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定位】
我们把议论文归结为“五段三论式”或者叫“五段三论+1式”。
1.“五段”就是文章写足五段(也可超过五段,但仍为五部分);
2.“三论”既指全文分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又指本论部分主要论述段分起始、展开和终结三部分。本论部分的这一特点又称为“主论三分法”。
3.“+1”指主体三论之后还可以加一个“当然”段。
【基本模式】
论题论点:文章首段要精彩,可引用古诗名言引论或开门见山,直接指出论题;或概括现象、事实,引出论题;或介绍前人观点、前人看法、材料要点,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
本论:论点最好放在段首,并且保持几个分论点的句式一致,便于阅卷老师查看。无论用何种论证方法,都一定要加入自己的议论分析,否则不符合议论文文体特征。
论述段一: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一,论证可以不举例,而是采用纯分析的说理论据展开。
论述段二: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二,最好采用举例论证,首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来分析论证,也可辅助几个自己举的例子,字数要比前例少。如作文题提示中没有列举例子,则采用自己举的典型的例子来分析论证,注意举例时不要忘记结合论述,否则会模糊文体特征,影响得分。
论述段三: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三,最好联系实际举例,这是写作的时代意义所在。联系实际的内容可以是学习、生活或社会的任何一个方面。目的是提高思想认识,或明确是非正邪,或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揭示某种疑难困惑,总之要给人以启发。
结论段: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指出希望,给人启发、鼓励;或发出号召,抒发感叹,感染读者。引论段要精彩,结尾段要有力。
【要点剖析】
1.首段:引论,针对生活现象、作文材料,引出论题或论点;或者针对论题,在介绍论题含义的基础上引出论点。在此处生活现象与作文材料概述要简练,突出要点。同时,概述生活现象、材料,要有过渡句,然后再引出论点。过渡一般有三个方向:对概述材料的分析肯定,正面引出论点;对概述材料的分析否定,从反面引出论点;对材料分析后换一个角度引出新的观点。
2.中间三段:本论,全文的论述主体。首先围绕中心论点确立几个分论点,一般是三个分论点。作为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应该做到内容充实,根据应试时间限制的特点、规定字数的特点,三个分论点的安排要既能在规定时间规定字数完成写作,又能体现议论文论据充分的基本要求,使得文体特征展示清晰,同时还能使议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得以合理分配。一般有三种方法:
(1)分解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构成总分关系。
(2)多层次、多侧面设计问题,使中心论点具体化和立体化,一般从概念内涵、条件、原因的角度设问,或通过假设设问。
(3)逐层深入设计问题,或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来确定分论点,或从时间先后或依人的认识过程来确定分论点。
确立了分论点,以分论点引领主论的每一段。每一段应包括三个论述层次:
①起始部分,摆出本段分论点(也可以是某一角度的论题),称为“段首中心句”;
②展开部分,围绕中心句提供事例论据或道理论据;
③终结部分,对论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具有三部分的论述段,我们称之为“完全段”。
3.“当然”段:以“当然”领起,或者论述论点的另一方面,或者辨析表面相似的概念的内涵区别,使全文论述显得辩证。这一段可有可无,看中心论点和论述而定,文字要简短,两三句话即可。
4.结尾段:结论,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提出希望,给人启发、鼓励;或发出号召,抒发感叹。这一模式的本论三段可灵活运用,一是三段内容上可以并列,可以递进,也可以正反对照;二是三段的前两段尽量运用完全段,按“起始、展开、终结”来写,后一段可以议论分析或概括举例,写成不完全段。
【特别注意】
1.论点:要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表明自己对现象与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对论题的判断或推断。分论点指向中心论点。
2.论据典型:观点与材料一致,有说服力。
3.议论突出:在论点表述、论据叙述和论据分析表达三个方面都要体现出议论的意味。
4.每个分论点都要经过四个环节的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遵循论述规律,论述中心论点时,首先要提出分论点,这是第一个环节,它要从某个角度具体阐释观点;其次在提出一个概括性、抽象性很强的观点后,一定要对这个分论点进行扣题性的解说;再次,第三个环节是述例,就是使用事实论据阐述前面提出的分论点;最后,第四个环节是引申挖掘,就是将前面三个环节归结起来,引申到抽象的规律性,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性。
这个四环节的具体要点,详见下表:
环节
具体要求
可行性的具体做法
注意事项
分论点
扣住话题、扣住题目、 扣住中心论点
将题目或话题的关键词嵌在分论点的句式中
概括性要强
引语
1.能概括话题、题目
2.能诠释分论点
3.能选准例子扣到话题的切入点
4.引出话题牵涉到事例的范围
利用话题中关键词的同义词、近义词、诠释语等达到扣题符合题意的要求
要少而精
述例
1.使用那些准确、概括事例的词语
2.这些词语必须是扣住话题
3.切入点的关键词
4.概括性要强
5.指向性要强
利用同关键词的同义词、 近义词、诠释词,所有词语的指向都是话题、题目、论点、观点,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线
层次要分明、合情合理、符合事实
引申挖掘
脱开个例, 引到同一类例子的共性上去总结共同的规律和事物的普遍性
起到以此类推的作用
不要重复引语中的语言,不要重复概述事例的语言
【佳作展示】
熟悉也可能是一种危险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人对未知具有天生的恐惧,随着对未知事物熟悉程度的加深,恐惧会逐渐下降。熟悉,让人感到安全。
【概述生活常识或生活现象,以引出论题或论点。】
但是,熟悉往往也预示着危险。
【反向立意,确立中心论点。】
熟悉也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失去警惕。我小时候喜欢游泳,自恃水性还不错。然而,家人始终严禁我私自下河游泳,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那时,我对此不以为意。某日,我在河边嬉戏时,我凭着对自己水性的自信,决意下河一试深浅。然而,刚一踏入河中,我发现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则湍急异常。一不留神,我被急流冲倒,转瞬间便被冲走十余米。幸得在河道拐弯处,一位路人及时将我拉上岸,否则我恐怕已命丧江底。上岸后,惊魂未定的我回想起家人的劝诫,此刻才深感其中的深意。那份熟悉的自信,使我失去了应有的警惕,让自己身陷险境。
【从“为什么”的角度,由中心论点引出分论点。按照完全段的要求展开论述:分论点+自身经历+结论。】
熟悉也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失去冷静。前秦国主苻坚在建国之时,与前凉、前燕等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他戎马倥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全国只剩下偏安一隅的东晋未统一时,他以为自己久娴战阵,对征战之事无比熟悉,便不顾东晋君臣团结的事实,不听自己群臣的谏劝,执意发动对晋作战。在战争中,又自以为勇猛过人,恃勇轻进,不等后方几十万军队集结就率领先锋八万余人进逼淝水,结果大败而还。熟悉,让人失去冷静,最终导致失败。
【确立分论点二,按完全段的要求,引用历史故事展开论述。】
熟悉也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陷入思维定式。物理学家泊松致力于研究光的本质,支持“粒子说”。他做了很多光学实验,自以为掌握了所有结果。但当年轻的菲涅耳提出验证光波动性的方法时,泊松通过计算得出,光通过圆形障碍物会在阴影中心出现亮斑。他回忆起自己的实验并没有出现亮斑,于是嘲笑菲涅尔的理论。然而,菲涅耳在关键时刻使用新观察手段观察到了亮斑,证明泊松是错的。最终,“波动说”胜利,那个亮斑被称为“泊松亮斑”,成为对泊松自负的讽刺。熟悉,让人陷入思维定式,不能发现真理。
【确立分论点三,按完全段的要求,引用科学研究故事展开论述。】
当我们在感受着熟悉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和方便时,同时也要想想,这些“熟悉”有没有让我们失去警惕,有没有让我们失去冷静,有没有让我们陷入思维定式。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结论段总结上文论述,向人们提出告诫,照应开头部分的中心论点。
点评:这篇作文有三个亮点。一是观点新。“熟悉是一种危险”,立意角度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二是思路明。三个分论点紧扣中心,思路清楚,主旨突出。三是材料新。三个材料分别取自生活、历史、科学,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
名 家 示 范
主题:责任
【学习导入】
“责任”一词,仅仅是听闻便使人感到沉重。实际上,世间万物皆有需承担的责任。太阳的责任是每日的升起与降落,为大地带来光明;雨水的责任是滋养庄稼,滋润土壤。而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如何与“责任”和谐共处,并从中获得快乐,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梁启超先生就曾对“责任”发表过一番精辟而深刻的议论。
【原文批注】
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甚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病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甚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甚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连用问句,引出论题】文章首段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人生什么最苦?作者通过否定常见的人生之苦,如“贫”“失意”“老”“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认为“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才是最苦。文章开头巧用设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
>>>【比喻论证】用“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来比喻责任未尽的苦楚和不自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感受到一股沉重的压力,如同巨石压顶。论证方式形象鲜明,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②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举例论证,层层递进】对于未解除责任的情况,作者进行了分类列举,并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家庭、社会、国家等层面进行论证。总结前两段,作者通过多角度、多种论证方式,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是人生最苦的事”,完成了对本文标题前半部分“负责任最苦”的论证。
③翻过来,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乃越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设问开头+引用论证】接下来,作者巧妙地转换论题,提出了“尽责任最乐”的观点。通过设问的方式,自然地引领读者进入本段,使得前后文衔接得当,逻辑清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借助古语和俗语来深入剖析“尽的责任越大,得到的快乐也越多”,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令人信服。
④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本段引用先贤孟子、曾子的经典名句,充分展现了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对于责任的深刻理解。进一步提升讨论的层次,使读者更加明白,优秀的人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无尽的快乐。只要他们每天都尽职尽责,即使责任并未完全解除,他们也能从中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快乐。这段论述的加入,使“尽责任最乐”的观点更加完整,更加无懈可击。
⑤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对比论证,总结全文】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借助他人的理论观点,强调了“卸却责任”的观点。这里所指的“卸却”,实际上是指未尽到应有的责任,将责任丢开不管。虽然这种行为暂时避免了责任的负担,但是痛苦和问题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与此相反,“解除”则意味着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从而摆脱了所有的负担。
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的责任态度,作者总结出全文的核心观点:只有尽到更大的责任,才能获得更大的快乐;而尽到较小的责任,只能获得较小的快乐。然而,如果选择逃避或推卸责任,那么就等于自投苦海,永远无法真正体验到快乐的滋味。
【总结赏析】
梁启超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他的这篇《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虽然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展现了他对“责任”的独到见解。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承担着各种责任,如作为子女的责任、作为学生的责任和作为公民的责任等。这些责任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负担,让我们苦不堪言。然而,责任同样能带给我们快乐。当我们顺利完成计划、考试取得好成绩或人生阶段没有遗憾时,那种轻松、愉悦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总而言之,《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是一篇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的佳作。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挑战和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