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省略句的五种形式讲解

2024-09-27 07:3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09人

一、主语省略


        主语即动作发起者,在文言文中,省略主语的情况比较常见,主要包括承前省略、蒙后省略、自述省略和对话省略。

1.承前省略

一是动作主体前后一致,前面的一个主语可以涵盖后面的主语,所以后面的省略;二是后句主语已在前句最后出现,为了承接顺畅,后面的主语省略。

原句: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加上省略的主语: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廉颇为赵国将军,(廉颇/他)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

原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加上省略的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翻译: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蛇/它)有着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如果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就会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咬了人,(人们)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办法。

2.蒙后省略

原先应该有两个主语,后面一个主语出现了,那么前面一个主语就省略了。

原句: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加上省略的主语: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翻译: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你)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了,你再进去。”

3.自述省略

一般出现在第一人称文章中。

原句: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加上省略的主语:

(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翻译:(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4.对话省略

一般出现在对话体文章中。

原句: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加上省略的主语: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翻译 :(孟子)说:“独自一个人听音乐的乐趣,和与别人一起听音乐的乐趣,哪一种更快乐些?”(齐宣王)回答:“不如与他人一起听音乐更快乐。”

二、谓语省略

        在省略句中,谓语可以理解成“做什么”。主要包括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

1.承上文谓语省略

原句: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加上省略的谓语: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翻译:军中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请允许我用舞剑(助兴)。

原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加上省略的谓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翻译:选择他们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原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加上省略的谓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翻译: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2.蒙下文谓语省略

原句: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坚追之。 (《列子·歧路亡羊》)

加上省略的谓语: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 (《列子·歧路亡羊》)

翻译:杨子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一边率领他的家人(追寻羊),一边来请杨子的仆人追寻羊。

三、宾语省略

        在宾语省略句中,一般来说省略的都是“之”类型的代词。

1.省略动作后的宾语

原句: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加上省略的宾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翻译: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

注意:这是一句倒装句,根据翻译的结构应该是——详细地告诉了(他)这件事。

原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加上省略的宾语:

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因为蔺相如功劳大,任命(他)做上卿。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原句: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促织》)

加上省略的宾语: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促织》)

翻译:成名一看对方的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惭愧,不敢跟(对方的)较量。

原句: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加上省略的宾语: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不如趁机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原句: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加上省略的宾语: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翻译: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百越之地)划为桂林郡和象郡。

原句:

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加上省略的宾语:

(之)金人十二。(《过秦论》)

翻译: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

四、介词省略

        介词省略主要出现在句中有介宾短语的时候,当句中的介宾短语作为补语(一般在句后),短语中的介词会被省略。介词的省略可以重点关注“于”“以”两个词。

1.省略介词“于”

原句: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司马迁《鸿门宴》)

加上省略的介词: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司马迁《鸿门宴》)

翻译: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原句:

遂与秦王会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加上省略的介词:

遂与秦王会(于)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于是就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原句:

威振四海。(《过秦论》)

加上省略的介词:

威振(于)四海。(《过秦论》)

翻译:威势震慑(在)四海。

原句: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加上省略的介词: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翻译:荆州依附曹操的百姓,只是(被)兵势所逼罢了。

2.省略介词“以”

原句: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促织》)  

加上省略的介词: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促织》)  

翻译:着让它与其他蟋蟀争斗,结果那些蟋蟀都失败了;又(用)鸡来同它搏斗,果真像成名说的那样。

原句: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战国策.千金市马》)

加上省略的介词: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战国策.千金市马》)

翻译:即使是一匹死马,‌尚且愿意(花费)五百金去买,‌更何况是一匹活马呢?

五、分句省略

原句: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加上省略的分句: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翻译: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原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加上省略的分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翻译:千里马跨跃一下,也不会超过十步的路程;劣马虽然走得慢,连走十天(也可以到达很远的地方),这是由于它能持之以恒。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