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高考诗歌选择题破解难题的方法:以题解题

2025-01-18 13:04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50人

总结鉴赏题的选择题设错角度五个
一、诗歌水平自我定位

一等:能弄懂诗歌所涉时、地、人、事、景、物,明白表层意思,翻译出诗歌大意;

二等:能够领会深层意思,弄清楚诗歌写的内容(包括人物)、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运用的表达技巧;

三等:能够借题解诗,聚焦诗中的关键词句,熟练应对各类题型。

四等:能够品鉴诗歌,写出品鉴文段。

二、诗歌盲区自我检测 

1.望而生畏(逃兵):远观畏惧,轻易放弃 2.囫囵吞枣(莽夫):整体理解不准确,盲目解答

3.蜻蜓点水(懒汉):理解太浅,把握不住诗意和情感倾向

4.支离破碎(无头脑):解读、作答支离破碎,无序混乱

三、小试牛刀自我评分

1.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即慧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四、突破诗歌阅读障碍的最快捷路径

1.最快捷的路径:看选项

合理利用选项信息,选项一般有一两个错误选项,所以选项相当于带有“瑕疵”的诗歌赏析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此选项判断本诗的写作时间。借助注释①和《琵琶行》中“湓浦”“江州司马青衫湿”等信息可判断。)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选项考查对诗歌第三句内容及典故的理解。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回环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无“用典”手法,也没有表现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的情谊。此项为错误项,一衣带水: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此选项考查对诗中重要意象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此选项考查对尾联含意的理解)

2.最直接的路径:看长相(逐步看高考诗歌的长相)

看标题、看作者、看文本(意象词汇、情感词汇)、看注释、看题目(已知积累)

看标题:寄江州白司马,从题目看 ,是一首寄给好友白居易的诗歌。

看作者:杨巨源 ,不是知名诗人,无有效信息

看文本:意象词汇:湓浦、庐峰两处景色不错;“病鹤孤”说白居易身似病鹤一样孤单;东林、雨花社都是和佛教有关的意象。

情感词汇:“孤”白居易孤单寂寞;“青云”,指的是青云之志,追求理想。

看注释:太珍贵,看不懂的都看这里。

看题目(已知积累)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明确写信的对象。②惠远:即慧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②③指向佛教。

五、强化练习

2.(2021·山东滨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②识,千里来非白璧招③。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④。

注①泥滑滑:鸟鸣声。②青衿:学子的服装。③白璧招:以白璧招聘。④鸡翘:鸾旗车的俗称,指天子仪仗中载有鸾旗的前导车。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叙事抒情,全诗脉络清晰分明。

B.首联“断芦”“落枫”“过午”点出送别的时间,“渡口”点明送别的地点。

C.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泥滑滑”“马萧萧”渲染出了离别的氛围。

D.颈联写与项判官的交情以及项判官的为人,尾联是临别赠言,全诗感情真挚。

(答案 C 解析 “动静结合”错,,写的都是动景。)

3. 将入关行次湘阴

曹 松

背顾秦城①在何处,图书作伴过湘东。

神鸦乱噪黄陵②近,候雁斜沈梦泽空。

打桨天连晴水白,烧田云隔夜山红。

也知渐老岩栖稳,争奈文闱有至公。

注①秦城:地名,位于湘水之南。②黄陵:指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诗人入关前经过秦城、湘东到达湘阴的行程,照应诗歌的题目。

B.诗歌的第二句“图书作伴”暗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与末句“文闱”相呼应。

C.颔联的“空”字含义丰富,既指梦泽之地寥落空旷,也指自己济世理想落空。

D.颈联对渔民和农夫的劳作图景进行了描绘,色彩鲜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答案 C解析 C项,“也指自己济世理想落空”理解错误。“候雁斜沈梦泽空”是说自己如同这候雁一样滞留在寥落空旷的梦泽之地,是多么渺小;诗人巧妙地使用了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有嗟叹客居过于僻远之意。从后面的“争奈文闱有至公”可看出,诗人梦想着一朝中试,为官做宦,报效朝廷。并无“自己济世理想落空”之感。)

六、总结鉴赏题的选择题设错角度:

翻译句子,某一细微处故意错解。

形象、意境特点概括不当。

语言风格概括不当。

表达技巧和效果似是而非。1题、2题

情感分析拔高或贴标签。1题、3题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备考:

王安石《读史》拓展阅读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②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王安石,北宋一代名相,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王安石是当时少有的有着历史和现实清醒的人。他22岁考中进士,按道理他应该和大部分进士一样,醉心仕途,想办法往上爬,这才是官场的常态和生态。但是他不屑这么做。倒不是因为他清高,是因为他和父亲都是在基层的生活里,和现实的百姓打交道,他觉得那些靠锦绣文章进入仕途的人都是绣花枕头。而正是这些绣花枕头把持着官场,沉醉在自己的小富贵小忧患里,不知道真实的社会,也不知道真正的爱国。

王安石时代,北宋已经运行接近百年,看起来表面太平,但是已积压了很多社会矛盾。

王安石选择了下基层做县官,尧舜时代那种太平安乐,人人有饭吃的太平景象是他的追求,所以每到一地,效仿先贤,亲自勘察,兴水利,办学校,强势鲜明,政绩卓著。如果每个地方做官都像他一样扎实勤恳,如此皇天厚土,国家怎么会不富?但是他看到的,是贫富的两极分化,官员的不作为。灾荒由于赈济粮的分配不到位,造成流民暴动。而且在掌管国家马政的工作中,他深入了解了北宋军营的运作状况,那不是打不赢仗,那根本就是一个无法称为军队的散摊子。难怪屡战屡败。

实际上此时王安石并不知道北宋实际的财政状态,但是作为一位爱国的心有忧患的官员,他在37岁那年,以10多年深刻的社会观察写下《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要系统性的改革现在因袭的制度。以更好适应现实的发展和变化,达到国富军强民强太平天下的目的。

不过仁宗之所以叫仁宗,乃是他性格优柔寡断,大事都和臣子们互相商量,说穿了就和群臣同治天下,好处就在于,有更多官僚效忠这个核心团体,坏处就在于,一旦尾掉不大,大家都没有责任,而财富越来越集中在打的官僚地主手上,造成假太平。

之前范仲淹的改革,只进行了一年零四个月,因为均公田触犯了地主官僚的利益就推行不下去,何况王安石这简直洗牌的言论。宋仁宗倒也不说什么,不支持,也不反对。

十年之后,仁宗驾崩,20岁的神宗即位,吹汤现米,财政亏空在他上位前两年就高达 1750余万两银子。这样的亏空,既不能救灾又不能强兵还要看朝廷官员的脸色,还经常传来边境西夏 和辽骚扰边境的消息,钱粮不足,士气低迷,难道在他手上继续割地赔款?

他想到了王安石。此时的王安石,应该才真正了解北宋真实的财政状况,他愈发厌恶官场上那些绣花枕头,给神宗提出了一个非常系统完善的国家设计蓝图,推倒从前运行的腐朽的制度,全方位进行改革。而皇帝有这个权力,他王安石不沾亲带故,雅有清望。

宋神宗拜王安石为相,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因为实在还有一个最现实的压力,西夏骚扰,随时有战事,所以人事军事经济多管齐下,在宋神宗的强力支持和王安石的铁腕下进行。

光军事这块效果显著,打了几十年败仗的北宋在王安石的调度指挥下,开边2000两千余里,收复了很多失地,国人为之一振。

那么王安石的改革重要的内核就是财富的再分配。比如土地重新丈量,按实际土地的占有面积好坏纳税,那么就暴露了大地主瞒报少报田产的问题,几乎所有朝廷中的高官,都是背后拥有大量田产的地主,或者地主阶层的代言人。将他们的土地按照实际状况纳税,都觉得肉疼。

另外王安石讨厌科考那种靠诗词歌赋和裙带关系选拔官员的的假大空,废除诗文考试,改考务实的《春秋》,这更是触怒了读书士子阶层,他们的存在其实也和上层官僚士大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不亚于是废除科考,让他们没有出路啊。

王安石的存在像呼啸的北风。而对于这些人的流言攻击,对于王安石来讲,同样的是北风。

但是他不怕,因为他心中有更高的理想,那就是尧舜时代的太平盛世。

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宋) 王安石《木末》

这首诗是写的秋冬的北风和冬天的玄帝。

站在最高的北山上,风从北山的枝头起来,一片苍。烟染染。

此时因为感染寒气,那山谷里温润发草根都觉得冰冷,难以忍受。

可是正是这样的风,将雨水变成白雪覆盖在层层原野之上,是为了桑树的重新发芽。

正是这样的风,吹来冬天的黄云,又逐渐吹去,是为了那田野的麦子长得更青。

王安石是了解这个帝国最深的危机的。他采取的简直是休克疗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冻结并清理了很多官员的田产,为了让改革顺利进行,年轻的神宗冷酷,罢掉了持反对声的谏官,就是为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他和王安石目标一致,摆脱积贫积弱的现状,重振宋国。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王安石的改革方向从来没有动摇过,他要让宋朝回到强盛时代,回到相对公平人人富足的尧舜时代。他站在飞来峰的高石上,传说此地可以听见天上的鸡鸣。

在这样的高处俯瞰河山,视野会更广阔,那远处的浮云也遮不住望眼,因为蓝图在心中,对应着浮云之外的坐标和远景。就算眼睛看不见,它就在哪里,等着你用时光用智慧去靠近。

所以王安石的改革几乎是没有太多真正的阻碍的,真正的阻碍来自于年轻的皇帝。

实际神宗没有王安石这种笃定,他长于深宫,有志气而无有真实的那种底层的爱国爱土的情怀。他也没有王安石那种洞察历史的深刻。

当边境稳定之后,战争的警报解除,这位年轻的孤独的皇帝开始需要更多的和声,以赞美他。有官员拿着因为灾难而流亡的流民图给神宗看,说,这都是王安石变法的后果,这位皇帝动摇了。

王安石倒冷峻,说,这种事情尧舜时代不免,做好安抚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就行。

王安石倒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年轻的神宗却没有勇气,在众多的反对声中,王安石罢相。

但是王安石在短短五年之内,让北宋面貌一新,这是无可动摇的历史现实。

如果改革能够持续深入下去,或者就不会有北宋灭亡的惨痛历史,至少,王安石的熙河战役,是延缓了辽和西夏进攻北宋的进程的。

但是这世上没有如果。

王安石是时代的巨人,至少他精神上看到了一片未来和蓝图,那是传承尧舜的治理荣光,让国家千秋万代繁荣下去。

首诗在现代仍旧具有现实的意义,提振民族自信,提高自我信心。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宋)王安石《读史》


晚年的王安石隐居钟山,布衣简朴,他本身就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修养,此时读史,更带着人生真实沧桑的情怀。他本身也是历史必要记录的重要一环。但是别人知道的他就是真实的他吗?


自古以来,功名成就本身都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只是谁能书写尽一个人真实的历史和人生?


历史上那些黑暗暗淡时刻,会有很多记录的错误,在世上的流言纷纭,更会扰乱真相。


流传下来的所有的历史和历史上的人,他们并非有着书上的纯粹,那是后人的附会,对于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人和事,那些伟大的人,是文字和画笔都难以描绘出,他们存在时那种特殊的精神气质。


我看到历史书上的记录,哪里文字就能够体会得出他们真实的状态和本意,我们后来,也只是凭借着纸张记录去有限的揣摩吧。


这是写历史上的人物,如何不是写他自己。


在他生前,因为新法,他已经听到种种流言。说他野心太大,实干不符,说他欺瞒皇帝,说他擅改祖制祸国殃民,说他好大喜功,排挤忠良。


后人甚至把北宋的亡国都推到他身上,仿佛如果不是他改革和打胜仗,北宋就不会灭亡。


自然皇权者也忌讳王安石,因为他做的是一个皇帝的事情,有人说他是王莽。


但王安石他在意不了,也不在意。因为这个国家,他尽了自己的能力,他活出了该有的精神气。<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