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技巧:虚词意义及用法辨析技巧

2024-11-23 12:2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42人

一、代入筛选法

代入筛选法是一种通过将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逐一代入到句子中,理解并筛选出最符合句子语境和语法规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

示例:

“而”字的用法辨析:

基本用法:

连词,表并列:不译或译为“又”、“和”。

连词,表转折:译为“但是”、“却”。

连词,表承接:译为“就”、“然后”。

代入示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中的“而”,代入“表承接”的用法,理解为“在温习旧知识后,能够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中的“而”,代入“表转折”的用法,理解为“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于”字的用法辨析:

基本用法:

介词,引出动作的时间、地点、对象等。

动词,译为“到”、“在”。

代入示例: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中的“于”,代入介词用法,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译为“在长勺这个地方作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于”,虽然也用作介词,但表示的是原因或来源,译为“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更多例子:

“之”: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代指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动词,去、到)

“久之,目似瞑”(助词,无实义,补充音节)

“辍耕之垄上”(动词,去、到)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表并列)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表修饰)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敏而好学”(表并列)

“面山而居”(表修饰)

“以”:

“以其境过清”(因为)

“何以战”(凭借)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卷石底以出”(相当于 “而”,表承接)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俯身倾耳以请”(表修饰)

“以刀劈狼首”(用)

“其”:

“择其善者而从之”(他(她、它)的)

“其人视端容寂”(那个)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其真无马邪”(难道,加强反问语气)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安陵君其许寡人”(加强祈使语气,一定)

“其真不知马也”(大概,表推测语气)

“于”:

“战于长勺”(在)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

“皆以美于徐公”(比)

“受制于人”(被)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为”:

“中轩敞者为舱”(是)

“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前一个 “为” 是 “为了”,后一个 “为” 是 “做”)

二、句意分析法

句意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整个句子的意思,推断出虚词在句子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这种方法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对句子结构的理解。

示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于”,通过分析句子整体意思,可以推断出这里的“于”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是人”,表示“给”、“向”的意思,整句译为“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

更多例子:

“以”: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凭借)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凭借)

“以光先帝遗德”(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那)

“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

“其船背稍夷”(那艘)

“其色惨淡”(那)

“安求其能千里也”(它,指千里马)

“之”:

“肉食者谋之”(代指这件事)

“公与之乘”(他,指曹刿)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助词,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助词,的)

“而”: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并且)

“日出而林霏开”(表顺承,然后)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而且)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并且)

“于”: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

“皆朝于齐”(向)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

“苟全性命于乱世”(在)

“受制于人”(被)

三、交换理解法

交换理解法是在面对两个或多个包含相同虚词的句子时,将已知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到另一个句子中进行理解,看是否能够讲得通,从而判断两个句子中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

示例:

已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

待判断句子:“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中的“而”,尝试代入“而”的修饰关系,发现这里的“而”连接的是主语和谓语,并不表示修饰关系,而是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整句译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通过交换理解法,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两个句子中“而”的用法是不同的。

更多例子:

“乃”:

“乃不知有汉”(竟然)

“见渔人,乃大惊”(竟然)

“久而乃和”(才)

“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为”:

“中轩敞者为舱”(是)

“项燕为楚将”(是)

“为天下唱”(向)

“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前一个 “为” 是 “为了”,后一个 “为” 是 “做”)

“于”:

“战于长勺”(在)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受制于人”(被)

“苛政猛于虎也”(比)

“者”:

“京中有善口技者”(…… 的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的人)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的人)

“后遂无问津者”(…… 的人)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的地方)

“然”:

“屋舍俨然”(…… 的样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的样子)

“杂然而前陈者”(…… 的样子)

“满目萧然”(…… 的样子)

“佁然不动”(…… 的样子)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