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距今10000多年的几粒稻粒和具有原始特征的陶器。2006年,在浙江北部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了距今有10000多年数量较多的炭化稻以及人们生活的村落、石质农业生产工具和日用陶器。上述考古发现( )
A. 说明父系氏族社会出现第二次社会分工
B. 体现了中华文化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进程
C. 印证长江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
D. 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耕已经出现
2. 据《战国策》记载,齐国孟尝君请门客冯谖“收责於薛”,孟尝君是薛邑土地、财富的最大拥有者,债户众多,冯谖受命后,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至薛邑后“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偏合”,“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这表明当时( )
A. 社会借贷现象已经比较普遍 B. 信用体系崩坏阻碍经济发展
C. 贫富分化加剧激化社会矛盾 D. 民本思想盛行助推基层治理
3. 根据《广东通志》卷三十八《名宦志》所载,两汉时任职岭南地方官员中有传记的约有40人,而有儒言儒行的有30人。其中明确记载为博士弟子、学于太学和“通经”的有6人,举茂才和辟召2人,举孝廉13人。这( )
A. 表明儒学正统地位逐步确立 B. 说明朝廷推行因俗而治政策
C. 反映了岭南本土士大夫崛起 D. 体现了地方治理儒家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