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复习的四个方法及技巧

2024-11-23 12:22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647人

中考复习如火如荼的已经进行了月余,对课本的复习也进行到九上,在这一个月的复习中,我们穿插着进行了四次综合考试。我通过改卷发现,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还是很低下的,对文本的阅读仅限于浅层次的阅读,只停留在字面意思。


我想,课堂上我们这些老师还是尽量少讲点吧,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阅读文本,不要把我们的解读文本代替学生的解读。


对于文本的阅读除了现代文,还有文言文。近几年,课外文言文备受中考青睐。


文言文各省的考题不同,有课内外综合考查的,有考查浅易课外文言文的,选材一般是哲理小故事或人物轶事,启迪性很强,要求能大概读懂故事,并有所启发思考。


主要考查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能力,字词理解题一般都是课内常见的实词,题型为选择题和主观题兼有。


2022年版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一、考查内容


1.文言实词的含义、重点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2.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之、而、以、其、为、则、虽、乃、何、于、与


3.句子划分节奏,侧重于句中停顿


4.翻译句子、特殊句式


5.文意理解


①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②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③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④概括人物形象


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先回忆我们课内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几种意思,再迁移到具体语境中,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中考真题:


例如: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课本溯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


技巧二:组词推断法


文言文中多为单音词,解释词语含义时,我们可以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中考真题:


例如:以供岁赋。组词: 赋税、诗词歌赋、天赋   得出答案: 赋税。


技巧三:对偶揣摩法


指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


中考真题:


例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与“竭”相对,“竭”,竭尽。 得出答案:“殚”,尽,竭尽  。


技巧四:词类活用法


常见的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


课本溯源:


例如:无安牍之劳形。词类活用: “劳”是劳累,不能带动词,所以活用为动词。得出答案:“劳”,使劳累  。


技巧五:通假字法


在本义和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思考形近字或者音同字,从而解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课本溯源:


例如:曾益其所不能。词类活用:“曾”是曾经,思考形近字或者音同字。得出答案:“曾”,通“增”,增加。理解


三、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常考文言虚词:


之、而、于、以、为、其、则、虽、乃、何、与


虚词考察内容


之 ①代词;②的;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宾语前置的标志;⑤定语后置的标志;⑥音节助词,无意义;⑦作动词用。相当“到”“往”


而 ①表并列,和或不译;②表顺承,然后,就;③表修饰;


④表转折,却⑤表递进;⑥表因果


于①在、到、从;②因为;③向、给、对于;④被动句中,被;


⑤形容词之后,比、胜过;⑥与、和


以① 表目的,来、用来;②表结果,以致、因而;


③因为、由于;④凭借、按照、依靠、根据;⑤把、拿、用


为①动词,成为,变成;②做、担任、当;③判断动词,是;④以为,认为


⑤制造、修筑、接受;⑥作为,当作;⑦为了;⑧给、替;⑨对、向;


⑩心理活动制造、修筑、接受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3、代入筛选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4、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句”何……之有?”


三、划分句子节奏


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之一。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之一。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


注意文体,认真通读全文


易断先断,缩小断句范围,分层次,寻标志


疑难之处,联系上下文意


回首检验,确定答案


技巧一:借助语意断句


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先通读文章,再仔细理解需断句的句子意思,看上下文有没有提示。


例: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


技巧二: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技巧三: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技巧五:借助关联词标志断句


关联词主要有“故”“由是”“是故”“是以”“然则”“然”“然而”等。


如《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 故是”关联词,前要断开。


技巧六:借助古今不同断句   


古文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是一个复音节词的,它们之间要停顿。


课本溯源:


例: 今齐地/方千里   可/以为师矣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技巧七:借助文学常识断句


要给文言断句,常常需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课本溯源:


例: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四、翻译句子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翻译句子的一般方法有:


1.文言文翻译的三大原则:信(忠于原文)、达(语意流畅)、雅(文辞优美)


2.省略句,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3.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4.专有名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国名)保留。


5.古今异议要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6.特殊句式,要将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