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1.(2021北京)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其一)》——“远离官场”:主动与被动
2.李白《古风(其十)》——反义设陷阱:“后世仰末照”(“后人景仰”与“后人遗忘”)
3.赵园《北京的“大”与“深”》——说明对象错位、含义反义致错(形胜)
4.(2021全国2)废名《放猖》与废名《莫须有先生教国语》——对象术语的微改变、行为评价的错位
5.(2021天津)方龄贵《送一位远征的友人——给到×北工作的的L》——艺术手法的错位:“华丽”与“朴素”,“反衬、对比”与“比较”
6.非连文本:文化
【考点研究】
一、常见考点
1.主动与被动——“远离官场”
2.反义设计陷阱——无尽景(“风光无限”与““幽僻苍凉””)
3.反义设陷阱——“后世仰末照”(“后人景仰”与“后人遗忘”)
4.含义反义致错——形胜:“地势险要”(正确:实用),“外形优美”(错误:美观)
5.说明对象错位——微区别:老舍(“北京市民的安分、平和,彼此间的有限依存和有节制的呼应”)、郁达夫(“现代文人还偏爱北京的冬天”),文本观点(北京之“大”)
6.对象术语的微改变——“猖神庙”(世俗性:物)与“猖神”(无世俗性:人)
7.行为评价的错位——“少暇”未写成:“遗憾”(正确),“过失”(错误)
8.艺术手法的错位——语言风格:“华丽”与“朴素”
9.艺术手法的错位——“反衬、对比”与“比较”
二、维度
1.主动与被动
2.遗憾与过失
3.实用与美观
4.物与人
【考点示例】
一、(2021北京)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其一)》——“远离官场”:主动与被动
【考点】
1.诗句内容——无尽景(“风光无限”)(反义设计陷阱:““幽僻苍凉””)
2.诗句理解与赏析——“远离官场”:主动与被动
示例 |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其一)》——文论与例子:“宋诗以理见长” |
文本 |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①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③。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①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②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③华颠:头发花白。 |
问题1 |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 B. “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 C. “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 D. “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
答案 | A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内容的能力。 A.“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错误,根据“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可知,作者认为此地风光无限,可以寄托自己的余生,并非“幽僻苍凉”。 |
问题2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 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 C. 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 D. 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
答案 | D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A.“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错误,诗人并非远离官场,而是被贬惠州做官。 B.“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错误,本诗中作者并未表达对劳作的热爱,主要表达了闲适之情。 C.“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错误,原作中第二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也不对仗,第二句“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对仗,“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等句也不对仗,结构上并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