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的分享来自2023年高考化学北京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第14题。
这道题融合了“沉淀—溶解”平衡和“元素守恒“来考察,尽管题中的两个图像很是劝退,但如果我们学会从“点—线—面”的角度来看“沉淀—溶解”平衡,就会简单不少。一起来看看~
真题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Mg2+在不同pH的Na2CO3体系中的可能产物。已知:①.图1中曲线表示Na2CO3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②.图2中曲线I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c(Mg2+)·c2(OH-)=Ksp[Mg(OH)2];曲线II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 c(Mg2+)·c(CO32-)=Ksp(MgCO3),注:起始c(Na2CO3)=0.1mol·L-1,不同pH下由图1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1,pH=10.25,c(HCO3-)=c(CO32-)
B. 由图2,初始状态pH=11、lg[c(Mg2+)]=-6,无沉淀生成
C. 由图2,初始状态pH=9,lg[c(Mg2+)]=-2,平衡后溶液存在c(H2CO3)+c(HCO3-)+c(CO32-)= 0.1mol·L-1
D. 由图1和图2,初始状态pH=8、lg[c(Mg2+)]=-1,发生反应:Mg2++2HCO3-=MgCO3↓+ CO2↑+ H2O
解析
1.分析图1
它表示Na2CO3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我们知道CO32-会水解,水解可以产生HCO3-和H2CO3,而生成的HCO3-和H2CO3又会发生电离。当我们调节pH时,这些含碳粒子(H2CO3、HCO3-、CO32-)的水解、电解平衡都会随之移动,从而影响它们各自的占比,而图1展示的就是这种变化。
接着看图像,分析图像的方法之一是从特殊点切入。注意看!当pH=8时,HCO3-的占比为1.0,说明此时的含碳粒子全部为HCO3-。
其次向左看,当pH从8降到4,我们可以理解为向Na2CO3体系中加酸。随着pH降低,HCO3-的占比逐渐降低,而H2CO3的占比则逐渐升高。当pH=4时,H2CO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说明此时的含碳粒子只有H2CO3。
然后再看右侧——pH从8到12,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向Na2CO3体系中加碱。随着pH升高,溶液中开始出现CO32-,与此同时HCO3-的占比逐渐降低。当pH=12时,溶液中的含碳粒子全部为CO32-。
特别地,当pH=10.25时,刚好对应HCO3-和CO32-物质的量分数的图像交点,因此,c(HCO3-)=c(CO32-),A选项正确。
2.分析图2
图2实质为Mg(OH)2和Mg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在两条曲线上的点,刚好达到“沉淀—溶解”的临界状态。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从面的角度来分析两条曲线,即曲线的哪一侧对应的是“溶解”或者“沉淀”状态?
首先看曲线I,我们以曲线下方的一个点为例,也就是B选项中pH=11、lg[c(Mg2+)]=-6的蓝色点。通过比较它和曲线I中pH=11的点,可以得出此时的c(Mg2+)<c平衡(Mg2+),而它们的c(OH-)相等。
根据Mg(OH)2(s)=Mg2+(aq)+2OH-(aq),此时c(Mg2+)·c2(OH-)<c平衡(Mg2+)·c2(OH-),即Q<Ksp[Mg(OH)2]。因此,曲线I的下方代表Mg(OH)2的溶解状态,即不会生成Mg(OH)2沉淀。
同理,我们可以分析出曲线II的下方代表MgCO3的溶解状态,因此,B选项正确。
3.解析C、D选项
【C】“初始状态pH=9,lg[c(Mg2+)]=-2,平衡后溶液存在c(H2CO3)+c(HCO3-)+c(CO32-)= 0.1mol·L-1”。
pH=9,lg[c(Mg2+)]=-2的点(红色点),位于曲线II之上,曲线I之下,因此会产生MgCO3沉淀,不会产生Mg(OH)2沉淀。
由起始c(Na2CO3)=0.1mol·L-1可知,初始碳元素的总量是0.1mol·L-1,C选项看似是在表达碳元素守恒,但要注意这里生成了MgCO3沉淀,因此,溶液中的总碳量,即c(H2CO3)+c(HCO3-)+c(CO32-),就必然小于0.1mol·L-1,C选项错误。
【D】“初始状态pH=8、lg[c(Mg2+)]=-1,发生反应:Mg2++2HCO3-=MgCO3↓+CO2↑+ H2O”。
由图1,pH=8时,溶液中的含碳粒子只有HCO3-。另外根据图2,pH=8、lg[c(Mg2+)]=-1的点(绿色点)位于曲线II之上,曲线I之下,可以得出此时生成MgCO3沉淀,不生成Mg(OH)2沉淀,由此可以判断出D选项正确。
这道题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出自于《小说面面观》中的一段话:
“从它出场时那种阴郁的氛围,到奏鸣曲再到六重奏,有时候读者觉得这个小乐句意义重大。有时候它有毫无意义,被人淡忘,而在我看来,这就是节奏在小说中的作用,不像模式那样始终存在,而是以令人欣慰的方式忽隐忽现,让我们心中充满惊喜、新鲜感和期盼。”
其中,“它”指的是《追忆似水年华》里,在凡德伊的音乐中的那个“小乐句”。在我看来,化学平衡、元素守恒等等这些重复且变化的东西,就像那个“小乐句”,回响在高一到高三的学习(教学)生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