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轮复习丨现代文阅读Ⅰ“情境+问题”新题型解读

2024-11-23 15:23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218人

高考前沿: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总体特征可以从“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和“情境载体串联线”三条线索进行理解和把握。其中“核心价值金线”贯穿高考命题和评价的始终,“能力素养银线”成为高考命题和考查的重心,情境作为考查载体,是“金线”和“银线”的串联线

试题前沿

【湖南省2024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现代文阅读ⅠT4

★★4.“小镇做题家”是《咬文嚼字》2022年度热词,指“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很多青年以此自嘲,引起广泛共鸣与热议。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从“对抗认同”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4分)

湖南省2024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可网络搜索,也可阅读本公众号今日次条推文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1“情境+问题”试题分析

试题共性(情境+问题)

文本内+文本外,情境化+新问题。

这类题目有两个共性:一是题目会给出一定的情境,二是给出一定的答题要求(角度)。情境化的存在,就是为问题而提出,因文设题,形式灵活,总的来说分为三大类型:观点型,材料型,生活情境型。

①观点型,利用文本观点,来解读题目情境中的观点内容;

②材料型,利用文本观点,来解读题目情境中的新材料;

③生活情境型,利用文本观点,来应对生活化的具体场景问题。

考查要点(文本观点+实际问题)

1.能准确清晰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2.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

3.能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考生思维(作者+命题人+答题人)

题型:②材料型,利用文本观点,来解读题目情境中的新材料;

考生要有三个身份角度:文本作者+命题人+答题人

文本作者:阅读文本,理清作者的观点态度

命题人:创设新的情境,看看考生读懂了文本没有;然后以新的材料来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的深入理解,反对机械涮题;

考生:理解文本中作者的观点,领悟命题人的意图,用作者的观点来解读命题人的材料。

例题详解

试题【湖南省2024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现代文阅读ⅠT4

★★4.“小镇做题家”是《咬文嚼字》2022年度热词,指“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很多青年以此自嘲,引起广泛共鸣与热议。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从“对抗认同”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4分)

第一步:认识题型“手不生”

“情境化问题解决”新题型

情境:“小镇做题家”是《咬文嚼字》2022年度热词,指“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很多青年以此自嘲,引起广泛共鸣与热议。

问题: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从“对抗认同”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题型认识:通过文本外的新材料,考查考生对文本内观点的理解。答题时,考生首先要理解文本材料所表达的观点,然后再来阅读题目给出的新的材料内容,并运用文本内已知的观点,对新材料内容进行“对点剖读”。这就是能力考查点:能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二步:认真审题“心不慌”

4.“小镇做题家”是《咬文嚼字》2022年度热词,指“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很多青年以此自嘲,引起广泛共鸣与热议。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从“对抗认同”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4分)

题目有三句话,一二句是“情境”,第三句是“问题”。审题要扣关键词句。

(一)情境化中的材料内容分析

“小镇做题家”是《咬文嚼字》2022年度热词,指“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很多青年以此自嘲,引起广泛共鸣与热议

关键信息:“小镇做题家”“小城”“苦读”“擅长”“自嘲”“共鸣与热议”

“小镇做题家”:一是苦读会做题(特点);一是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原因);一是他们借“小镇做题家”自嘲(心态),一是引起广泛共鸣与热议(目的)。

(二)所要解决的新问题(与命题人对话)

命题人:结合文本相关内容,从“对抗认同”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①结合文本。意味着文本中的相关观点是答题的指导方向,也就是常说的“答案在文中找”。

②答题角度(方向)。 从对抗认同”这一角度分析。 这一审题非常重要,“对抗”“认同”是两面的,实际上就是踩准两个得分点。“小镇做题家”对抗什么?认同什么?

(三)明确答题思路

题目分值4分,从上面审题来看,应该是两个得分点,2+2;

①文本观点1+情境材料内容分析1(“小镇做题家”对抗什么?);

②文本观点2+情境材料内容分析2(“小镇做题家”认同什么?)。

第三步:细读文本“脑清新”(答题关键一)

扣住现代文阅读1信息类文本的文体特点,多为论议文,找到作者主要观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论证思路,清晰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扣住第一段主要内容,找到段落中带有评论性的观点句。

找到与题目“小镇做题家”“对抗认同”内在相关的文段区域。如下:

文本观点(回到阅读理解上来)

概括梳理1——扣文本中关键句、关键词

【第3段】部分“躺平”青年对主流价值表现出间歇性质疑的态度他们在面对主流标准时,会有求之不得的挫败感和委屈感。“在考研这条路上,我真的努力了,结果还是不如意,‘躺平’算了。”“我不能‘躺平’下去了,我整个人都快废了,而且一点也不快乐,没有人喜欢我。”从这些受访者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埋藏在“躺平”语录的表层对抗性之下的,是青年群体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踌躇与迷茫,以及渴望被社会主流认同的强烈欲求

【第4段】“躺平”是暂时性的“弱者”的话语反抗方式,有利于动员主流社会进行反思。马中红在《商业逻辑与青年亚文化》中将互联网中的亚文化实践视作弱势青年以文化资本撬动经济资本的途径。“躺平”青年的这一话语实践也在遵循这种逻辑:一方面,他们借助话语中明确且强烈的对抗性来引起社会关注,从而试图打破自己当前的困局;另一方面,“躺平”青年在以反主流的姿态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又在努力地使自己的人生主流化。“躺平”一词中所谓的对抗性,往往是其唤起彼此共鸣的手段,他们联合大规模使用“躺平”,助推“躺平”的兴起,从而寻求生活的解困之道。这种联合对抗,更像是联合自救

概括梳理2——概括,提取,总结,梳理

观点1:埋藏在“躺平”语录的表层对抗性之下的,是青年群体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踌躇与迷茫,以及渴望被社会主流认同的强烈欲求。

观点2:一方面,他们借助话语中明确且强烈的对抗性来引起社会关注,从而试图打破自己当前的困局;另一方面,“躺平”青年在以反主流的姿态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又在努力地使自己的人生主流化……从而寻求生活的解困之道。

思维:作者在论述“躺平”,但是“躺平”只是作者列举的一个例子而已,题目中的“小镇做题家”一样属于这一现象范畴。换言之,“小镇做题家”也可以当做论据一样存在。论据可以是多个,但论点只有一个。作者用“躺平”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考生按命题人要求,借作者观点再来解读“小镇做题家”现象。找到作者观点,这是答题的第一步。

第四步:进入情境“悟得透”(答题关键二)

这里面有一个知识的融会贯通、迁移理解能力。作者观点与情境材料存在哪些内在关联,再就不是对文本内容观点梳理概括这么简单的问题了。高考中的“能力素养银线”,所谓“能力”也就体现在这里。“能力素养银线”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掌握、实践探索以及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能力。在信息获取与加工基础上,还有“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高阶思维。

【题目材料分析】

“小镇做题家”是《咬文嚼字》2022年度热词,指“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很多青年以此自嘲,引起广泛共鸣与热议

①“小镇做题家”如“躺平”一样,是网络流行语、年度热词,是文本所论述的对象范围。

②“小镇”“小城”,是地域限制,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处地弱势,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教育不公平事实。

③“做题家”,注意这里有一个“家”,与后面的“擅长应试”相联系,“苦读”“做题”“擅长”是逼迫无奈,这些青年学子希望通过做题来打破自己当前“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困局。

④“自嘲”是一种无奈的反抗,“共鸣与热议”,是由个体到群体,由群体到社会的影响力。

【心的灵犀一点通】

1.对抗。“小镇做题家”用自嘲的方式,反抗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现实。

2.认同。希望通过不断做题来积极改变命运的努力,来解除困境,以得到主流价值的认同。

第五步:组织答案“有条理”

【参考答案】(命题方)

①“小镇做题家”用自嘲的方式,通过展现自身视野和资源的弱势来反抗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现实,以引起主流社会的关注和反思,从而改变群体的困局(文本观点);②同时也希望通过自身积极改变命运的努力获取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文本观点)。【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补充】如果认真阅读文本中的对应两段,会发现第3段是讲对抗,第4段是讲“对抗”的真正目的在于求得“认同”。第4段中这一句话非常重要——“躺平”一词中所谓的对抗性,往往是其唤起彼此共鸣的手段,他们联合大规模使用“躺平”,助推“躺平”的兴起,从而寻求生活的解困之道。这种联合对抗,更像是联合自救。因此,“小镇做题家”这一流行语,代表一个群体,他们试图打破自己当前的困局,也希望通过不断做题来积极改变命运,渴望被社会主流认同。故而,本人认为原参考答案在“对抗”与“认同”内容的梳理上还不够清晰。

本人拟写了一条答案,请大家参考:

①对抗。“小镇做题家”用自嘲的方式,过展现自身视野和资源的弱势来表现出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踌躇与迷茫,以及内心的挫败感和委屈感,以反主流的姿态引起社会关注(文本观点),反抗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现实。

②认同。借助“小镇做题家”明确且强烈的对抗性来引起社会关注,从而试图打破自己当前的困局,也希望通过不断做题来积极改变命运的努力,渴望被社会主流认同。(文本观点)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