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反映了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分布区逐期扩大的形势。据此可以判断
A.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B.区域开发呈现南强北弱态势
C.早期区域文明存在交流互动D.史前人类因农业而迁徙不断
2.汉文帝继位时,“绛侯(周勃)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还与颍阴侯灌婴择取“长者士之有节行者”斥退文帝举荐的贾谊。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皇帝下令居住在长安的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国。汉文帝的这一做法
A.使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B.旨在调整中央决策体系
C.推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推动世官制度走向消亡
3.唐代在西域地区普遍设置羁縻州,与内地一些边缘地区的经制州同为边州。边州与内地州一样,同为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原则上同为唐施政的区域。据此可知,唐朝实行羁縻政策
A.有利于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
C.体现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D.标志着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中国版图
4.朱熹说:“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事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又说:“利者,义之和,凡事处置得合宜,利便随之,圣人岂不言利。”这说明朱熹
A.坚持传统义利对立观念B.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C.主张抑制个人过度欲望D.构建了新的经济政治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