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及文化知识全集结

2024-11-23 11:5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96人

一、原文译读

原文
注释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朝暮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环绕。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壑:山谷。尤:格外,特别。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潺潺:流水声。 而:表承接。
回:回环,曲折环绕。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然:......的样子。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于:在。作:建造。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曰:叫做。辄:就。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乎:相当于“于”。得:领会。寓:寄托。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开:消散,散开。归:聚拢。暝:昏暗。

晦:阴暗。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芳:香花。发:开放。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秀:茂盛,繁茂。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伛偻:腰弯背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提携:指搀扶着走的小孩子。

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渔:捕鱼。洌:水(酒)清。

山肴:野味。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陈:摆放,摆设。酣:尽情地喝酒。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

觥:酒杯。筹:酒筹,用来计算饮酒数量的筹子。

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归:回家。已而:不久。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蔽。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乐①其乐②: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乐①:意动用法,以…为乐。乐②:快乐。

二、作者简介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六一何谓也?”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置酒一壶。一翁老于此
三、易考字词
(一)古今异义
(1)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2)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3)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4)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5)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酬酬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二)一词多义
1,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暮而归:回来
2.
太守谓谁:为,是   太守自谓也:命名
3.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临溪而渔:靠近
4.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
5·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
6.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
(三)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3.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厖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5.至于负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6.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7.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四)成语积累
1、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2、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3、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4、山肴野蔌: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5、峰回路转: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四、重点句译
1.【原文】环滁(chú)/皆山也。
【词解】环:环绕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皆:副词,都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2.【原文】其/西南诸峰,林壑 (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重点词解】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壑(hè):山谷  尤:格外,特别  蔚然:繁盛的样子  
【译文】它西南方的那些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3.【原文】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词解】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潺潺(chán):流水声 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译文】沿着山路走六七里路,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出来的,是酿泉啊。
4.【原文】峰回/ 路转,有亭/ 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词解】回:曲折、回环,曲折环绕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然:……的样子   临:居高面下    于:在
【译文】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
5.【原文】作亭者谁?山之僧/ 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 自谓也。
【词解】作:建造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译文】建造亭子的是是谁呢?是山中的僧人智仙。给亭子命名的人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6.【原文】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词解】辄(zhé):就,总是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曰:叫做意:意趣,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乎:相当于“于
【译文】太守与客人来到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是最大的,所以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作醉翁。醉翁的情趣并不在酒上,而是在于山光水色中啊。
7.【原文】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词解】得:领会    寓:寄托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8.【原文】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词解】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霏:弥漫的云气   开:消散,散开  归:聚拢   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   暝:昏暗   晦:昏暗  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译文】要说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色,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9.【原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词解】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发:开放   秀:茂盛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译文】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面下降,隐石现出,这是山间的四季景色。
10.【原文】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词解】 往:去。 四时:四季 而:表示转折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一样,而那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11.【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
【词解】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 伛偻(yǔlǚ):弯腰曲背,这里指老年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赶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回应,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啊。
12.【原文】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词解】临:来到   渔:捕鱼  洌(liè):清  山肴野蔌(sù):野味野菜   蔌,菜蔬   杂然:杂乱的样子  陈:摆开,陈列
【译文】到溪水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造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野菜,杂七杂八地摆开在前面的,是太守设的宴席呀。
13.【原文】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词解】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非丝非竹:不是音乐射:这里指投壶,宴弈:下棋     觥(gōng):酒杯   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译文】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能投中目标,下棋的人能取得胜利,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众宾客在尽情地欢乐。
14.【原文】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词解】苍颜:苍老的容颜   颓然乎其间:醉倒在众人中间  
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倒下的样子
【译文】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总间,这是太守喝醉了呀。
15.【原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词解】已而:随后,不久    归:返回,回家
【译文】不久,夕阳落在西山之上,人影散乱,这是太守回去,众宾客随行。
16.【原文】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词解】翳(yì):遮盖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鸣声上下: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译文】树林茂密成荫,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这是游人离开,鸟儿欢乐起来了。
17.【原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词解】乐①其乐②: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乐①:以…为乐。乐②:乐事
【译文】可是鸟儿只知山林的乐趣,却不知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从太守游山而快乐,却不知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18.【原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词解】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译文】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五、理解性默写
1.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文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3. 贯串全文的主线句子是“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文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5.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6.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7. 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8.文中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文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10.“醉翁”的由来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11.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2,请写出人们归后树林中的情景的句子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六、内容探究
1.主旨把握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的叙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精练而流畅自然的语言叙情结合,体现了欧阳修在被贬之后寄情山水以遣愁绪的旷达胸襟,同时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风光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2.作者用“乐”贯穿全篇,看看作者写了哪几种乐?
答:作者写了五种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3.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①表达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之情;②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4.本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答:滁人如此的兴高采烈的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5.开头的描写“环滁皆山……”有什么作用?
答:(1)引出本文描写的对象;(2)点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3)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6.“醉翁之意……得之心, 而寓之酒”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连起来,形成统一的艺术整体。
7.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答:因不胜酒力而醉;因秀丽的山水而陶醉;因与民同乐而醉;因治理好滁州让百姓生活快乐,政绩斐然而自我陶醉。(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8.你认为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积极从政,心系百姓,与民同乐,具有宽阔的胸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9.赏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答:这两句描绘出山林在朝暮之间阴晴晦明的变化,在对美景的赞赏之中,流溢出作者娱情山水、悠闲自适的心境。可用来描绘山林间朝暮晦明之变化。
10;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答: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而喧哗”,太守“颓然乎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11.你认为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积极从政,心系百姓,与民同乐,具有宽阔的胸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2.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热爱读书 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九、“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
13.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答:因不胜酒力而醉;因秀丽的山水而陶醉;因与民同乐而醉;因治理好除州让百姓生活快乐,政绩斐然而自我陶醉。(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14.“醉翁之意……得之心,而寓之酒”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连起来,形成统一的艺术整体。
1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除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①表现了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②侧面表现了欧阳修治理有方,政绩斐然;
③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④突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16.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答: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层层衬托,自然入题。写景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17.“太守醉”中的“醉”有哪几层意思?
答:一层是“饮少辄醉”喝酒醉了,另一层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三是与民同乐。
18.作者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该如何看待他的醉?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答:欧阳修醉在山青水秀,醉在百姓富足,醉在与民同乐。是表象,是实质,写,正是为了写。用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