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答谢中书书》晨读晚背知识清单

2024-10-31 08:4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70人
文本解读
原文
课本注释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1.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2.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 〔四时〕四季。
4. 〔歇〕消散。
5. 〔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6.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7.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
8. 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9. 〔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10. 〔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 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2.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1078-1085)。
3. 〔念〕考虑,想到。
4.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5. 〔相与〕共同,一起。
6. 〔中庭〕院子里。
7.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8. 〔藻、荇〕均为水生植物。
9. 〔盖〕大概是。
10. 〔但〕只是。
11.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一、助读资料
1.文题解读
《答谢中书书》“答”是“回复”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第二个“书”,即书信。文题意为作者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记承天寺夜游》记,即游记。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游的地点。“夜”,点明时间。文题点明了写作的主要内容。
2.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曾于句曲山华阳洞隐居多年。隐居期间,“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南史·陶弘景传》),有《陶隐居集》。
苏轼(1037—1101) 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坛领袖,取得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3.写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以示志趣,并以此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就是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时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十日所作诗篇中“潜龙”一语遭谤,被下御史台狱,于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始出狱,史称“乌台诗案”。元丰三年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不得签书公事”,实为看押。这篇文章开头即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表明他在黄州贬所已经快满四年了。张怀民(名梦得)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都因贬而获“闲”。本文即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在黄州任上所作的。
4.知识链接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我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始于书信。汉魏六朝文人的尺牍重在实用。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
二、基础知识
《答谢中书书》
(一)古今异义

(1)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2)晓雾将
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3)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4)古来共
古义:称赞
今义:谈论

(二)词类活用

(1)五色交
(名词做动词,辉映)
(2)夕日欲
(形容词做动词,坠落)

(三)一词多义

①未复有能其奇者
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②念无为乐者
动词,和
①谢答中
与“中”合用为官职名
②谢答中书
书信,是一种文体
③乃丹帛曰
动词,书写

《记承天寺夜游》
(一)古今异义

1、盖竹柏影也
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3、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4、月色入户
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二)词类活用

相与于中庭
名词做动词,散步

(三)一词多义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
动词,和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解衣欲睡
省略主语“余”
(3)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三、主题思想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论今,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他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以及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对夜游承天寺庭院所见的月下美景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抒发了作者寄情自然美景以排遣忧郁的旷达胸襟。
四、写作特色
《答谢中书书》
❶艺术独特,意境优美。
陶弘景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江南山水的美丽风光,激起了读者审美的兴致。作者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四个方面泼墨染彩,熔裁营构,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
❷抒情绘景,语言凝练。
这篇小品文只用了68个字,就把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青林、翠竹、晓雾、猿鸣、夕日、沉鳞等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本文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
《记承天寺夜游》
❶叙事简洁,写景别致。
作者写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时,只用“亦未寝”三个字,略去相见时的对话,省了不少笔墨,使文章十分紧凑。全文写景只有一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里先虚后实,暗用了“月光如水”的比喻,写法巧妙,匠心独运,有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五、考点探究
《答谢中书书》
1.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答案:①“美”字。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 。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答案】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
案: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起伏的群山和青林翠竹中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渲染山林中万物清晨醒来的欢欣热闹,为幽静秀美的山川增添了勃勃生机。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5.“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
答案: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6.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
答案:观察角度:有仰视(高峰入云),有俯视(清流见底);时间跨度:有早晨(晓雾将歇),有黄昏(夕日欲颓);景物状态:有静景(高峰……具备),有动景(晓雾……竞跃);感官冲击:有视觉(高峰入云), 有听觉(猿鸟乱鸣)。
7.《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案:所写景物特征:山水相映之美,峰高水清,相映成趣;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晨昏变化之美,四时、早晚各不相同。
言外之意:表现作者能够从这些美景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情溢于言表。
《记承天寺夜游》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答案: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幅月夜图,作者没有直接写月,却处处在写月,这样写妙在何处?
答案: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色,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月影,写出竹柏之影参差交错。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答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是因为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仕途失意的他落寞,当然也是他自我排遣的旷达胸襟的体现。这体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和自我排遣的旷达。
4.《记承天寺夜游》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答案:从文中“遂至承天寺”可看出他去“寻张怀民”的不假思索。而“怀民亦未寝”则显示出两个人“心有灵犀”。两个人的关系甚笃,通过“相与步于中庭”体现得极为充分。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与张怀民的志同道合。
5.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答案:“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一个被贬的闲人。
6.作者虽贬谪黄州,成为担任闲职的“闲人”,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旷达的胸襟。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作者是怎样流露出这种情感的?
答案:文中开头写诱人的月色穿窗人户,勾起了作者赏月的情趣,“欣然”二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的心境。接下来的景物描写把人带入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爽心悦目的境界,作者陶醉其中,愉悦之情溢于笔端。文章寓情于叙,融情于景,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
7.《记承天寺夜游》描写生动,比喻贴切,写庭中所见月景时全是用喻。请一一找出喻体,并认真体会。
答案:文中写景只用了18个字,就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水、藻、荇、竹、柏全是比喻。先是明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如水,本是人们用俗了的句子,而作者却能翻新意,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是无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出奇制胜。第二句用借喻,以客代主,索性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先客后主,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人了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