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概括与探究

2025-01-20 00:5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27人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考察要点

概括文章主旨,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既包括理解分析文章内涵的能力,又包括概括、提炼、表达的能力。由于此考点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思维量较大。因此难度较大,往往得分不高。不过,只要考生能够掌握其解题规律和方法,还是能够达到“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效果。

知识点二:考查方式

A要求直接概括文章的观点(主旨),如“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

B考查对体现主旨的关键句子的理解,实际上是间接概括主旨。如:“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的深刻含义。”

C通过考查对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查对主旨的理解。如:“作者为什么用‘痴心石’作为文章的题目?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D根据阅读感受谈启示(体会、看法)的题。如:×××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三:方法指导(重点内容)

⒈从文章的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契诃夫的《变色龙》,题目形象地暗示了中心。

⒉从文章的结构入手(开头、中间、结尾)。有的文章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有的文章在中间加上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主旨也会体现在其中。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闻一多的说和做》。

⒊从写作背景入手。因为写作背景往往是文章产生的大环境,它会告诉我们作品产生的根源、作者写作的意图,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旨。

⒋从关键语句入手关键句是一篇文章中凝练地体现中心的语句。学会抓关键句,是一种很稳妥的解答方法。一般来说,关键句的位置很灵活:或在篇首,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解题时如能注意到文章开头那个“见山”的句子,就可以发现文章的主旨;或在篇末,结尾点题,卒章显志,而这“点题”或“显志”的内容恰恰跟文章的主旨有关;或在篇中,如过渡句,衔接于上下文之间,使文章脉络清楚,起承上启下作用。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蕴涵着作者观点、情感的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它们往往是文章主旨的结晶,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⒌从人物形象入手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其主旨往往是通过具体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主题,分析归纳这类文章的主旨,就理应从分析人物形象人手,也就是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方面分析,归纳出文章主旨。例如《社戏》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的故事的叙述,生动地表现了农村少年天真无邪、聪明能干活泼勇敢,自尊自信的性格,赞美了他们纯朴诚挚,热情、无私的品德。

⒍从写作材料入手。作者选取写作材料,是围绕主旨进行的。分析文章中的材料,常常能捕捉到隐藏在材料背后的主旨。

⒎从写作技巧入手,比如对“欲扬先抑”、“对比”等写作手法稍作分析,主旨就会凸现出来。

知识点四:概括文章主旨原则与格式

1.原则:概括中心思想的三点原则:确切、完整、简要。

确切,就是概括要准确、恰当,能概括出这篇文章所特有的思想意义。

完整,就是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完整地概括出来。

简要,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来表达。但是它必须以确切、完整为前提。

2.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者……的感情。

~例题汇总~

例题1:

失去的桑树

徐鲁

(1)我所居住的武汉东湖路靠近梨园的地方,曾经有一棵巨大的桑树,每年春天,都会结出满树紫红色的桑葚。像这样高大的、能结出满树桑葚的桑树,在城市里是难得见到的。因此,我曾颇为得意地向朋友们炫耀,我家住在这棵犬桑树旁边。

(2)之所以会有这种炫耀和得意,是因为我曾经为给女儿寻找几片小小的绿色桑叶,而在这个城市到处奔波。那是女儿正在读小学一年级,我家还没有搬到东湖路上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女儿双手捧着一个小纸盒,兴奋地冲我大叫着:“爸爸,蚕宝宝!快看啊,蚕宝宝!” 原来,她用自己买橡皮的钱,从校门口的小摊上买了四只白色的小蚕回来。

(3)呵,四只小小的白白的蚕宝宝,使女儿和我兴奋不已。我们为蚕宝宝换了一个更火的纸盒子,然后铺上了仅有的几片碧绿的桑叶。蚕宝宝长得很快,当然,它们吃得也很多,从早到晚,好像一刻不停地在吃桑叶。

(4)眼看仅有的桑叫就要被它们吃光了,我和女儿都有点着急了。我向人们打听,附近什么地方有桑树,他们都摇摇头,好像都没注意到哪里有桑树。

(5)桑叶终于被四只正在长身体的小蚕吞吃光了。四只小蚕饥饿难忍,身体不停地扭动着,在寻找着食物,我和女儿看着都觉得心痛,可又毫无办法,女儿急得直掉眼泪,摘来最青、最嫩的小白菜叶子喂小蚕吃,但蚕儿们尝也不尝。

(6)终于,院子里的一个读五年级的小男孩告诉我,他曾找到过一棵桑树,摘过桑叶,不过那地方很远。“管它有多远呢,快带我去!”炎热的正午,我拉上小男孩就上了公交车。坐了四五站路,下了车,又拐过一条胡同,我们果然找到了一棵桑树[ ]一棵真正的桑树。可是,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桑树呢?树干、树权、细枝都在,就是没有桑叶,一片也没有!我还从未见过桑叶被人采摘得如此干净的桑树。可怜的桑树,在这个春天和夏天里,不知道放多少人采摘过了呵!连树梢上的小芽都好像被人摘去了!

(7)我于是想到,这么大一个城市,也许正有不少孩子像我的女儿一样,面对着自己喂养的几只小蚕儿流泪呢。

(8)没有找到桑叶,怎么回去向女儿说呢?那四只小蚕,岂不是只好看着它们饿死么?唉,如果是那样,女儿该多么难过!——我这做父亲的,还有什么用昵!连几片桑叶都找不到。

(9)“想想看,还有什么办法,还有什么地方,能够找到桑叶?”我有点可怜巴巴地望着带我来的小男孩。

(10)“坐‘的士’,到郊外的植物园去,那里可以买到桑叶。”小男孩说[ ]我一听,心中大喜。对呀,植物园里,肯定有桑树的。为了拯救那四只小蚕的生命,我拉上小男孩,叫上一辆出租车,又直奔市郊的植物园而去。

(11)我们果然在那里买到了新鲜的、绿色的桑叶,而且买了很多很多。小男孩说,把新鲜的桑叶用食品袋扎好,像放蔬菜一样放在冰箱里,整个夏天,小蚕儿都有新鲜桑叶吃了。我说:“是呀是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12)更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后,我家搬到了东湖路上,我们家竟与一裸高大的桑树为邻了。这就是我为此在好几年间颇为得意的原因。

(13)可是,好景不妊,就在去年,不知什么原因,这棵巨大的桑树,竟然在一衣之间被悄悄地砍伐了,先是只剩下一个粗大的树墩在那里,后来连树墩也没有了。

(14)谁如此粗暴无情,竟然忍心伐倒了这么高大的一棵大桑树?还我桑树!——不,还给大家的桑树l我曾经满怀愤怒地给城建部门、园林部门,给当地的晚报和其他媒体,甚至给市长办公室打过电话,表达了我的惋惜和抗议。最终我得到的解释是:为了道路的扩建。而实际上,这棵大桑树根本就不靠近道路,根本不碍着道路计么事!

(15)“可是它已经在这里活了足有儿十年了吧?它的年龄也许超过了我们居住在这里的许多人,你们有什么权利说要砍倒它就一夜之间砍倒了它?你们[ ]你们还我桑树!还给大家桑树!”我对着电话怒吼着。对方不再说什么,就把电话挂了一

(16)真是欲哭无泪!一棵曾经令我那么得意和自豪、每年都能结出满树满枝紫红色桑摹的大桑树,就这样从我居住的东湖路上永远地消失了。我从它粗壮和高大的样子来判断,它至少已经生长了五十年了。五十年历经风雨、艰辛走过的生命,一夜间就被粗暴地给终结了。愧我无力保护一棵无言的桑树……

24.从全文看,以“失去的桑树”为标题所起的作用是__ __

(4分)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抒写大人和孩子对蚕宝宝的喜爱之情。

B赞扬小男孩不辞辛苦乐于助人的品格。

C谴责人们摧毁大自然生命的粗暴行径。

D启示人们应在城市多种桑树以便养蚕

例题1:24.“我”以与桑树为邻而得意,为找桑树(桑叶)而到处奔波,为失去桑树而愤怒,

全文的材料都通过“桑树(桑叶)”来贯穿,使得全文思路清晰;而如今桑树失

去,形象而叉深刻地表现出“我”对桑树的喜爱之情及对粗暴摧残生命行径的

愤怒之情。(4分,每条2分)

25.C(3分)

例题2:

枫叶馒头

①一踏上濑户内海宫岛的码头,便看到很大的广告牌,推销馒头。果然,到岛上一逛,发现到处都有馒头卖,而那馒头是有馅的,并且多为枫叶形状,原来号称“日本三景”之一的宫岛,除了景色秀丽、古迹密集,还有两大特产:一种是勺子;馒头则是岛上的另一特产。

②人们到名胜地,总要买些传统工艺品留作纪念,也总要买些当地的传统食品品尝。我也不想免俗,在宫岛买了把写有“家内安全”字样的勺子,也买了枫叶馒头就着碧绿的日本煎茶细细咀嚼。

③暮色将至,畅游后赶到码头,等候下一班渡船,好回广岛市的旅店。这时正有一群日本中学生,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也等渡船。我一路都遇到秋游的日本师生。这一大群秋游待归的中学生,个个丰衣足食的模样,有的甚至显得营养过剩,胖得憨憨的。他们的手里无一例外,都提着装枫叶馒头的纸兜,显然他们是遵照家长的嘱咐购买的。我坐在长椅上等船,发现他们买的几乎都是岛上最有名的“鸟之屋”的枫叶馒头。该商家的纸兜质地厚实,外面印刷着淡雅而温馨的图案徽识。那种跟书包一样大的纸兜,起码能装进五扁盒馒头。枫叶馒头售价不菲,“鸟之屋”的馒头作为名店名品,价格极其昂贵,但这些中学生的购买力竟都很高,个个似乎都是“只求快乐。遑论价格”的气派。

④可是,忽然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装馒头袋子映入我的眼帘。那不是“鸟之屋”的大纸兜,是个小塑料袋,袋子里只有一盒枫叶馒头,我注意观察,提这小塑料袋的是一个男孩,他前后的同学有的似在跟他开玩笑,有的更用那堂皇的大纸兜,去碰撞他寒酸的小塑料袋。确实,他是买的太少了。而且,还有可能是限于购买力,买的只是非名店的产品。

⑤眼前这个细节,使我意识到日本社会仍存在着贫富差异,这个男孩的家境,想必还相当艰难,他的家长只能给他这样一份钱,来买回这一盒枫叶馒头。我再仔细端详,这男孩个头不算太矮,却相当瘦,当然并不是羸弱,他挺直腰板,显得倒还精壮。对于同学们的揶揄,他似乎毫无回应,然而他的下巴微撅着,嘴唇抿成一条缝,而离我最近的那提塑料袋的手,筋脉凸起,仿佛所负的重物并不是一盒馒头,而是一种暗誓……

⑥宫岛之旅,枫叶馒头的记忆,最后竟胶着在一个只买了一盒馒头提回家的男孩剪影上,这真是意外的缘分。

⑦枫叶馒头的味道会慢慢忘却的吧,而从那男孩勾连出的思绪,却可能历久弥深。

1、对文章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揭露了日本社会贫富差异的社会现象。

B、表达了作者对贫困学生的怜惜之情。

C、在人生低谷或困境时要自尊自信。

D、由枫叶馒头领悟到人生哲理。

例题2:D

例题3:

成全一棵树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②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难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⑾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⑿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⒀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⒁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⒂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树啊!”

⒃他一下子怔住了。

⒄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⒅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题目: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 的经过,又写了 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4分)

例题3:孩子成全了一棵树苗 母亲成全了一个孩子


例4: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0分

谁能拒绝丝棉被的温暖

小区公共活动区、在正午的冬阳笼罩下,像一口满盈盈的池塘、人走过去∶就如蹚在水里,随着抬步,脚下滑动出哗啦哗啦金色的水花。我看到柴、陆两位银发闪闪的阿姨,已在阳光下的乒乓桌边忙开了。她们分站在球桌两边,配合默契地扯丝绵兜。一只贝雷帽似的圆圆的丝绵兜,先在中间抠一个洞,两人用劲拉断,四只手各扯一角,随着双方手臂用力、前倾的身体缓缓抬起,捏手里的绵兜撒种—样徐徐放出,两人间的丝绵逐渐变长变薄,转而,就成一个身位宽,白白闪着亮儿的薄网。这张网轻轻铺在桌面,像渔网抛向水面一样--一网下去,当有好大一匹阳光被捉住了。

②两位阿姨都已七十出头,手起手落,使唤着身体里的韧劲儿、巧劲儿,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

③早在上周我就跟阿姨们约好,今天轮上给我翻新丝绵被。盖过丝绵被的人都知道,轻软服帖不压身,冬日天气干燥,也不会产生静电。一床五斤重的丝绵被,足以过冬,江南人家,因此都会备上几床。不过,丝绵被也有缺点,隔几年最好能拆开重翻。一直用着不翻新,可能就会如老杜说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隔三四年拆开被子,一片片重新扯松,剥掉上面结成球的疙瘩,像三明治一样添进一二斤新丝绵,僵硬的被子,得了滋养,能恢复原先的松软和温柔。年轻人大抵不会这手绝活,也不耐烦学。柴和陆两位阿姨,在业主群听闻有人打听哪儿有代为翻新被子,就应声说,要是不嫌弃活儿粗糙,她们可以帮忙。这一帮,已半月有余。

④我很不好意思地跟阿姨说∶"让老人家代为受累,真是难为情还是应该收点辛苦铜钿才好。"温婉的陆阿姨笑眯眯道∶"你不晓得,我俩在这里翻被,没空接孙子,邻居家在校教书的女儿,就帮我把小把戏接回来了,有时候还赖人家屋里吃饭,叫也叫不回,这要是算钞票,还怎么算得拎清哦。"

⑤高个的柴阿姨马上接过话茬∶"我啊,拉丝绵兜就当是跳舞、你看我,双脚站立与肩宽,气沉丹田,身体先往前,拉住丝绵兜,拔萝卜一样往后,像不像跳蒙古舞?我自己都觉得就差抖胳膊甩腿了。"嘴里说着,手脚跟着比划,一个人热闹成一台戏,她自己忍不住先咯咯笑起来。我们也忍不住笑开了。对了,柴阿姨的微信名叫"柴米心俏",瞧见她丰富的肢体语言动作,我马上觉得应该称呼她小姐姐才对,年龄根本拿她没办法。紧接着,又听柴姐姐说∶ "这几天,浑身筋骨舒豁开,胃口倍儿棒,比吃丹药还要灵光呢。"言毕,又柔柔地笑了。本来我烤了蛋糕、剥了柚子,想让她们歇息时可以吃吃。两位却觉得又要停手又要洗手,费工夫,都说等干完活儿再吃。我只好用叉子,一会儿叉蛋糕,一会儿叉水果地喂进她们嘴里。把老姐妹乐得合不拢口。

⑥约莫半小时,一斤 40 个丝绵兜扯好,紧接又将剥开的旧丝绵扯松,填入新丝绵,边缘收拾整齐,用纱布包好。再拿针线田字地固定,套进被套。足足两小时。一床丝绵被才完成。晚上,我迫不及待地钻进被窝,翻新、饱吸太阳的被褥里,暖意和香气双重体恤。人像一条蚯蚓,在芬芳、温暖的泥土里幸福地拱动,觉得活着真好啊。身边有这么可爱的人,可爱到足以让你暗下决心,自己对这个世界一定要和蔼一些,再和蔼一些。

16.第③段引用的诗句出自________(人名)写的《_________》(诗名),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5 分》

17.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①段中的画线句。(4分)

18."我"在第④段称两位阿姨为"老人家",到第⑤段却觉得应改称"小姐姐",由此可见,"我"对她们的情感发生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变化。(2分)

19.第⑥段说两位阿姨是"可爱的人",从全文来看,她们的可爱之处表现在

(1)主动帮大家翻新丝绵被却不计报酬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联系全文,说说本文标题的妙处。(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9分)


1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几年不翻新的(1分)丝绵被会结疙瘩(1分),变得又硬又不暖和(1分)。(3分)


17.可从修辞手法、环境描写等角度赏析。(4分)


答案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区公共活动区在正午冬阳笼罩下明亮、温暖的特点,表达“我”心中的温暖和对两位阿姨的感谢。


答案示例2:运用环境描写,交代两位阿姨翻新丝绵被的场所,渲染正午冬阳笼罩下明亮、温暖的环境氛围,烘托“我”心中的温暖和对两位阿姨的感谢。


18.尊重/感激 亲近/(由衷的)喜爱(2分)


19.(1)年事已高却心灵手巧


(2)帮助他人却不让人有丝毫心理负担


(3)不把干活当受累,反而能从中找到乐趣/幽默乐观


(4)边干活边笑吃“我”叉的水果、蛋糕,随和率真的性格(答出两点即可,4分)


20.答题要点:(1)词语:“温暖”的含义。“温暖”既指晒过的丝绵被的温暖,也指文中两位阿姨主动助人带给“我”的心灵的温暖。(2)句式:①疑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反问,强调两位阿姨的行为带给“我”的感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对这个世界的重要性。(3)结构:“丝绵被/丝绵被的温暖”作为线索,贯穿全文(5分,词语的浅层、深层含义各1分,句式及效果各1分,结构作用1分)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