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院士:五大精神心理问题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5-01-18 15:5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33人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陈祎琪

目前,全球约有10%至20%的儿童青少年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其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约占43%。中国6至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总患病率为17.5%,高于成人各类精神疾病16.6%的终生患病率。

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给出了上述数据。

“精神心理疾病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都不容忽视的一项公共卫生危机。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家庭或个人回避精神心理问题而将其归结为其他问题的现象,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因此,知识科普和宣传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陆林说。

青少年五大精神心理问题

陆林表示,抑郁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自杀与自伤、物质使用障碍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五大精神心理问题。

2022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万多名10至16岁中小学生展开调查。调查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为重度抑郁风险。

“中学生抑郁障碍发病率最高,导致他们的学业水平、家庭关系和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陆林说。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以及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我国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发病率达6.4%,其中30%至50%会持续到成年。这些患者患病原因大多与低社会经济地位、成长在单亲母亲家庭、是独生子女、有3个或以上兄弟姐妹、男性、家族遗传、有福利院居住经历或负性生活事件有关。”陆林表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还可能增加患者的暴力行为,亟须家庭提高相关认识。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由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常伴有智力残疾、睡眠问题、学习障碍、极端挑食、抽搐、肥胖、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发达国家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高于1.5%,我国的发病率虽不足1%,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陆林表示,高龄妊娠、两次怀孕间隔过短、早产、低体重、小于或大于胎龄儿等因素都会增加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风险。“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思想观念变化,现在很多女性无法在23至28岁的最佳年龄完成生育,但晚育对胎儿健康仍是风险因素。”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自杀风险也在增加。数据显示,自杀是全球10至19岁青少年的第四大死亡原因,每年约有45.8万青少年因自杀死亡。“成年人的死亡原因多是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但在儿童青少年中,自杀和自伤已成为除交通事故伤害外最不可忽视的死因。”陆林表示。

作为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委员,陆林还谈到了物质使用障碍的问题。调查显示,在大多数地区,青少年使用大麻的比例高于15至64岁年龄段人群。“每次在联合国开会,我们都非常担心毒品对青少年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是终其一生的。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犯罪,一些国家建议大麻合法化,但实际上这一做法未能实现其目的。如何减少毒品对社会特别是对青少年的长期危害,仍然是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陆林说。

约一半精神心理问题始于青少年时期

“约一半精神心理问题始于青少年时期,然而这其中多数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也未能及时干预,最终在成年时期发展成精神心理疾病。如果能在早期就逆转或遏制疾病的进展,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但目前我们还做不到这一点。” 陆林说。

他进一步指出,在基础研究方面,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只发现其与遗传、个人躯体健康、不良社会心理和教育环境、有害物质接触、被虐待和忽视有关。在临床诊治层面,精神心理疾病不仅早期诊断困难,而且治疗方法有限——既无特异性客观诊断生物标记物,也无特异性药物。在服务体系方面,诊疗资源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学校、家庭、医院和社会间也有待实现有效的沟通。

“未来最重要的是加强机制研究和转化研究,从基因—脑功能—个体—群体和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阐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只有彻底了解疾病的本质,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陆林强调,减轻精神疾病负担不仅仅是精神科医生的责任,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主体合力,更需要多学科协作,加强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带动脑疾病诊疗技术转化应用,并推动多学科循证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定。

“中国在这方面已经采取了行动,旨在建立中国人脑健康多维度大数据库的‘中国脑计划’正与全球科学家合作,以期为精神疾病的早诊、早治、早康复贡献中国智慧。”陆林说,在国家政策的高度支持下,随着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以及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同道的合作,相信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