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最先面对和关注的就是文学作品,批评者只有“走进”作品,通过对作品仔细认真 地“ 细读”,才能真正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意蕴,并将其揭示出来。“走进”作品首先要建立在“认 同”基础上,只有“认同”了作品,才能“走进”那些有意义、有价值、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 。 当然, 批评者不但要“走进”作品,还要“走出”作品,把对作品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而且要传达得真实、 准确,符合作品本身的意蕴,而不是批评者的一种主观隐想。 文学评论的理想境界应是“与小说 家的创造精神会合”,然后再进一步与作品中所表现的“创造精神会合”。 实现“与小说家的创造 精神会合”,就需要“走近”作者。“走近”作者,是全方位的“走近”:一方面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 历,性格秉性;另一方面,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生活环境。 文学批评要“走进 ” 作品、“走近”作者,其最终目的是要“走向”读者。“走向”读者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方面,它 要为读者提供关于具体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的细致而深入的解读,让读者明白一部作品或一 个作家为什么是好的,又具体好在哪里。 另一方面,批评者又是一个传达者,批评者要把自己从 作品中所发现的美传达给读者。
(摘编自张奎志《走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的文学批评》)
材料二:
在学术体制和出版制度的规约下,文学批评呈现出过于显豁的专业主义倾向,已从学术生 产线上的“ 尖兵”蜕变为一个四平八稳的“文书”。 李健吾曾这样描述文学批评家的使命:“不是 摧毁,不是私人作战,而是建设,而是和自己作战。”更进一步,我们还要关注的是,当下文学批评 隐含着危机,作为文学批评的主体,批评家在这样一个年代应该何为,批评家的任务成为最值得 追问的问题。 本雅明、伊格尔顿在对文学批评的本质和功能认识上有很大差异,但他们在对批 评的社会功能上,有着较为一致的认识,那就是打破批评的专业主义和视批评为一个“封闭的花 园”的做派,认为批评应该与社会保持生动丰富的交流,果敢介入社会事务。
而当下文学现场已经置身在一个数字化高度发达、网络新媒体方兴未艾的文学新时代 。
学的疆域与边界在变化,文学现场更为多元和芜杂,批评家的知识体系、批评观念和阐释方式亟 待新的升级。传统批评家作为场外观察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定位,在新的文学时代已经远远难以 胜任批评的重任。 面对这种新的文学语境,以及新的文学现象,当代批评家在文学生产制度中 的功能需要新的拓殖,批评家的任务也需要相应调整。批评家要有开放的文学观、先进的阐释 范式,以及崭新的文学身份进入到这种文学场域之中。 重提当代批评家的任务,不仅仅是在学 科或专业层面重申批评家的专业能力,更应该是在知识分子意义上再次召回知识人的公共性、 公共知识分子积极介入社会事务功能。 这样的批评,才是不死的批评。
(摘编自沈杏培《重提当代批评家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