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双音节古今异义词

2024-09-27 07:3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6人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行李”,古义是“出使的人”,今义是“出门所带的包裹”。

译文:如果您放弃郑国让它存在,以郑国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粮食,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2.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勾践灭吴》

“师徒”,古义为“军队士兵”,今义为“师傅与徒弟”。

译文:我的军队,不值得屈辱您讨伐了。  

3.惟君(左右)之。《勾践灭吴》

“左右”,古义是动词,“调遣”;今义是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译文:只听从大王的调遣。 

4.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

“首领”,古义为“头颅”,今义为“单位最高领导,俗称一把手”。

译文: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头颅,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

5.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勾践灭吴》

“致死”,古义为“拚命、竭尽全力不怕死”,今义为“导致死亡”。  

译文: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

6.(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

“丈夫”,古义为“男子”,今义为“妻子的配偶”。  

译文:男子到了二十岁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

7.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勾践灭吴》

“其次”,古义为“进驻”,今义是“次一等的”。  

译文: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百姓呢?越军可以进驻吴国了!

8.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行政”,古义为“施行政令”,今义为“ 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 

译文: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令,却仍然免不了类似于带领野兽去吃人这样的事情,他又怎么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9.(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地方”,古义为“土地方圆”,今义为“某一区域”。  

译文: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

10.“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

“东面”,古义为“脸朝东”,今义为“东边”。  

译文:向东面看,看不见水的尽头。

1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

“面目”,古义是“面部表情”,今义为“面貌”。  

译文:在这个时候,河伯才收起(转变)了原来欣然自得的表情,抬头看着海神若慨叹道。

1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至于”,古义是“到了,达到”;今义是“表示另提一事”。

译文: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译文:六国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

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五人墓碑记》 译文: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  

1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大方”,古义是“专家、学者,内行的人”;今义是“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译文: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1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以致”,古义是两个词,“以”是“用来”,“致”是“招致”;今义,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译文: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1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非常”,古义是“意外的变故”;今义是“不寻常”,作形容词,

译文:之所以派遣兵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

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译文:魏忠贤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16.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细说”,古义是“小人的谗言”,今义是“详细说明”。  

译文: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

17.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鸿门宴》

“足下”,古义是“对人的尊称”,今义是“脚下面”。  

译文:拜两拜敬献给大王。

18.(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归去来兮辞》

“幼稚”,古义是“小孩子”,今义是“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译文: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

19.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

“人事”,古义是“做官”,今义是“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译文: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20.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扶老”,古义是“竹制手杖”,今义是“搀扶老人”。  

译文:拄着拐杖走走歇歇,经常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发生了变化,甚至不用了。今天介绍“怀抱”“纵情”“见机”“猖狂”“学者”“从而”“众人”“不必“气候”“经营”。

21.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怀抱”,在这里的意思是“思想抱负”,今义是“怀里抱着”。  

译文:有的人把自己的抱负倾诉出来,和朋友在室内畅谈。

2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纵情”,在这里的意思是“放纵情感”,今义是“尽情”。  

译文:既已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感情而看不起别人。

23.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滕王阁序》

“见机”,在这里的意思是“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是“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译文:所(能够)依赖的(是):君子能够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命。

24.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

“猖狂”,这里的意思是“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是贬义,“肆无忌惮”。  

译文: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2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学者”,这里的意思是“求学的人”;今义是“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26.吾(从而)师之。《师说》

“从而”,在这里表示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今义是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译文: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2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说》

“众人”,这里的意思是“一般人”;今义是“大家,很多人”。  

译文: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

2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不必”,这里的意思是“不一定”;今义是“不需要”。  

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29.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气候”,在这里的意思是“天气冷暖”;今义是指“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译文: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天气冷暖却截然不同。

3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阿房宫赋》

“经营”,这里用作名词,意思是“收藏”;今义是动词,“计划或管理”。

译文: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珍,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