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的芦苇》
□许冬林
看《诗经》里写芦苇,写得风雅婉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想象下那画面:满河满溪的芦苇,青碧茫茫,绿叶上的露水已凝成薄霜,秋色渐深,晨气微凉得叫人忧伤。那个美好的女子,还在秋水的那一边呀,一春一夏的时光过去,都还未能抵达她的身旁,唯有一片浩瀚的深秋芦苇渲染成了一场相思的薄凉底色。
来到了沙家浜,来到了阿庆嫂的茶馆里,隔窗看那些芦苇,就全然是另一种气象了。
沙家浜的芦苇大气磅礴、莽莽苍苍,是大手笔、大写意,是千军万马奔腾的绿。正是初夏,看花花已落,赏果果还未成,这样的寥落时节,却是芦苇最好的时候。它们亭亭如修竹,俊逸如世外雅士。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这里以芦苇为喻,突出人之脆弱,可见芦苇也是脆弱的。我想,从某根芦苇个体来说,确乎脆弱,即便长到竹木的高度,可触摸天空,到底还是一根苇草,逃不掉草本植物难经风霜的命运。
但沙家浜的芦苇又是顽强的。千万根芦苇在水泊,那就是敢于改天换地的英雄好汉啊!狂风经过,芦苇在水面掀起汹涌绿浪;风雨之后,芦苇又一根根挺起笔直的脊梁。即使被砍伐、被火烧,来年春风一唤,一根根又从泥土之下举起尖尖的绿戟。
京剧《沙家浜》里那位机智、勇敢的阿庆嫂,就是借一片茂盛的芦苇荡掩护了新四军。谁会想到,这样清水绿芦的好地方,竟是与敌斗智斗勇的战场!那些临水生长的一根根苇草,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都生了胆气与豪气,成了一个个杀敌除寇守卫家园的战士。是啊!一根芦苇是渺小脆弱的,千万根芦苇站在一起,就布起了阵势,就有了战斗的力量。千万根芦苇密密生长,就长成了芦苇的海,就呈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大气象,就展现出了永摧不折的民族大精神。沙家浜的芦苇,书写的不是《诗经》里小儿女的小情调,而是一种关乎民族大义的大境界。
个体融入群体,水珠融入大海,才会焕发永不消亡的生命力。在面对着眼前那一片苍茫无边的芦苇之海时,我想,生命短促如朝露,也许唯有将倏忽之间的生命融入一桩热爱的事业中去,孜孜不倦,全力以赴,生命才会呈现一种恒久而辽阔的魅力。
在沙家浜,真想做一根葱碧无花的五月芦苇,亭亭而立,静静生长。至于此后的荣枯与浮沉,就交给江湖上的风雨和日月来安排吧。
(本文入选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语文试题,文章有删减)
二、作者解读
许冬林,安徽无为人。作品散见于《读者》《意林》《散文》《视野》等杂志,是中高考热点作家,文章多次入选中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文风细腻优雅,带有女性独有的灵动与温暖。
《意林》:很多读者都有共同的烦恼:有灵感有方向但是懒于下笔,这种情况要怎么做呢?
许冬林:还是要养成随手做记录的好习惯,随时随地都可以挤出时间来,记录下生活或心灵中偶然闪现的文学火花。我从前几乎是笔记本不离身,现在大多在手机备忘录里做记录。
记录下来的文字像种子一样,隔三岔五去看看,有想法有情感冲动时再丰满它,让这些片段不断生长,然后枝繁叶茂,长成大树。
如此,写作就变成了一件很自然也不太费力的事情了。
《意林》:在您看来,写作应该是依靠灵感,有灵感了再写,还是持续性、有规律性地输出,规定自己每天每周写多少字比较好?这两种写作习惯,您更推荐哪一种?
许冬林:我觉得灵感和持续写作在写作中是兼而有之。可能开始往往会是一个灵感触动,但这只是一颗种子,要想长成大树,就需要持续性地写,甚至有规律性地坚持。就是要能够让自己“坐”下去,坐得住,坐得久,这需要耐心和恒心。
如果没有好的想法,盲目逼自己硬写,逼自己每周必须产出多少字,这种做法也不好,那还不如读书去。也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灵光一现的想法——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