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试题 语文

2024-11-23 18:4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51人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回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无疑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第一个 高峰时期。正是这一时期产生了众多杰出思想家,他们提出了中华文化的若干基本主张。

在诸多主张之中,对个人与他人关系问题的探讨当属最重要的。老子的《道德经》讲,“既  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意思是尽己所能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尽   己所有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富足。这样的主张把个人和他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反映   了在中华文明形成早期我们的先哲思考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孔子同老子相呼应,提出“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孔子主张把自己和他人合  为一体,设身处地去思考人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如何同他人和谐共生,这就是孔子的仁学。 作为孔子的后学,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张“穷则独善  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礼记》中有很经典的一句话: “君子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己, 则民作让。”这句话是说凡事要尊重别人,把他人摆在第一位, 一个社会若能做到“先人  后己”,那么礼让和谐就会蔚然成风。同样的思想还见于《尚书》,该书《大禹谟》一篇  记载上古君臣治国之道,主张多方听取意见,甚至可以“含己从人”。

中华文化始终把人作为探究的核心,而这个“人”并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个体,更  主要的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群。正是在追求人己和谐共生的历史演进中,人们不断完善自 我,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先人后己”的传统美德。此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舍 己为人”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追求。可见,中华文化是把个人和他人融为一体、  追求人己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的文化。

一些西方学者以“为己”一词为依据,认为中华文化是利己文化,这显然是对中国古   代典籍的误读。“为己”一词始见于《论语》,在《宪问》中,就弟子所问古今学术差异   这一问题,孔子答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何谓“为己”和“为人”?孔   子未曾展开讲,这个问题是由后世的苗子解决的。在《劝学篇》中,苟子将“为己”之学   定位为“君子之学”,而将“为人”之学称为“小人之学”。荀子的结论是:  “君子之学   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椟。”“禽犊”意为馈赠他人的礼物,意思是君子求学问 是为了使自己具有美好的品德;小人求学问,是为了取悦于人。西汉经师孔安国取荀子之   说以释《论语》,将“为已”训为“履而行之”, “为人”则解作“徒能言之”。魏晋时   期,玄学家何晏著《论语集解》,以孔安国之说为基本依据。从此,把“为己”释作“履   而行之”的经典解读一直为历代经师所传承。可见,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为己”,乃是讲   修为自己,是指学者个人的道德修持和践履。因此,“为己”与“利己”全然不是一回事,  不可混为一谈。

(摘编自《中华文化追求人己和谐》)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