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阴谋”:人人都爱阴谋论,阿波罗登月相大揭秘

2024-11-24 12:29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706人

随着“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在"步步惊心"的月背探测之旅的深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为中国探月工程站台,因为很多年来,NASA经常处于许多奇怪和牵强的阴谋论的漩涡中心——阿波罗登月 “世纪大骗局”乍起……

登月是人类的梦想,20世纪,人类跨入了号称“太空时代”的新纪元。而在这个时代中,人类取得的最伟大的宇航成就,莫过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间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有史以来,人类首次依靠自身的力量,到达了地球以外的星体。这一计划的成功被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前奏,并被作为光辉的一页而永载史册。

微信图片_20190117184914.jpg

50多年过去了,有关“阿波罗”计划的种种疑团悄然浮出水面。50多年前,当全世界的人们瞪大眼睛,观看宇航员登陆月球的实况转播的时候,没有人怀疑眼前的这些画面来自于38万千米外的月球表面。而如今,这个问题却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我们真的登上过月球吗?或者那只是冷战年代的一个骇人听闻的骗局或者阴谋?

如果真的希望了解事情的真相,那就不得不重新回到“阿波罗”登月的时代,去探寻究竟。

人类一大步,宏伟的“阿波罗”工程

“阿波罗”计划是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苏两国的科技与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两国都不约而同地把竞赛的重点,转向外层空间,希望在这一新兴领域中,占得先机。但是,从总体的成果而言,美国长期落后于前苏联。

为尽快扭转不利局面,美国政府于1961年3月26日,对外宣布启动“阿波罗”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向全世界承诺,将在20世纪60年代末将人类送上月球:

“阿波罗”计划的第一步是确定登月方案,它包括论证飞船登月飞行轨道和确定载人飞船总体布局。

第二步是选定月球轨道交会方案,相应地确定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飞船的总体布局。为了进行载人登月,美国先实施了四个辅助计划,即在1961年~1965年发射9个“徘徊者”月球轨道器,用以了解未来的“阿波罗”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在1966年~1968年发射5个“勘探者”月球着陆器,了解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在1966年~1967年发射3个“月球轨道环形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地点进行详细观测,从而选出10个登月点;在1965年~1966年发射10艘“双子座”飞船,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和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及舱外活动训练等。

微信图片_20190117184923.jpg

“阿波罗”工程的第三步是研制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27吨的大推力“土星5”号运载火箭。研制“阿波罗”登月飞船是该工程的“重头戏”。飞船的指挥舱是宇航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全飞船的控制中心;服务舱装有主发动机等系统;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

首次载人登月是由“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的。当时飞船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当飞船与“土星”火箭第三级分离,且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60小时后,便开始接近月球,此时飞船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接着,两名宇航员进入登月舱,并驾驶登月舱与飞船分离,这时飞船指挥舱内的一名宇航员继续驾驶飞船绕月球轨道飞行,而另两名宇航员则乘登月舱在月面着陆。登月后宇航员采集了22千克岩石和土壤,展开了太阳电池阵,安装了月震仪等。任务完成后,他们乘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月球轨道,与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

1969年11月~1972年12月,美国又陆续发射了“阿波罗”系列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故没有登月(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另五艘飞船均登月成功。“阿波罗”系列飞船的宇航员,还驾驶月球车在月面活动,采集岩石。宇航员在月球上钻取了3米的月球岩芯,发现其岩层多达57层,每层代表一次陨石冲击,还测量了月球内部发出的热流。

微信图片_20190117184927.jpg

整个“阿波罗”计划,前后历时约11年,到1972年12月结束,耗资超过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由此可见,“阿波罗”计划是20世纪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科技项目之一。

“阿波罗”计划的实施对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直接导致了包括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此后的新技术与产业革命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与开发领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疑云乍起,世纪大骗局?

在“阿波罗”登月期间,从没有人怀疑过“阿波罗”计划的真实性。然而,随着世纪之交的来临,许多陈年旧案相继被人们从历史的尘封中翻出。有关“阿波罗”计划真伪的争论便是其中之一。而且,由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巨大影响,使得事态发展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来,世界上就开始传开了一个个阿波罗登月 “骗局论”和“阴谋论”。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自称当年曾经参与过“阿波罗”计划的美国教授比尔・凯恩出版的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过月球》的书。“登月骗局说之父”比尔・凯恩在书中详尽披露了美国是如何为了在军备竞赛中取得先机,欺世盗名,炮制了所谓的登月壮举。这本书影响很大,当时有6%的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从没上过月球,所有影像都是在在美国内华达州沙漠中被称为“梦幻之地”的军事禁区“51区”拍摄的。他们的怀疑当然是有理由的,下面就是几个主要的证据——

微信图片_20190117184931.jpg

第一,宇航员把美国国旗插上月球的时候,这面国旗似乎在迎风招展,而我们知道月球没有大气,是高度真空状态,完全不可能有风,说明这一段录像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

第二,在一些录像中,宇航员拖着两个影子,这也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在月球上只有一个光源,那就是太阳,怎么会跑出两个影子来呢?肯定是另外加了一个光源,这只有在摄影棚里才能做到。

第三,在没有大气折射的月球上看星星应该更加明亮清晰,可登月照片的太空背景上却是漆黑一片,连一颗星都看不到。

第四、还有阿姆斯特朗那个著名的脚印,月球上没有水,这个脚印却像踩在“泥地”上那样清晰。试想在地球上的沙堆里踩一个脚印,是不可能这么清楚的,月球上也不可能,所以也是伪造的。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9年7月中旬,墨西哥《永久周刊》科技版刊载俄罗斯亚历山大・戈尔多夫发表的《本世纪最大的伪造》的文章,对美国30多年前拍摄的登月照片提出质疑。他认为这些所谓的登月照片和影片,事实上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伪造的。这仿佛是进一步印证了有关“阿波罗”计划的骗局说。

一时间,世界舆论为之哗然。以美国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为代表的某些原本就对登月计划的真实性存有怀疑的学者,纷纷站出来,对有关“阿波罗”的某些关键性“漏洞”提出了质疑。归结“骗局说”主要支持者的观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阿波罗”计划的工程进度存在疑点。

事实上,有关登月计划的某些前期准备,已经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而从官方公布的材料来看,美国在“阿波罗”计划上进展并不顺利,许多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直到1967年1月“土星5”号的研制方告成功。而当年1月27日做首次发射试验就发生了火灾,3名宇航员被烧死。随后登月舱被迫重新设计,硬件研制推迟了18个月。可是,时隔不久,1969年7月就取得了登月的成功。惟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其间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但是所有相关材料并没有显示这一点。

微信图片_20190117184935.jpg

至于发生在1967年1月27日的那次事故,也同样疑点颇多。这一事故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登月飞船的生命维持系统。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一共有两套方案备选。第一套是氧氮混合的方案,这一方案的优势是安全系数较高,但是技术实现难度较大,而且这还会给原本就重达100吨以上的飞船增加负荷。第二套方案是纯氧方案,这一方案的主要优点是成本较低,技术也相对成熟,问题是由于登月飞船空间运行时间超过80小时,其间纯氧环境的安全问题就突显了出来。事实上,1月27日的事故正是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既然是试验发射,为什么一定要有真人搭乘?

然而,登月飞船最终选用了“经过改进”的纯氧方案。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对于首次发射事故的调查,有关方面却采取了不了了之的低调态度。此间,据未经证实的消息报道,这次事故决非偶然。

有关登月技术的另一个疑点,就是“土星5”号运载火箭。我们知道,现代航天飞机只能把20吨载荷送上低轨道,而当年的“土星5”号却能轻而易举地把100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将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圈。为什么这一技术在后来被废弃不用?根据官方说法是耗资过巨,财力不及。但是,这一说法并不足以服众。而更加蹊跷的是,据说就连“土星5”号的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

二、登月宇航员在月面的行动方式和其拍摄下来的影像资料十分可疑。

哈姆雷特教授指出,由于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所以宇航员的行动应表现出与地球截然不同的特征。但事实上,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据说是来自月球,记录登陆过程的影像资料中却存在着明显的漏洞:

第一,通过录像分析,宇航员在月面的跳跃动作、高度与地球近似,并不符合月面行走特征。因此,这些录像很可能是在地球上仿造的。

第二,月面白天的温度可达到121℃,而据相关图片分析,当时相机是露在宇航服外而没有采用保温措施的。众所周知,胶卷在66℃就会受热卷曲失效。而且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当时的摄影胶片和器材经过特殊处理。试问,报废的器材怎么拍得了照片?

微信图片_20190117184939.jpg

第三,登月仪器在“月球”表面移动时,从轮子底下弹出的小石块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发生同一现象的速度一样。而从理论上讲,在月球上这种速度应该比在地球上慢6倍。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那就是,在记录登陆的电视录像中,宇航员曾经在月面上安装了一台“激光反射器”。但是,根据美国某天文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目前在地球上用激光接收器收到的反射光束强度只是反射器反射强度的1/200。显然,这个光束是由月亮本身反射的。也就是说,月球上根本没有什么激光反射器。

还有更大的疑团来自于那些所谓的“月球”的影像资料——

首先,在几乎所有照片中,我们从没有看见过星星。须知,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而星光应该更加“灿烂”,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其次,照片上的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而太阳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阴影应是一个方向的。

微信图片_20190117184943.jpg

再次,在有些登月照片上,近景与远景之间有一条不易觉察的线,使人联想到电影特技中的“褪光扫描法”,即画出远景,然后用光和影来遮挡。而且如果仔细观察,登月照片中光线似乎也有问题。它不像阳光普照大地,而像摄影棚内的人工光源。

最后,根据NASA公布的资料计算,当时太阳光与月面间的入射角只有6°~7°左右,但那张插上月球的星条旗的照片显示,阳光入射角大约近30°。照片中出现的阴影夹角应该在“跨出第一步”后46小时才可能得到。而且,月球上没有风,但是照片上的星条旗,却不可思议地在迎风飘扬!这被认为是造假的决定性证据之一。

三、美国政府和当年“阿波罗”参与者在此后几十年里的怪诞表现。

“阿波罗”计划是人类的骄傲,更是美利坚的骄傲!以此为契机,美国在空间科学领域成功地赶超了前苏联。并开始确立了其在空间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间,到月球去,不再被人们看做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到达更遥远的星球,开始成为人们向往的目标。月球自然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中继站”。正当人们开始为这一目标做准备的时候,美国政府突然暂停了一切登月活动。这除了处于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和政治因素(越战的久拖不决)的考虑之外,是否“阿波罗”计划本身某些微妙且不为人所知的因素也应该被考虑进去呢?

再有就是,当年曾经参与过“阿波罗”计划的人们,在瞬间的辉煌后所采取的低调态度,也着实有些不可思议。特别是在有关“阿波罗”计划的真伪的争论爆发之后,这些人依然在各种场合保持相当程度的缄默。其中,尤以当年的登月指令长阿姆斯特朗为甚,他依然拒绝参加任何记者招待会、签名或合影,这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惑。

归结以上几个方面的疑惑,持“骗局论”的人们对真实情况提出了各自的假说。比尔・凯恩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最后他们进入指令舱,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在这里,笔者注意到两条与此相关却未经证实的消息:其一,在凯恩的书出版之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退休船长向媒体声称,他曾经在登月火箭发射当天,在南极附近的海域,目击过很可能是登月飞船的UFO;其二,一位西欧某国的独立冒险家,对外宣布将在近期组织探险队,前往南极,寻找“登月骗局”的证据。

与比尔・凯恩的全面否定论相比,戈尔多夫的立场比较温和。他认为,美国宇航员当时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因技术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由于当时美国急于向全世界表功,因而伪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摄影记录片,蒙蔽和欺骗了世人几十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登月行动是真实的。但是,考虑其中的高风险,因此决定在电视转播时,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录像片……

种种迹象表明,“阿波罗”计划本身,必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这些秘密的曝光,必然引起轩然大波。为此有人怀疑,知情者受到来自政府的压力,由于担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胁迫,所以至今依然对此沉默不言。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与真相之间确有距离。

很多阴谋论者相信,美国之所以炮制这种“载人登月”超级骗局,拥有5个明显的动机。一是美国人一心想在太空竞赛中击败前苏联。二是1969年夏天,前苏联即将发射自己的载人登月飞船,而美国正陷入越战泥潭,炮制登月骗局,可转移国内注意力。三是1969年的科技非常原始,根本不可能成功载人登月,只能伪造登月。四是NASA当时获得400亿美元的国家预算,它必须让人相信这些钱没白花。五是当时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载人登月进展。

真的假不了,对质疑者的质疑

针对“骗局论”者的种种质疑,坚信登月行动真实性的人们提出了许多反证。其中一些相当有说服力。这也使得有关“阿波罗”计划的讨论,真正发展成为了一场相当规模的论战。而有关登月照片真伪的辩论,成为了双方注目的焦点。

在众多有关照片以及影像资料的反证中,有一位专家的观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应该说,这些观点有相当的说服力。

首先,针对照片为什么没有星星的疑问。我们得到了这样的解释:有过夜间摄影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以拍摄晴朗的月亮为例,从曝光组合来看(视能见度而定),这时夜空中的星星在底片上是不会留下痕迹的。即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等,如猎户座的天狼星也需曝光在2秒~3秒以上,而且留下的也是该星的运动轨迹。所谓群星闪烁的夜空照片,在没有超大孔径或设置能够抵消地球自转造成位移的特殊装置的天文望远镜,几乎是不可能拍摄出来的。因为星空太暗了。所以我们迄今只能见到拖着圆形轨迹的星空照片,而从未见到过和肉眼所见一样的星空照片(由天文望远镜所拍的例外)。

登月照片的另外一个疑点来源于光和影。据此,人们推测这些照片和影像来自于“梦工场”的摄影棚。但是,如果当真要用摄影棚方法来布置场面如此之大的人造环境,其影棚的面积至少需要5000平方米以上,而且还不止一个,因为月面的环境是开放型的。

目前,就人们的认识而言,除了热核爆炸之外,是无法模拟太阳光的。在地、月的位置上,阳光是照度“无限”均匀和极其敏锐的。要达到这两个指标,除热核爆炸瞬间产生的光强度外,还没有功率足够且安全的照明器。

如果有人说,可用电脑特技合成,那么就更加不可思议了。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末,电脑的多媒体技术还根本没有出现。即使我们假设美国人在当时能够运用非常成熟的三维图像技术作假,那么,要想做得完美无瑕,也绝非易事。

在“骗局论”者的主要证据中,有两张照片反映了宇航员所处位置光线有不均匀现象,这也是主要疑点之一。这一点似乎证明了照片有用人工光源之嫌。而最让人感到有人工光源的照片是,侧逆光下的奥尔德林的太空服似有强烈的人工光源补光。但我们如果把所有照片联系起来看,即可知这是由登月舱的反光造成的。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登月舱实际是一个非常好的反光板。

也有人质疑登月照片的许多拍摄角度有问题。理由是照相机是挂在宇航员的胸前的。相机的高度应是在1.4米~1.6米之间,是不可能拍到宇航员头部以上部位的。事实上,月球表面是高低不平的,只要拍摄者站在略高于被摄者的位置,就会有这种效果出现。另外,我们在照片上所见到的星条旗,据说是铝制的。

至于鞋印问题,那是因为月球上的白天很热,黑夜很冷,温差高达两三百摄氏度,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月表的岩石都破碎成矿物粉末了,这些矿物颗粒是多角形的,一踩下去会交织在一起,由于没有空气的搅动,清晰的鞋印可以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以上的这些反证都是技术性的,而另一些反证来自社会层面。

2011年,82岁高龄的阿姆斯特朗罕见地接受了一次采访,目的只是反击那些登月阴谋论者。这位过着隐居生活的宇航员决定敞开心扉,讲述他1969年执行的登月任务。当被问及阴谋论时,阿姆斯特朗笑了,他表示,参与这项工程的宇航局人员多达80万,让这么多人一直保守着秘密,是不可能的。他说:“人们喜欢听阴谋理论,它们很有吸引力。但我对这些阴谋论不屑一顾,因为我知道终有一天,有人会飞回月球,将我留在那里的相机取回来。

美国载人登月成功40周年时,NASA公布了从太空中拍摄到的最新月球照片,以此作为对阴谋论回应。这些照片显示了人类遗留在月球上的登月舱所在位置,其中效果最好的属阿波罗14号在月球上的遗留痕迹,除登月舱外,还能清楚地看到宇航员艾伦・谢泼德和艾德加・米切尔在月球表面行走的痕迹,以及留在月球表面的一些科学仪器。科学家说,仔细观察这些照片,还可以发现运送科学仪器的车厢所留下的痕迹。

其实,美国政府是否能够会为这样一个虚名,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如果“阿波罗”计划是一次骗局(即使仅仅是一部分),政府应该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况转播,而只需事后发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则万一有个闪失,美国政府要承担很大后果,甚至会名誉扫地而一蹶不振。

其次,与罗斯韦尔事件不同,参与“阿波罗”计划的有2万家企业、800所大学、几十个研究机构、40万科技人员,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精英分子。可以预见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持科学的态度,不会视严肃的科学问题为儿戏。如果登月计划是一场骗局,不仅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将受损,而且让几万人守着谎言过几十年,实非易事。而且当时美苏争霸,搞太空竞赛,如果美国人造假,苏联的情报机构“克格勃”和苏联科学家为什么不站出来反对,反而都承认它是事实呢?

微信图片_20190117184958.jpg

此外,美国的传媒几乎是无孔不入。假如政府有欺骗行为,各大媒体一定会大做文章。而至今美国新闻界并没有对此大肆渲染,其中必有一定道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年有关罗斯韦尔事件的新闻管制(有证据显示),是相当成功的。再就是揭露证据还不充分。有人指出,哈姆雷特的理由是不够严谨的。用几张照片和录像来判断登月是骗局,如同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可笑。

综上所述,“真实论”者的证据,似乎同样充分,并且有相当的专业水准。而对于目前的争论而言,现在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和当事人的态度。然而,NASA采取了惯用的手段——不置可否!不过最有趣的是,但他们越是沉默,外界就炒得越热闹。我觉得人人喜欢阴谋论,他们(NASA和阴谋论者)相互“配合,真正地制造了一个“阴谋”——“骗”得全世界的人50年来关注“阿波罗”的热情始终不减,相当于做了一次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科学普及运动!这真是太高明了。

1999年7月20日,美国在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仪式,纪念人类首次登月30周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向当年乘“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的3名宇航员授予了“兰利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们为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我们不妨认为这反映了美国政府的态度。不过,或许这什么也不代表。

数个世纪以来,人类头顶上的那片神秘夜空,承载了人类的众多理想与渴望。在征服太空的道路上,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回想“阿波罗”时代,人们有理由相信,不懈奋斗是通向“梦想王国”的天阶。而月球不过是人类通向更遥远星空的驿站,不应让疑云遮住人类前进的视野。

也许在有关“阿波罗”计划真伪的辩论中,民众真正关心的并非是“登月”本身。换而言之,人们真正有兴趣的是,他们的政府是否践踏了他们作为纳税人所应该被保障的知情权。而除此之外,所有有关50年前的记忆,都可以毫无例外地被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近50年里,整个世界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但是,如果就空间的角度而言,人类的足迹依然被限制在地月系的范围之内,这种局面有望在21世纪得以改观。而有关“阿波罗”计划的种种疑团,也许会在新胜利的欢呼声中被再次尘封。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