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游记类散文

2024-11-23 15:24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94人

【唐宋八大家散文中的游记类散文】

古人为乐,一曰书中寻趣,二曰老友畅谈,三曰寻访山河。在唐宋八大家散文中,为我们留下最多的正是这些大家们寻访山河留下的山水游记。即使在初中与高中的语文课文之中,也选有大量的唐宋八大家山水游记。如:柳宗元《小石潭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石钟山记》《前赤壁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等,皆为游记散文中的精品。

核心知识点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人叹为观止,对现代游记散文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四何:何人、何景、何情、何理。

首先,既然是游记,和现代游记一样,需要梳理作者的游踪,即弄清作者的游览过程和顺序,他先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再到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一些什么。整个移步换景的过程梳理清楚了,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整个游览情况。

第二,要思考分析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由看到的景和物想到了一些什么,感悟到了一些什么,即弄清作者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意图是什么,作者通过写景状物想要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要学习借鉴古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因此,在了解了作者的游览过程和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后,还得清楚作者是怎样写景,怎样抒情的,还得分析鉴赏作者在写景抒情中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一、游记的分类:记事描景《登泰山记》

抒 情 类《小石潭记》

言 志 类《醉翁亭记》

说 理 类《石钟山记》

二、景物描写

1.角度: (1)形状、声音、色彩

(2)远近、俯仰(高低)、内外

(3)动静、虚实

(4)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作用:(1)交代游览的背景(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

(2)介绍游览的进程

(3)渲染气氛,

(4)突出人物思想

(5)衬托人物心情。

三、游记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基础);

抒情、议论(升华)。

四、阅读方法:

筛选—概括—比较—揣摩

首先,清楚文段所叙述的事情:何人游何景点,标明游踪

其次,找到文段所描写的景物:看景物的特点、景物的变化

再次,注意文段所表现的人物:性格、思想、行为、态度、

品德、命运、影响

最后,领悟文段所蕴含的情理:对人、事、景的态度、情感

作者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

人生哲理。

五、文段形式的评价:包括评价手法语言两个方面。

【手法的评价】

1.结构层次:文章(文段)的思路、线索、顺序,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正面、侧面描写)、抒情(直接、间接抒情)、议论、说明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反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以动写静、虚实相生、详写略写等

【语言的评价】

1.遣词造句:词语句子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的表达效果等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对偶、反复等

3.语言风格:准确、简洁、周密、平实、清晰、生动、流畅;清淡朴素、绮丽华美,直白率真、含蓄蕴藉,沉郁苍凉、豪迈刚劲等。

方法技巧指导

1、看清注释,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处境(流落异乡、贬官、年老迟暮、脱离官场等等)、国家时局。

2、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恬静淡雅、清秀宁静、凄清幽婉、沉郁苍凉、平易质朴等)。

3、关注写作手法:

①虚实相生(既有实景也有想象之景,使虚景与实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读者开拓了想象的空间)。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即以声衬静)

③用典(一般典故中人的命运与作者的命运应相似或相反,用他人的命运衬自己的不行,表达心中的愤懑)。

④引用(化用)古人诗句引出文章议论的主题。

4、关注语言特色(文质兼美)

①整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②叠词的妙用。

③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5、关注游记在结构上的特点:线索、照应、铺垫等。

6、领悟文本蕴含的情感:对人事景的态度、情感;作者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等。

文言文练习

(一)(2019年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共19分)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 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 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 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 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

(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概于圣 概:大略

②不得由中庸以人舜、尧之道 由: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 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 恶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 糜:使……腐烂

⑥抑人事乎 抑: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 既:既然

⑧不有他术乎 术:途径、原因

A①⑦B②⑧ C③⑥ D④⑤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文深闳杰异《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

B其说多诬淫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

C彼固有所逼引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D又况天地之无倪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釆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

B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是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C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

D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认之者不塞则惑


②吾无取乎尔也

5.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6分)

1.A ①“概”,概括。⑦“既”,已经。

2. B“诬”应为“欺骗”的意思而不是“诬陷”

3、C. 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说明自然界自动自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曲解原文。第三段说可以改变,而且后文也说“其孰能知之?”

A项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采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正确

B项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是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正确

D项. 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正确

4.①认同伯阳父说法的人不是闭塞的就是糊涂的

②我对于《国语》的上述说法无所赞同

①中“认”,辩认,认同;“塞”,闭塞;“惑”,糊涂。②中“取”,赞同,同意;“尔”,此、这个。

5、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

文章第三段首先批驳川震亡国说,指出自然界自动自休,与人世间的祸患没有关系;接着批驳源塞造成财用匮乏从而导致国亡说,指出财用匮乏自有其原因,不能归因于川震;最后批驳“天之所弃,不过其纪”说,指出此论之荒谬更甚于前者。(文中“且曰”、“又曰”这样的提示性词语也有助于快速划分层次,定位信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概括即可。)

译文与挖空:

左氏《国语》,其(它)文深闳(深刻宏阔)杰异(杰出特异,固(本来)世之所耽嗜(沉溺爱好)而不已也。而(并且)其(它的)说多诬淫(欺骗人、惑乱人的,不概(概括)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求学的人)溺(沉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模糊了是非),是(这)不得(能够)由(沿着)中庸以(来)入尧、舜之道(学说)。本诸理(依照这些理由),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泾水、渭水、洛水)皆震(都发生了大地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错乱了位置),若(如果)过(错乱了)其序,民乱之也(那是被人搅乱的)。阳伏(隐伏)而不能出,阴迫(被阴气压迫)而不能蒸(上升),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这)阳失其所(位置)而镇阴也(被阴气镇住了)。阳失(不在自己的位置)而在阴,川源必塞(会被堵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如果)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终极)也。夫天之所弃(要抛弃这个国家),不过其纪(超过这个终极的)。”是(这)岁也,三川,岐山崩(崩塌)。幽王乃灭(被杀),周乃(才)东迁(从长安迁到洛阳)。

(柳宗元)非(非议)曰:山川者,特(只是)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屹立)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这哪里是与人商量过的呢? 恶乎,于何、怎么会)?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这哪里是人安排的呢?)彼固(本来)有所逼引(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而(像伯阳父)认之()者不塞(无知)则惑(糊涂。夫釜鬲而爨者(用锅煮饭),必涌溢蒸都以糜(使……熟烂)百物;畦而灌者(引水灌田),必冲荡濆激(水势奔腾波浪激荡)以败(破坏)土石。是(这些)特老妇老圃(老农)者之为也,犹(尚且)足动乎物(改变物体的形态),又况天地之无倪(无边无际,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充满于茫茫无际的天地之间),或会或离(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斥),或吸或吹(有时聚集,有时分散),如轮如机,其孰(它们的变化怎么)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理解)也。且所谓(所说的)者天事乎?抑(还是)人事乎?若(如果)曰天者,则(那么)吾既陈(已经讲过)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途径、原因)乎?而曰是川之为尤(过失)!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超过十年)。”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我不同意他的这些看法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