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灼烧”、“焙烧”、“煅烧”的区别

2024-11-23 12:0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85人

微信图片_20241002085840.png

煅烧——

是天然化合物或人造化合物的热离解或晶形转变过程;此时化合物受热离解为一种组分更简单的化合物或发生晶形转变。煅烧作业可用于直接处理矿物原料以适于后续工艺要求,也可用以化学选矿后期处理而制取化学精矿,满足用户对产品的要求。

煅烧过程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MCO3→MOCO2                       MSO4→MOSO21/2O2
MS2→MS+½S2                            (NH4)2WO4→WO32NH3H2O
影响因素:煅烧温度 、 气相成分、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等 。

焙烧——
把物料(如矿石)加热而不使熔化,以改变其化学组成或物理性质,固体物料在高温不发生熔融的条件下进行的反应过程,可以有氧化、热解、还原、卤化等,通常用于无机化工和冶金工业。
焙烧过程有加添加剂和不加添加剂两种类型。
不加添加剂的焙烧也称煅烧,按用途可分为:
分解矿石,如石灰石化学加工制成氧化钙,同时制得二氧化碳气体;
活化矿石,目的在于改变矿石结构,使其易于分解,例如:将高岭土焙烧脱水,使其结构疏松多孔,易于进一步加工生产氧化铝;
脱除杂质,如脱硫、脱除有机物和吸附水等;
晶型转化,如焙烧二氧化钛使其改变晶型,改善其使用性质。
加添加剂的焙烧添加剂可以是气体或固体, 固体添加剂兼有助熔剂的作用,使物料熔点降低,以加快反应速度。    
按添加剂的不同有多种类型:
氧化焙烧粉碎后的固体原料在氧气中焙烧,使其中的有用成分转变成氧化物,同时除去易挥发的砷、锑、硒、碲等杂质。在硫酸工业中,硫铁矿焙烧制备二氧化硫是典型的氧化焙烧。冶金工业中氧化焙烧应用广泛,例 如:硫化铜矿、硫化锌矿经氧化焙烧得氧化铜、氧化锌,同时得到二氧化硫。
还原焙烧在矿石或盐类中添加还原剂进行高温处理,常用的还原剂是碳。在制取高纯度产品时,可用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作为焙烧还原剂。例如:贫氧化镍矿在加热下用水煤气还原,可使其中的三氧化二铁大部分还原为四氧化三铁,少量还原为氧化亚铁和金属铁;镍、钴的氧化物则还原为金属镍和钴。 因为该过程中的三氧化二铁具有弱磁性,四氧化三铁具有强磁性,利用这种差别可以进行磁选,故此过程又称磁化焙烧。
氯化焙烧在矿物或盐类中添加氯化剂进行高温处理,使物料中某些组分转变为气态或凝聚态的氧化物,从而同其他组分分离。氯化剂可用氯气或氯化物(如氯化钠、氯化钙等) 。例如:金红石在流化床中加氯气进行氯化焙烧,生成四氯化钛,经进一步加工可得二氧化钛。又如在铝土矿化学加工中,加炭(高质煤)粉成型后氯化焙烧可制得三氯化铝。若在加氯化剂的同时加入炭粒,使矿物中难选的有价值金属矿物经氯化焙烧后,在炭粒上转变为金属,并附着在炭粒上,随后用选矿方法富集,制成精矿,其品位和回收率均可以提高,称为氯化离析焙烧。
硫酸化焙烧二氧化硫为反应剂的焙烧过程,通常用于硫化物矿的焙烧,使金属硫化物氧化为易溶于水的 硫酸盐。若以 Me 表示金属,硫酸化焙烧主要包括下列过程:2MeS3O22MeO2SO2
影响因素:影响固体物料焙烧的转化率与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焙烧温度、固体物料的粒度、固体颗粒外表面性质、物料配比以及气相中各反应组分的分压等。

灼烧——
将固体物质加热到高温以达到脱水、分解或除去挥发性杂质、烧去有机物等目的的操作称为灼烧。在化学实验中灼烧通常除去试样中的有机物和铵盐。
灼烧的方法是将固体放在坩埚中,直接用煤气灯或电炉加热,或置于高温电炉中按要求温度进行加热。例如:重量分析法中灼烧硫酸钡晶体,分解矿石(煅烧石灰石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高岭土熔烧脱水使其结构 疏松多孔,进一步加工生产氧化铝焙烧二氧化钛使其改变晶型和性质等,都是高温灼烧固体的实例。          

点燃和灼烧有什么不同
点燃——指用明火使物体达到着火点燃烧,然后撤离明火,使其自行燃烧。
灼烧——指用明火对一物体进行加热,灼烧过程中,外部火源不撤离被灼烧物。
一般可以灼烧的物质——着火点较高,不会被点燃。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