或许就要饿死师傅。“要道”可就不同了,指的是正确的道路和最切要的道理,是必须知晓和铭记的,偏离不得。叶圣陶把鲁迅所说的“秘诀”上升到“要道”的高度,对鲁迅的写作思想做出了全新的定位。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四条中,头一条“有真意”最重要,因为说的是内容。作文的真意从何而来?来自平时的积蓄。待人,处事,明理,察变,全都是积蓄。这些事项并不是为了写文章的需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本该如此。待人随随便便,处事马马虎虎,事理物理不甚明了,宏观微观毫无所知,当然也就说不上会有积蓄,腹中空空,写作成了无源之水,再怎么编造也编造不出文章来。
所谓 “真”,是作者“我”独到的发现和感悟,不是随处可见的“众生相”,也不是“人云亦云”的腔调和套话。叶圣陶就人物描写说过一席极富启发性的话。他说人物描写分为“外面”和“内面”两个部分。在谈及“外面描写”时说:“外面描写包含着状貌、服装、表情、动作,言语、行为、事业等等的描写”;要抓住“状貌”“服装”“表情”“言语”“动作”“行为”方面的特征,“拣印象最深的来写”,“错综地写”,“浑成”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够描写出一个活泼生动的人来”。所谓的“拣”,就是选择,通过观察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披沙拣金,用“我”所见。只有这样,写文章的材料才不会堆砌,内容才不至于臃肿,观点才不至于被遮蔽,才“能够描写出一个活泼生动的人来”,呼之欲出,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兴。
记“事”﹑写“景”乃至“评说”,也都要“拣印象最深的来写”,尽量“求真”;做到“真”,这还不够,“还得讲究点儿技巧”,“最要紧的是选择最切当的语言,正确而又明白地把真意表达出来,决不是在粉饰、做作、卖弄上瞎费心思”,不要“滥用形容词形容句子”,“以为堆砌得越多越漂亮”;不要“不肯顺着一般人的表达习惯来写”,“以为不说些离奇别扭的话就不成其为文章”;不要“搬弄一些俗滥的成语或者典故,以为不这样做不足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叶圣陶强调釆用口语写作,念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新鲜而亲切的“口语风”,让读者“如得面晤”。
二是既注重于课堂讲授,又热心于课后的交流和指导。杭州一师学生汪静之在《自传》中说:“一九二一年下半年,潘漠华和我发起,邀魏金枝、赵平福(柔石)、冯雪峰等同学和杭州其它几个中学的学生成立了‘晨光文学社’,请叶圣陶(绍钧)、朱佩弦(自清)两位国文老师为顾问。”正是叶圣陶和朱自清的指导和鼓励,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赵平福(柔石)、魏金枝等青年学子形成了一个新诗流派,享有“湖畔诗人”的美誉。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说:
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他们那时候,差不多可以说生活在诗里。潘漠华氏最是凄苦,不胜掩抑之致;冯雪峰氏明快多了,笑中也有泪;汪静之氏一味天真的稚气;应修人氏却嫌味儿淡些。 [7]
叶圣陶主编的《诗》月刊一共只出版了七期,发表的“湖畔诗人”的诗作多达三十四首。“湖畔诗人”的代表作,如汪静之的《蕙的风》、潘漠华的《祈祷》、冯雪峰的《鸟儿叫着》、应修人的 《拾取》都刊登在《诗》月刊上。汪静之在《出了中学以后》一文中说:“从十七岁到十九岁三年中胡乱写了很多的新诗,朱自清、刘延陵、叶绍钧、胡适之、周作人、鲁迅诸先生出乎意外地给我许多指导与赞许。离开杭州一师那一年我便编成一集《蕙的风》出版,又出乎意外的风行一时,到前三年止销了二万余部。” [8]
1938年11月,叶圣陶应邀来到乐山武汉大学任教。乐山古称嘉州,是一个全然“不设防”的城市,武汉大学清静至极。苏雪林在《学潮篇》 中宣称武大“校风之整肃,在不敢说是全国之冠,在东南一带,实可推第一流学府”[9]。这“整肃”的“学风”,正是叶圣陶的忧虑之处。“主者以安心读书为标榜,今来嘉之学生均曾署决不外心外骛之志愿书。以故入其校门,空气恬静,如不知神州有惊天动地之血战也者。”[10]学生对现状不满,提出了一些看法。学校当局就对学生进行压制,禁止学生谈“时局政治”。学生不甘屈服,想用出壁报的方式来“宣达思想”“发表感情”。叶圣陶因势利导,在作文课上布置学生写简短的时评,课下悉心指导,认真批改,选出最优秀的习作在“壁报”上刊登。一时间“图文并茂,色彩缤纷”的壁报如雨后春笋,打破了武汉大学的“纯良”的“风习”。苏雪林在《学潮篇》中说:“此类报刊,简峭有力,易于吸人注意,兼之一报在壁,众目共赏,其宣传力之广大,竟远胜于铅印书刊。所谓壁报者均左倾青年负责编写,其外表每富于文艺趣味,内容则万变不离其宗,无非以宣传赤化为鹄的。日积月累之间,全校学生的头脑都为之麻醉。”[11]叶圣陶在为壁报写的《付武汉大学迎新壁报》的诗中写道:
此日尤宜志节先,辄持此语语青年。
志惟专一节贞坚,以应万变始绰然。
今与诸君初识面,仍赠此语罔所变。
非曰能之诲时彦,乃愿交勖永无倦。 [12]
叶圣陶的热心指导,使“写作课”与现实结合得更紧,“作文”成了学生的自我诉求,写作态度真诚可敬,抒发的思想情感真实感人,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锻炼了他们与旧势力的斗争胆识和策略。
三是经常动笔,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体会写作的甘苦,获取写作的经验,有针对性的讲解指导,教会学生怎么“酝酿”“取材”“构思”“写作”“修改”。朱自清在《我所见的叶圣陶》 [13]一文中说:叶圣陶写作,常有神思妙想,往往拈笔抻纸,手不停歇地写下去,开始和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每页至多有三五个字改动。朱自清看在眼里, 惊羡慕不已。在杭州一师执教的两个月里,叶圣陶“写的真不少”,“《火灾》中从《饭》起到《风潮》这七篇,还有《稻草人》中一部分,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每篇写毕,朱自清先睹为快。叶圣陶是公认的语文教育大家,是著名的作家,“名师出高徒”,按说叶圣陶教写作是行家里手,教写作自然会轻松自如,左右逢源。可他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每布置一个题名,不仅细心指导,有时自己也会写一篇,讲评时印发给学生,结合学生的作文,一起评讲,启发学生去揣摩应该怎么写才好。曾听叶圣陶先生讲过他给学生布置的作文题中有《燕子》《瀑布》和《风》,巧好他也写过题为《燕子飞》《瀑布》和《风》的诗,这大概就是为了更好地讲授写作课而写的,现抄录于下:
燕子飞 [14]
燕子尾巴像剪刀,
不剪花朵和柳条。
忽然低飞向河面,
剪碎河波又飞高。
燕子为何这般忙,
才进窗来又出窗。
一条黑影空中去,
闪过东家白粉墙。
瀑布 [15]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进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譬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吹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风 [16]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就这三首诗而言,想象丰富,声情并茂,趣味横生。把取材、构思、布局、遣词用语方面的思考和过程讲给学生们听,学生自能真正领会,深印脑际。
[1] 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9卷[M].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50-151.
[2]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卷[M].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5-16.
[3] 姜德明.叶圣陶演戏[M].姜德明.书廊小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32-33.
[4][6] 叶圣陶. 叶圣陶集:第9卷[M].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06-207,295-298.
[5] 叶圣陶.木炭字作跟短小文字[M]//叶圣陶集:第9卷.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88.
[7]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4卷[M].2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369-370.
[8] 中学生社,编.中学毕业前后[M].上海:开明书店,1935 .
[9] [10][11]苏雪林.学潮篇.我论鲁迅[M].台北:文星书店,1979:156-157.
[12] [16]叶圣陶.叶圣陶集:第8卷[M].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68,419.
[13]朱自清全集:第1卷[M].2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155.
[14] [15]叶圣陶.叶圣陶集:第4卷[M].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05,414.
(北京大学中文系 100871)
(《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