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
班级微信公众号设立了“君子风范·古代先贤”推介专栏。小文梳理资料,探究“君子”内涵,请帮她完成以下任务。
【资料卡片一】“君子”品性的时代表达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选自《论语·子张》)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雍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选自《论语·宪问》) |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 |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选自《荀子·不苟》) |
【资料卡片二】“君子”品行的名士典范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①……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囿③,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④园蔬,取池鱼,酿秫酒⑤,瀹⑥脱粟⑦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注释】①胶西:指密州,今山东渚城县。②岁比不登:指连年灾荒欠收。③园囿(yòu):菜园,果园。④撷(xié):钩下,取下。⑤秫(shú)酒:黄米酒。⑥瀹(yuè),煮。⑦脱粟:糙米。 |
1.【缘声求义】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断两处)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2.【因言求义】下面是小文设计的“解文释义探究单”,请帮她填写完整。 解文释义探究单 作品 相关语句 思考探究 《论语》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中有多则语录和轶事围绕君子人格展开。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的“君子”意思是① 。孔子认为其具体表现为“知”“② ”“勇”。 《孟子译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丰富了君子人格的内涵。以“大丈夫”为君子作注。“富贵不能淫”可译为③ 。三个“不能”,充分彰显了君子④ 的品格。 《荀子》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荀子主张君子“⑤ ”,与子夏所讲的“笃志”有相近之意。“笃志”意思是⑥ 。“致诚”“笃志”是进德修业的至高境界。 《超然台记》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苏轼堪称君子人格的典范。他在生命的低谷仍“无所往而不乐”,有颜回“在陋巷”仍“不改其乐”之贤。初到胶西,“盗贼满野,狱讼充斥”,此句可译为⑦ 。“处之期年”,“期年”意思是⑧ ,此地便和乐安宁、民风淳厚…… “君子”人格,自古而今都是被公众认可的理想人格,它的内涵在时代的演进中不断丰富、延展。 3.【联文求义】“君子风范·古代先贤”专栏,上一期推介的是诸葛亮。请结合资料卡片及阅读经验,参照上期推介语,为苏东坡写一段推介文字。(不得抄录“解文释义探究单”中的相关内容;80字左右) 诸葛亮推介语: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决胜千里之外”;他高瞻远瞩、励精图治,为汉室兴复鞠躬尽瘁;他治家谨严,告诫后人应崇尚节俭、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答案】1.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2. 有高尚品德和修养的人 仁 富贵权势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 坚守原则、不屈服于外界压力(意对即可) 致诚 坚定志向 盗贼到处都是,案件也多不胜数 满一年 3.示例:苏东坡是乐观的典范,无论处境多艰,都能自得其乐;他为官亲民,致力于改善民生;他文采斐然,诗词文章流传千古。其君子风范,令人敬仰! (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懋第①衰绖②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则陈太牢③于旅所,哭而奠之。即以是月二十有八日遣还出都。弘范乃请身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改馆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其从弟懋泰先为吏部员外郎,降贼,后归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至闰月十二日,与从行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④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 (节选自《明史·左懋第传》,有改动) 【注释】①懋(mào)第:指左懋第,字萝石,明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富有民族气节,宁死不肯降清,被誉为“明末文天祥”,专谥“忠贞”。②衰绖(cuīdié):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③太牢:祭品。④游击:武职官名。 4.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 (3)来谒懋第 (4)俱以不降诛 5.翻译下列句子。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 6.【甲】文中“不受嗟来之食”的穷人是如何坚守“本心”的?同样面对选择,【乙】文中的左懋第表现出了哪些可贵品质? 【答案】4. 益处; 通“向”,从前; 拜见 因为 5.(1)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2)懋第说:“这不是我的弟弟啊!”然后斥责他并让他离开。 6.【甲】文中“不受嗟来之食”的穷人坚守“本心”的方式体现在他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侮辱性的施舍。他坚守了自己的尊严和原则,不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 【乙】文中的左懋第表现出的可贵品质有:坚守忠贞不渝的品格、勇敢无畏的精神、正直不阿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