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整理看似简单的一项学习任务,90%以上的同学其实不会做。教育专家总结了状元们的笔记后,给出了如何让学生的课堂笔记有价值的建议。
1.记忆
记笔记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再次加深对内容的记忆。古人所说“手抄一遍,胜读十遍”不是没道理的。
2.复习
笔记记下的都是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是课本浓缩后的精华,复习时可以提高效率。
3.加深理解
做笔记时,眼睛在看,大脑在想,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集中注意力
课堂笔记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防止走神。但同时应该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
二、记课堂笔记的五大技巧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用不同颜色的笔,比如你用蓝色和红色,一般的用蓝色笔写,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用红色笔写,这样便于以后复习只需看一下提纲然后进行联想。
6.充分利用活页,活页既适合文综积累型科目,不断补充新知,把笔记变厚;也适合理综思维型科目,让新思路和解题的突破口不必拘泥于纸张限制。
三、笔记要记什么
1.记知识点的框架
上课时时间比较紧,如果没办法及时做记录,建议大家先听老师讲,然后记录老师的纲要部分和重点部分,这样知识体系一目了然,其他部分等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其他同学的笔记作补充,再巩固一遍。
2.记思维
记笔记,如果仅仅是把老师黑板上的板书抄一遍,效果很很差。尤其是理科,重要的是老师在推导某一个公式时候的思路,以及老师解题的小技巧。
3.记重难点和易错点
记笔记时,需要对笔记的内容分层,将其中的难点和易错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
4.记补充点
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还会有很多延伸的知识,需要大家注意学习掌握。
5.记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记笔记最好的模式是——每一节知识点都有自己的总结,最好能梳理出有关单元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四、整理笔记“七步法”
第一步,忆
“趁热打铁”,课后即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实在忆不起来,可以借同学的笔记参看。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第二步,补
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一般的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符号代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第三步,改
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教学(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
第四步,编
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第五步,分
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如,以语文为例,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课文)是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第六步,舍
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第七步,记
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笔记本,或一本笔记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五、记笔记的误区
误区1:笔记就是抄板书
记笔记并不是照着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地抄下来,笔记是知识点的浓缩。
误区2:笔记从不回顾
做笔记是为了以后复习回顾,笔记一定要多翻看。
误区3:笔记不做更新
笔记应该在后续的复习和巩固中,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