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语息夫人

2025-01-19 12:48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12人

息县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古老土地。公元前1250年建息方国,公元前1044年建息侯国,公元前682年在华夏大地上最早设县,古今相延不易其名、不改其治,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被学术界誉为“中华第一县”。在历史的长河中,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息夫人,以其忠贞与牺牲护佑乡民,她的美丽、她的坚贞、她的传奇,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岁月的天空。

“桃花夫人好颜色,月中飞出云中得。新感恩仍旧感恩,一倾城矣再倾国。”息夫人,出生于陈国(今淮阳一带)的妫姓世家,因嫁给息国(今河南息县)国君为妻,故称息妫或息夫人。又因其容颜绝代、目如秋水、面似桃花,又被称为“桃花夫人”。《左传·庄公十年》记载:“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自古英雄爱美人,息侯报了夫人被调戏之仇,却也因此导致息夫人被楚王觊觎,息国被楚国吞并。息夫人被俘,本想投井而死,却为保息国百姓免遭涂炭和夫君性命无恙,无奈跟随楚王去了楚国。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风一面花。”唐代诗人胡曾的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息夫人命运的尴尬转折,道尽了息夫人命运的无奈与悲哀。身在楚宫的息夫人虽然享受着物质上的丰裕,内心却充满了痛苦与思念,终日郁郁寡欢。她思念着息侯,思念着曾经的家园,始终心系着息国的黎民百姓,楚文王对她宠爱有加,却始终无法打动她的心。“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唐代诗人王维用短短二十个字,塑造了一个受着屈辱,但在沉默中反抗的妇女形象。息夫人三年不语,以沉默表达着对残酷现实无奈的隐忍和不屈的抗争。这沉默中包含着人格的污损,精神的创痛,也许还有蓄积在心底的怨愤。

息夫人被后人记住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她的美丽、她的坚守,更在于她的深明大义和超群能力。息夫人身为王太后,先后教导辅助了两个儿子,成就了楚成王,将楚国霸业推向顶峰,实现楚国先王未竟的梦想。正如朱秀海在《公子桃花·序》中对息夫人发出由衷的赞叹:“楚文王死后,是这位女子倾全力辅佐自己的儿子除逆安邦,重外交,选贤能,赦天下,劝农桑,大胆改革,最后又还政于其子,为楚成王及后世楚国君王奠定了雄霸荆湘问鼎中原的基石。这样一个早出于武则天、马王后千余年,经历和成就却过于上述两位女性的奇女子和她一生缠绵悱恻、惊心动魄、九曲回肠般的故事,逆袭般的成了楚国全部辉煌历史的开端。”息夫人的一生建立了“一身赴难”“劝课农桑”“推崇新政”“辅幼称霸”四项传奇功勋,当称为女子中“楷模”。

历史上有很多文人骚客对这个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的女人做出过各种解读。唐代诗人宋之问以“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清代诗人邓汉仪以“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等诗句表达着对息夫人的同情和怜爱。唐朝诗人杜牧则在《题桃花夫人庙》用诗句:“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予以讽刺。楚学泰斗张正明教授说,历史上所有对息夫人的诗词言论均可用“纲常之论,文人情怀”这八个字来概括。也因此,作家曹雁雁在创作正史小说《息夫人》时,始终坚守“不能以男人的目光和个人的想法,来揣测这个了不起的女人,更不应该以纲常伦理或文人情怀来对待它,必须客观公正”的初心,她笔下的息夫人拒绝以色事人,倡导女性自主,促进了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融合,是一个强权不改其志、红颜但不祸水的传奇女性。

“情系百姓怜苍贫,扶危济困乐为民。挑灯劝君气魄大,三年不语传佳话。”在息县,息夫人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该县的地域文化名片。如今,息县修建的息夫人文化园,作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息州杉海景区的子项目之一,不仅是核心景观,更是息县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息夫人汉白玉雕像座落于美丽的桃花林中,历经岁月的沧桑,息夫人始终以她那灿烂的微笑启发和鼓励着息县人民,每年桃花盛开时节,人们在此缅怀这位勇敢的女性,感受她的精神力量。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