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疯子”邱清泉:刀疤脸、脾气大、爱养狗,却留下一首好诗歌

2025-01-18 13:12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450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邱清泉是绕不过去的人物。这个生于清朝末年,别字为雨庵的浙江永嘉人,外号又叫“邱疯子”

历来国人对他的印象是刀疤脸、脾气大、爱养狗,喜欢敲别人的“砂罐”,活脱脱一个莽夫形象。可实际情况不然,邱清泉除了会打仗,还是一个诗人。

邱清泉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系,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可以说是从文科转向了军事。邱清泉自从投笔从戎后,他的一生就大放异彩,在军界声名鹊起。

从1924年起至1933年,邱清泉在军中敢打敢闯,多次参加平定叛乱、东征等战役,军中职务累迁至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政训处处长等。1934年被选派到德国留学,在德国与人决斗被刺伤脸颊,留下了“刀疤脸”的外号。

1937年5月,邱清泉从德国学成归国,在南京担任教导总队参谋长。回国后的邱清泉参加了淞沪会战、兰封会战、南京保卫战等大战役。在南京保卫战中,邱清泉逃出魔爪。在目睹日寇暴行后,从此性情大变,成为了“邱疯子”。

在接下来的昆仑关大战中,邱清泉“疯劲”大发,竟主动将日军放进包围圈来打,做出了极为“疯狂”的举动,并追着日军中村旅团猛揍,日军中村旅团在昆仑关死伤惨重,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取得了昆仑关大捷。

邱清泉在抗战中敢打、敢冲,多次大仗、硬仗让他赢得了猛将的称号,“邱疯子”的名声享誉天下。可是他的性格暴躁,在解放战争中镇压了学生运动,又率军与解放军为敌,最终在淮海战中被全歼,本人也在逃亡中被击毙。

邱清泉的一生粗看起来就是一个武夫的一生,一个狂躁凶猛的军人的一生。实际上,他是一个文化修养很高的人,他留下了很多首诗歌,这些诗歌写得都很有水平。

第一首:托古言志诗

安论经纬起斯民,终为浮云蔽日频。

独仰云山遥万里,常挥涕泪泣孤臣。

这首诗是托古言志,表达的是满腹经纶、怀才不易,只能做个孤臣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历史上的诗人中不少见,可见邱清泉自负有才之人,希望能够报效家国。

第二首:托古言情诗

更深危坐对寒釭,怕听空庭雨打窗。

蜡烛烧残肠欲断,拼将秋泪落双双。

这首诗很有李商隐的味道,实际上也是借用了李商隐的诗,抒发的是儿女情长。可见邱清泉还是个多愁善感的人,至少这个时期的他是这样子的,书生气极为浓厚。

第三首:征战边塞诗

慷慨入荒城,孤烟帐下明。

风沙千户卷,烟树一村倾。

倦鸟艰难宿,归鸦哀怨鸣。

行行问去路,大雪满征程。

这首诗很有古人边塞诗的气韵,有范仲淹的“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气韵,也有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气韵,更有卢纶“大雪满弓刀”的气势。

从这首诗开始,邱清泉的性格就开始变了,那种书生气、才子佳人的风格没有了,沙场征战的英雄气概出来了。他梦想自己是辛弃疾、范仲淹或者是文天祥。

1939年12月18日,昆仑关战役打响,邱清泉在这一战实现了他“大雪满弓刀”的理想。在这一场大战中,中日双方各自出动精锐第5军(日军第5师团)对战。

邱清泉在这一战中发挥了他的“疯子战术”,疯狂地放入日军进行决战,最终在中国军队的全力反击下,号称“钢军”的日军第5师团折戟昆仑关,被歼灭14000余人,日军第21旅团几乎被全歼,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被击毙。

几千年前,在古人的诗句里,写下了“单于夜遁逃”的诗句。如今在昆仑关,中村正雄无处可逃,被迫击炮炸死在九塘的一间屋子里。邱清泉的梦想实现了,看着遍地的日军尸体,他写下了一首极有气势的诗:

岁暮克昆仑,旌旗冻不翻。

云开交趾地,气夺大和魂。

烽火连山树,刀光照弹痕。

但凭铁和血,胡虏安足论。

从这首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邱清泉站在刚刚收复的昆仑关上,脚踏着累累敌尸,看着敌酋中村正雄的尸体,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感慨,信手写下了这首很有气势的诗。邱清泉的这首《昆仑关》,至今读来依然很有气韵、很有气势。

历史兴亡谁人说?邱清泉被称为“邱疯子”,这是他给敌人的形象,他的内里是一个儒将。这就是完整的邱清泉,他留给世人的还有无尽的言说,无尽的话题。但是当我们再读起《昆仑关》这首诗时,依然感觉到气势绵绵、令人振奋……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