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发现:“阅读脑”培养不容易,家长关键要做好这几点

2025-01-19 10:28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28人

虽然这几年大家都在说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依旧是很多家庭的难题。

“我儿子都四年级了,还是不爱看全字的书,就喜欢看漫画,怎么让他爱上阅读呢?”

“孩子也读了不少课外书,但是语文和作文都很一般,哪出问题了?”

“很快就要中考了,孩子好几科都做不完,最头疼长文字题目,该怎么办?”

经常会有家长来咨询阅读问题,还有一些学习问题表面看与阅读无关,但实际是孩子阅读能力不足导致的,比如对题义理解不到位、读题慢答不完卷子等等。

近两年中高考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增加了卷面的信息量与难度。

还记得去年的高考作文题吗?

1684028858808.png

光题目就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不少网友惊呼:不会阅读,连作文题目都看不懂!

不仅仅是语文考试增加了阅读难度,数理化试卷卷面字数也增加2-2.5倍,比如数学卷的文字量突破5000字。

语文真正成了承载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成为进阶优等生的基本的能力。

1

阅读如此重要,但要让孩子爱上阅读、高效阅读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并不为阅读而生。要想把“原生态大脑”训练成高效的“阅读脑”,需要十年以上的专门训练。

在研究阅读对大脑的影响时,脑科学专家发现人在阅读时,大脑皮层的多个区域会同时“亮起来”。这就好像交响乐一样,需要多种乐器、多个声部有序协作,才能演奏出动听的乐声。

美国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洪兰老师,在《游戏与阅读》一书中曾写道:

神经学家发现,大脑并不会直接演化阅读。文字被发明后,大脑被赋予处理人为讯息的任务,于是大脑就召集了原来处理脸型、外界物体形象等部位,勉为其难地完成任务。

法国著名教育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在比较文盲和会阅读者大脑时发现,文盲大脑的“胼胝体”要薄很多,与周边脑组织的联结也不紧密。胼胝体是连接左右大脑的组织,好像大脑的中转站。长期阅读会加厚胼胝体,从结果上也证明了阅读需要多脑区参与。

所以,学习阅读并不容易。

2

一个正常的婴孩出生后不久,就能看能听,在自然生活环境中,不需要刻意练习一两年就能开口说话,这都得益于我们的大脑已经进化出了“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和“语言中枢”这些专门性的区域。然而,并没有与之类似的“阅读中枢”。

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大脑进化了几百万年,但是成熟文字出现只有四五千年,“阅读技能”对全人类的大脑来说都是个“新挑战”。尚处在发育期的孩子们,他们的大脑只为适应原始社会的狩猎和采摘生活做好了准备,像“阅读”这样高难度的活动,需要后天刻意练习。

因此,孩子不喜欢阅读,真的不赖孩子。

不过好在“神经可塑性”让人类大脑具有无限可能。研究者们发现,经过阅读训练后,大脑左侧枕颞区会生成一个专门处理文字信息的脑区,脑科学家将其称之为“文字盒子区”。它一面接收和处理文字信息,一面把处理后的信息发送到其他脑区。在训练之初,“文字盒子区”的神经元们还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有时几个神经元会抢同一个“任务”,有时不同的神经元还会“推诿扯皮”。

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这种低效的“工作状态”会慢慢改变,神经元之间的“分工”会更精确,“协作”更顺畅,一个高效的“阅读脑”随之诞生。

那么,要养出一个“阅读脑”需要多久?专家认为,至少十年以上。

3

符合科学规律,教育事半功倍。在阅读能力培养这件事上,脑科学研究发现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尽早开始,耐心陪伴。

“阅读脑”的培养是一场“持久战”。

如果我们仅为中考而功利地考虑,倒推十年,阅读训练至少也要在6岁左右开始。上文已经说过,相比于孩童早年说话、识物等学习,阅读要难很多。

因此,不要奢望给孩子买很多花花绿绿的书,孩子就会自己爱上阅读;不要以为孩子认识了很多字,他们就能自动化出每天阅读的习惯。

最初的训练离不开父母耐心的陪伴。

《朗读手册》有一首诗写得很好: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从某种程度上讲,亲子共读正是父母用自己拳拳之爱化作“天梯”,帮助孩子翻越艰难的“阅读之山”。

第二,先抓兴趣,后抓能力。

兴趣是“能量满满”的内在动力。让孩子爱上阅读,经年累月,能力自然水到渠成。

所以,在小学头几年,阅读都不必太功利,可以让孩子“任性一点”。

我们要鼓励孩子去阅读名家名著,但是如果孩子没兴趣,也不必强求。

只要是符合孩子年龄阶段、正规出版社的读物,不妨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人民日报》曾发文评论:


“如果一个孩子从未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未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

而是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中,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早就被饿死了。”


真正的“阅读脑”是要从头到尾一本一本书不断读下来才能培养出来的。

针对考试的阅读理解练习册,或是市面上的各种讲书课程,都不能取代孩子自己阅读。

如果想在阅读技能上对孩子有所助力,那么对于广大普通家长(非专业老师)来说,和孩子经常聊聊他所读的书,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阅读是输入,聊书是输出,不仅能帮助孩子记忆书中有用的知识,还能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孩子通过表达获得成就感,还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阅读行为。

第三,坚持,坚持,再坚持。

大脑可塑性遵循着“用进废退”原则,建立阅读的神经回路非常不易,但是“断开”却很简单。

如果一段时间,你用看视频代替看文字,大脑就会对文字不敏感。再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你很难投入阅读了。

所以训练大脑阅读能力,坚持最为重要。

然而现实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每天阅读的时间反而在减少。

《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显示:


国内近七成中小学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个小时。

当然,孩子们的时间并没有给休息和娱乐,而是给了大量的练习题和各种形式的“课外班”。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当孩子学习困难时——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

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能激活多个脑区,能加强左右脑的联结,可谓“物美价廉”的脑开发方式。爱阅读的孩子,脑子转得快、学习效率高,并不只是经验之谈。

所以,少一些练习题,少一些课外班,多给孩子一些自由阅读的时间吧。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