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认真审题
1.解题依据:根据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答题要求:如说明、指出、简述、评论、比较、概括等。
3.限定词:时间、空间、答题范围、角度等。
4.核心词:原因、背景、措施、特点、特征、变化、异同、意义等。
5.分值:量分作答。
二、读:分析材料
1.明了设问要求,带着问题读材料。
2.注意材料引言。有时答案蕴含其中,提供答题方向。
3.分析正文,正文是材料的核心。
第一,注意句子逻辑关系。特别是并列语言(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而且等),转折语(如虽然、但是、尽管、然而等),因果关系(如因为、所以、以至于等)。
第二,注意标点符号。分号(并列或转折关系)、省略号(多为关键结论)、引号、句号(判断材料层次)、括号(常有注释或解释)等。
4.注意材料的来源。主要包括作者、时间、出处等。
5.其他:地图类材料还要注意地图名称、图例、图示信息等。文物图、漫画要注意名称及其中隐含的文字信息。(讽刺性漫画要明了寓意)
三、找:寻找答案来源
1.依据材料。根据材料回答,要从材料中找答案。找到关键词、句,注意变换说法或宏观概括,可摘用现代汉语言的词汇,但不可整句摘抄。
2.依据教材。将设问、材料与教材挂靠。
3.依据材料及教材。答案来源于材料、教材、提纲。
4.答案既不来源于材料也不来源于教材、提纲,要依据平时的积累,对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四、答:针对性的作答
1.段落化:即一个设问一段,简明直观。
2.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3.序号化:不同段落、不同句子标注不同的序号。
五、查:查缺补漏
1.是否漏题。
2.答题角度是否有遗漏。
3.不轻易改动原有答案,更不可以划掉。
4.补充内容写在原有答案后面。
六、研:形成与组织答案
方法一:找材料
1.找关键词、句。
2.对关键词、句再加工。如概括中心意思、抽象概括、同义词(反义词)替换、文言文转换为白话文、欧式语言转换为现代汉语言、口语转换为专业术语、长短句互换等。
方法二:迁移课本与提纲
1.将材料的重点信息与教材、提纲对照。
2.根据设问与材料有选择性的进行大挪移。
方法三:问题转换。把生疏的问题转换为熟知的问题。
方法四:找类似知识
找教材与提纲中与该考点类似的知识,用“彼”知识回答“此”问题。
方法五:一分为二
坚持辩证、全面的观点,确保答案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如影响可从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作答。积极影响可从本质特征,直接、近期、较小范围的影响,深刻长期大范围的影响等角度作答。消极影响可从危害、局限、不足、立场等角度出发。
方法六:多角度
如原因类试题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等角度作答。也可从内因与外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国内与国际、直接与间接、局部与整体等角度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