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变化
1.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一变化将“文化素质”具体化,强调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是对高考语文试题在命题思想上的规定,决定了命题的方向;“科学文化素质”强调了文化素质的科学性,原因在于文化中亦有糟粕,此变化充分强调了高考要关注先进文化,关注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2.调换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顺序。这一变化会让语文试卷的结构布局更加科学,在本质内涵上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和以新闻为核心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都具有时政性的基本特征,而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在本质内涵上都属于文学作品,这样的顺序调整有助于考生在解题时呈现出思维上的连贯性。
3.题型示例中去掉了实用类文本阅读《下笔不觉师造化》和以“阅读危机”为核心内容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一变化目的在于让高考试题在题型组成上更加趋于合理,突出试题的变化性。
4.题型示例中增添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2018年全国卷Ⅰ的关于“通信安全”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17年全国卷Ⅰ的关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运营方式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18年 全国卷Ⅲ语言文字应用成语病句连贯、2018年全国卷Ⅰ语言文字应用成语病句连贯、2018年 全国卷Ⅲ的语言得体,以及2018全国卷Ⅰ和 全国卷Ⅱ的作文。这些变化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变革的成果和结晶,展现出了高考语文试题的创新性,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热点。
二、对于2019年高考语文课标卷备考的思考
1.体现核心价值,落实立德树人。2019年的高考语文命题将会牢牢扣住“新时代”和“新一代”的历史内涵与特点,以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为目标,追求试题的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示范性。这些将充分显示和发挥语文在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独特功能。
2.调整试题顺序,趋于科学布局。2018年,教育部对考纲内容仅仅做了一个微调:在题量和分值说明中加了个“或”字。这个细小的变化并未引起一线师生的注意。因此,对于考纲中题目顺序所做出的调整,要充分引起关注,及时调整以往的答题思维和解题顺序。
3.关注时代热点,学会把握时代。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进一步充分回应社会热点,考查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而产生有社会针对性的正确思维。这就要求考生梳理一年来的热点事件,如十九大“新时代”、港珠澳大桥、中国精神、中美贸易战、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人工智能、新高考改革的思考、打好蓝天保卫战,上海首届进博会等都值得我们去关注。
4.梳理纪念事件,倾心社会热点。对于2018年到2019年6月以来的纪念性历史事件要充分关注。2019年值得关注的纪念事件有改革开放40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建国七十周年,互联网诞生五十周年,中美建交四十周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三十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戊戌变法120周年,甚至2019年6月7日的高考首日是端午节。对于这些敏感的社会热点要予以思考。
5.关注课程标准,拥有理性观念。2019年课标卷语文命题将会进一步突出理性思维,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高考语文课程标准中喊得最响的几个关键词要引起关注,如整本书阅读、批判性思维、传统文化、长征精神、革命文化等。
6.养成阅读习惯,突破传统思维。2019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努力实现真阅读,用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同时要突破传统的模式化答题思维:对于小说,就是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对于作文就是开头、结尾,外加三个分论点;对于诗词鉴赏就是意象、意境、主题。这种模式化的答题思维要全力突破,力争在读懂精研上下功夫。
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在2018年基础上再次作出了变革,在此基础上更加体现试题考查的时代性、科学性,为真正考查考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提供了平台。教师在2019年备考中应更加关注基础,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三年考纲变化历程
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在2018年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让考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为以后有效指导高考命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样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国家意志的命题思维,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促使教育公平,做到有效测评的命题思想。这样的变化将会进一步引导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回顾近三年(2017—2019)的考纲变化历程,先是取消了以往的选考内容,全部改为必考,这就意味着语文考试在时间不变的状况下要完成更多的试题,增加了考试难度。基于这一点,命题人为了降低难度,让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个试题,在命题形式和题目数量上作了适当调整,即压缩了主观题的数量,增加了客观题的分值。总体而论,三年考纲有以下变化:
1.规范了各种概念术语。以前考纲将高考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归为“现代文阅读”,修改后的考纲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统称为现代文阅读。就本质来看,现代文是针对古文而提出的概念,从一定意义上,小说、传记、散文、新闻等均属于现代文的概念范畴,以往考纲所说的现代文仅仅是指论述类文本阅读,显然是不科学、不规范的。修改后的考纲在概念上做了进一步明确,更为科学,为备考指明了方向。
2.充分明确了考查要求。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点说明中,明确指出了“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等重要观点,这样的语言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文本的选材范围,考查的基本要求,以及阅读文本应注重的基本方法,让考查方式和考试命题有章可循,充分体现了考纲在指导命题上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适当增添了考试内容。阅读整个考纲,我们发现,考纲在微观上呈现出以下几点变化:
①现代文阅读部分增添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②古诗文阅读部分增添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由以往的“筛选文中信息”变为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③“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增添了“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考点;
④“实用类文本阅读”增添了“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
⑤“文学类文本阅读”增添了“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同时也指出了阅读的基本策略,即“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4.有意调整了表述顺序。对于个别考点,考纲做了表述顺序上的调整,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原来位于“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表达应用类,调整后位于“语言文字应用”之“表达应用”的最后一个考点;
②“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将原来的“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调整为“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
对于考纲而言,平白无故的调整顺序是没有理由的。这样的调整旨在说明命题人试图强调某些知识点的重要性,以及在变化中让师生明确某些考点的存在。回顾近年来的课标卷语文试题,对于新闻、标点的考查从未涉及,所以变化中的考点应引起重视。
5.合并压缩了部分考点。
①论述类文本阅读将以往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两个考点合并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②将“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两个考点合并为“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2018年语文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比,没有较多变化,只是在题目数量和分值上加了“约”“或”而已,属于规范性和命题技术上的调整。
四、2018年高考课标卷试题的变化
有效备考有两个维度,一是当年的考纲变化,二是上年度的考题变化。回顾2018年课标卷考题的变化,有以下特点:
1.试卷的结构有所调整。从整个布局来看,选择题的分值减少,主观题数量增加,在试卷字数增加的状况下,无疑增加了难度。
2.文学类文本阅读回归到了对小说的考查,主观性试题旨在打破常规。如考查了人物心理和幽默手法的运用,难度还是稍有增加。
3.名句默写出现了隔空填写,分值回归到以往的6分。
4.语言文字应用趋向综合,将连贯、成语、病句融为一道试题,并且以语段的形式出现。
5.增加了对应用文的考查,出现了诸如对“启事”等的主观性修改。
6.增加了对仿写句子等传统题型的考查。
7.作文改变了时兴的“任务驱动作文”占绝对主流的形式,加强了对考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