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特点鉴赏
[特色解读]
定向特点鉴赏是命题者对阅读文本中的某个文本特征先给予定位,然后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具体文本进行赏析的题目。这类题目体现了高考考试以具体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的考查趋向。
这里的具体情境往往是学科认知情境。学科认知情境的指向是探究与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学科认知情境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多从作品的文本特征、行文技巧、写作风格等方向切入,题干用相关专业名词做情境导人,考生需要从文本中发现契合点,进行解释说明和赏析。
特色感悟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做到:
第一,注意审题定性,明确题干中的指令导向
1.必须要依据题干,定位题目显示的学科认知情境的具体指向,定位文本特征、行文技巧、写作风格等,不能另立炉灶。如审读上面题目,就要定位于老舍先生的巨著《四世同堂》善于将历史和战争进行虚化处理,就其虚化处理与表现宏大主题的关系进行赏析探究。
2.审题还要审读题干中隐含的答题逻辑、答题层次、答题要点等信息。如对上面的题目,我们可以审读出一些隐含的逻辑与要点信息:①文本对战争是怎样进行虚化处理的;②文本表现的宏大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注意深入文本,分析与题干指令吻合的内容
上面题目已经明确要分析虚化处理战争,就要在文中找到吻合点,并加以概括分析:①写祁老人用破缸顶住街门,储备粮食,写李四爷在大槐树下警告老街旧邻“都快预备点粮食啊,城门关上了”,以及祁老人和小顺儿的妈对“卢沟桥”的讨论,这些都暗示了战争的背景;②国难当前,天佑媳妇想到了自己死后棺材能否出城,因为大门被祖父封锁,瑞丰太太只好在屋里玩扑克牌解闷,小顺儿的妈盲目乐观,认为“不出三天,事情便会平定”,作者将国难来临时小人物的惶惑、偷生、苟安、艰难的觉醒等社会心态放置在战争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加以观照,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家国一体的颠沛沉浮、民族精神的砥砺磨炼、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