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牧航:从史料分析到史料实证——史料教学的五个变化

2024-10-31 06:0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77人

第一方面是从史料分析到史料实证的转变。中学历史教学对史料的重视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1989年,历史科的高考出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在我国的高考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材料解释题。当时称为“史料分析”题,题目只有2道,每道题各提供一则不足百字的史料,而总共的分值只有4分。历史材料解释题的出现,标志着高考命题思路的重大变化,同时也极大促使了此后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从当年高考试题的“史料分析”到今天课程标准提出的“史料实证”,两字之差蕴藏了巨大的变化。“分析”只停留在读懂史料、了解史料的基本信息的层面,而“实证”则包含了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从实证主义创始人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的学说,到德国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创立的近代客观主义历史学派,再到今天大量断代史、专门史的史料整理、研究工程的启动,我们可以汲取的学术资源实在太丰富了,这里既需要丰富哲学的涵养,也需要掌握史学的技能。中学教师要真正理解史料实证的真谛,需要从历史专业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


第二方面是从学科能力到学科素养的转变。对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也是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末,历史教学不仅要夯实基础知识,更要提高思维能力,这已经成为了常识性的道理。在我们已经总结了许多发展史料解释的思维能力方法之后,当前却需要从核心素养的层面去重新理解史料解释。关于能力与素养的异同,理论的思辨和实践的探索都有非常大的空间。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对“素养”的定义,我们可知素养是一种综合品质,跟正确的价值观、真实的情境、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相关。在素养的培育和展现中,这四方面的因素都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史料教学如何跟正确的价值观相结合?如何与历史情境和现实情境相融合?如何解决具体的问题?这都是以前关注不多的,也正是当前急需研究的大课题。


第三方面是从一手史料到泛史料观的转变。在高考史料分析题刚出现的时候,非常强调史料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如1989年历史科高考试题有两则史料,一则出自魏源的《海国图志》,一则出自《汉谟拉比法典》。这都是非常正规的一手史料。但此后史料选择的范围不断加大,“史料”也被改名为“材料”。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历史科高考试题中的大多数材料都不是一手史料,而是从新近的学术论文论著中选取。根据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觉得现在更应该采用“泛史料”的观念,即认为所有保留了过去信息的物件都是史料,都有史学研究的价值。核心素养强调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品质,而在现实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史料是多元的,反而看到真正一手史料的机会并不多。


第四方面是从专业追求到日常思维的转变。无论是史料分析还是史料实证,都属于历史学科的专业思维和能力,在中学教学中首先要依靠和借助历史学科的专业资源。但从新课程的理念来看,我们提出要为为素养而教,非为学科而教。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学家,而是着眼于大多数学生的终身发展。如何把学科的专业思维和技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是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的又一重大课题。如席长华的团队专门用一节的篇幅来研究“史源”问题,这既是历史学中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也非常有必要成为中学生的思维习惯。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数以百千计,但在这个“眼见不一定为实”的时代,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就成为每个人都需要要具备的判断力。当我们难以判断是非的时候,追查信息的源头就显得至关重要——源头有问题,结论就不可信。凡此种种,都意味着我们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不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而是在学生毕业多年后,对历史的具体知识都有所淡忘的时候,仍然能够运用历史学科的思维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第五方面是从专业精神到生活态度的转变。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表述,“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这说明史料实证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一种专业态度;不仅仅是历史学家要秉承的学术精神,也是每个普通人应该具备的生活态度。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认为“实证主义”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而不是空想和玄想的;应该是有用的,而不是空洞、无用、脱离生活实践的;应该是确实的,而不是虚构和抽象的;应该是正确的,而不是错误、暧昧和模糊的;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否定、静止、孤立的;应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我们认为,这都是每个人在面对现实生活问题时应该具有的态度。这种态度如何培育和巩固,这是我们长期以来疏远关注的问题。在很多时候,人生的态度比做事的方法更加重要,它更加能够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史料实证态度的培育,不是单凭做练习题就能够达成的,它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需要学生在做具体事情的过程中慢慢感悟。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