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这一历经时间洗礼的人才选拔机制,至今仍稳坐选拔的宝座。
谈及考试,多数学生或许会感到如履薄冰。无尽的试卷、接连不断的测验,仿佛将学生推入了一个永无止境的考试漩涡。从日常小测到周考、月考,再到决定命运的中考、高考,每一次考试都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渴望有一天能够摆脱考试的束缚,感受那久违的自由与轻松。
然而,考试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当我们步入社会,求职考试、职称评定、岗位晋升、技能认证等各种各样的考试接踵而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缺乏应考能力的人往往会寸步难行。
我曾听闻一则关于同事的故事。他是一位英语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因担任领导职务而需要参加干部轮训考试。在众多科目中,有一门市民通用英语。尽管他拥有英语硕士的耀眼光环,但仍被要求参加这门看似简单的考试。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的学历有多高,都必须按照规则来。
考试之所以长盛不衰,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首先,考试为入学选拔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衡量标准,确保了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其次,考试产生的压力能够激发人们的动力,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准备。同时,考试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它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出自己的记忆、表达、分析和综合能力。
然而,考试并非万能的。有时,高分并不一定代表真实的学习水平。有些人虽然学习刻苦,但在考试中却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应试技巧或者过于紧张。相反,有些人虽然平时学习一般,但却能在考试中超常发挥。这说明,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并不总是成正比的。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考试的两面性。既要重视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也要看到它在评价学生能力方面的局限性。作为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应对考试,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立足。
掌握两大核心应试技能
除了扎实的学习基础,要想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还必须精通两大核心应试技能:一是洞悉命题思路,二是熟知题型结构。
每道题目背后都隐藏着命题者的意图。他们为什么要设计这道题?想要考察什么知识点?这些在命题者心中都是清晰明确的。虽然他们不会直接透露答案,但只要我们细心分析题目,就有可能洞悉其意图,即明确题目要求我们回答什么。很多关键信息实际上就隐藏在题目之中,能否“觉察”“领悟”出来,这在考试中至关重要,我们称之为审题。我们要顺着命题者的思路,善于捕捉题目中的细微线索,切忌偏离主题、胡思乱想。
以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上的一道分析题为例,题目要求考生在阅读一段关于城市色彩的评述文章后,推断出欧洲城市商业区“安静”的原因。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文章中找到相关信息并进行推理。文章中提到:“国内很多城市的商业区经常存在广告过多、过于杂乱的通病,相对而言,欧洲城市的商业区则要‘安静’得多。”结合题目中的“推断”要求,我们可以理解,命题者希望考生能够分析出欧洲城市是如何做到“安静”的,而不像国内城市那样广告泛滥。通过推理,我们可以得出答案,比如“政府部门的严格管理”或“当地城市具有城市色彩意识”等。
随着审题能力的提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从题目中识别出它所属的知识领域。每道题目都可以归类到某个特定的知识点或考纲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思考问题,就更容易抓住问题的核心。比如英语试卷中的题目可能考察时态、习惯用语等知识点;语文试卷中的题目可能涉及词语分析、句子分析等方面。无论题目如何变化,只要我们明确它所属的知识范围,就能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在审题过程中,有时学生还能审出题目的言外之意。我曾听到两位学生在走出考场后的对话。一位学生抱怨填空题空格太小,导致他写不完答案。而另一位学生则自信地表示,写太多内容肯定是错误的,因为空格大小限制了答案的长度。这位学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应试经验让人印象深刻。
除了洞悉命题思路外,熟知题型结构也是应试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校或考试机构都会建立题库以规范题型。通过观察历年考卷,我们可以发现每年考试的题型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虽然考试内容年年更新,但题型结构相对固定。这主要归功于命题原则的约束。
目前的考试题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再生式题型,包括填空题、问答题、名词解释等。这类题型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记忆能力,只要捕捉到一些关键信息并围绕中心展开回答,就能轻松得分。第二类是再认识题型,如选择题、改错题、判断题等。这类题型要求考生具备通透的判断能力,在仔细辨认中做出正确选择。第三类是混合式题型,由以上两类题型综合而成,要求考生具备更强的思考和应变能力,需要充分进行知识迁移和再创造。
总之,应试能力包含了丰富的解题技巧。只有掌握这些核心技能并灵活运用它们,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