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如何”类题目答题

2024-11-23 11:46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99人

【2023新课标二卷】

《社戏》

8.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

①正面描写:依次写了社戏过程中的各种仪式,如选址择日、具帖;开锣祭拜,打加官、额外点戏等。

②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各色人物举止,伏波宫前观看社戏等场面,来衬托社戏的仪式感。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湖上晚归》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心静如水,平和静谧的内心状态;②心境投射到外物:诗人眼中的景象,如桥、寺、翠羽、红蕖、浩渺的烟水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23全国乙】

《长出一地好荞麦》

8.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6分)

①“人老、牛老、犁也老”,总述三者具有共同的老迈特征;②对人、牛、犁的描写一视同仁,不区分人与物,互为参照;③将人、牛、犁三者并列,交替描写;④行文舒缓,与人、牛迟缓的步态和谐一致。(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破阵子》

15.这首词是如何表现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采取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②开篇言志,表明自己看轻尘世浮名;③在描写登山、穿林等生活场景时,也直白地表达出感受。(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22新高考二】

《到橘子林去》

9.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6分)

①小岫“还不等回,她就又抢着说了”,体现了孩童的急切心理及一点狡黠;②小岫沿途不关心眼前景物,“一直拉着我向前走”,体现了孩童的单纯可爱;③小岫偷偷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④“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这是孩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体现孩童的天真。(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送别》

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①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3分)

①多个句子都把“祖父”和“我”相对叙说,突出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②用相似句式再三叙说:“祖父”和“我”的年龄变化,凸显了变化的过程。

【2021新高考二】

《放猖》

9.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①选题为儿童喜欢的放猖;

②在回忆放猖时,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口吻和语言,写儿童看到的场景和参与的活动;

③注重表达儿童的心理,写小孩子的羡慕、寂寞和失落等。

(评分参考:共6分,每点2分;注意答案要从选题、视角、内容等角度突出“儿童”这一核心要点)

【2020课标三】

6.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 ②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后问到对方的文学观。

《记忆里的光》

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分)

①“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②围绕这一核心意象,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锤头”相关;③最后,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2019全国一】

《理水》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

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