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段落赏析题”有多难?用五色标识法加以观察,就轻而易举了

2024-10-18 13:2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8人

“段落赏析题”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高频题,当然也是高考语文的高频题,后者要素构成在广度和深度上更复杂一些罢了,分析思路其实是一致的。大凡在小升初接受过模板训练的孩子,都会觉得这是一种手到擒来的题型,开头段就是“总领全文”,结尾段就是“紧束全文”,谁要是敢问中间段的作用,就用“承上启下”四个字对付他,一炸一个准,每一个字都像精准制导过的,炸得阅卷老师上嘴唇不挨下嘴唇——很不幸,阅卷老师只有一个秘密武器,给你得一个大鸭蛋,他很生气。

阅卷老师生气是有理由的,假如孩子兄弟三个人,一出门人家问:“你家老大的作用是什么?”孩子说:“总领全文啊!”人家又问:“你弟的作用是什么?”孩子说:“紧束全文啊!”人家已经得硬着头皮问第三个问题了:“那么,你的作用是什么?”孩子高傲地回答:“我呀,承上启下!”这个人家就得吐血,本来第二个问题问完就得吐血,之所以硬着头皮问,大体是出于同情心——这孩子哥哥弟弟都看上去发育不全,好歹再问一句,希望中间这个还好好的。所以我最害怕给背过模板的孩子上课,如果非上不可,那最好不要问“段落赏析题”,因为在教会他分析题之前,我会吐血而亡的——背诵模板是语文界的江湖郎中给急功近利的孩子们开的一副狗皮膏药,贴到脑袋上能治偏头疼,贴到屁股上能治痔疮,贴到膝盖上能治风湿,贴到脚丫子上的作用更显著,不但能治脚气,还能当袜子穿。

孩子之所以习惯了用模板答题,大体原因是:一、模板里的玩意看起来高大上,使用起来简便。狗皮膏药好歹需要用火烤一下,撕掉一层再贴,模板都不用火烤,也没有东西可以撕,你敢问我就敢贴,不治病也有个热乎劲;二、孩子把结构分析和内容分析混淆了,一旦陷入到结构分析的迷魂阵里,不但把内容分析忘了,而且由内容分析延伸出来的其他分析,如思想情感、情节、人物形象或者物象、艺术手法等等,全忘了。

有时候啊,我恨结构分析,这玩意像一把阉割刀,任凭什么活蹦乱跳的生物来,一下子就给你弄老实了,弄得千篇一律,个个嘴唇上都不再有胡须,更没有血性。


一切文本分析,都是在建立在文章内容解读的基础之上的,离开内容的辨识、概括、归纳和表述,其他一切分析皆是胡说八道。就段落作用考察题而言,至少要考虑到以下四个因素,才能对段落的作用有准确的认识:

1、段落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究竟是哪一种?或者是某两种的综合运用?总之,分析段落的作用,不清楚段落内容上的分类,下一步就无法进行了。首段如果是“抒情议论”,那可能有“点明中心”的作用,如果首段是“记叙描写”呢,也“点明中心”?当然不是。这就牵扯到对五色标识训练了,孩子只有迅速准确判断出内容的表达类型,才可能有下一步的分析,不能像刘姥姥吃茄鲞一样,就凭尝出来的一点茄子味,就想着回家也弄着吃去——据凤姐儿说,这茄子的内容是这样的:“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籤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子,拿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您瞧,一个茄子得十几只鸡来做辅料,内容如此复杂,岂能随便弄着吃?

2、文体特征是什么?文章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还是景状物类的抒情散文,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小说?这是起码的文体知识,文体不同,就意味着服务的对象不同,任何一个段落,当然在整体上是臣服于服务对象的。那你安排在东宫娘娘跟前,你就不能随便往西宫跑,主子不是一个人,小心被砍头。

3、文章的主角是谁?人物类文本,总不可能只有一个人,往往好些人在里面闹腾呢,某一个段落可能涉及的是主人公,也可能涉及次要人物;景状物散文,也有主要物象和次要物象,某一个段落可能涉及主要物象,也可能涉及次要物象。这都会在段落作用上造成丰富的分析角度。

4、段落作用的综合性。低年级的时候,对段落作用的考察,老师可能会把分析角度明示给你,而且常常都标明“请从内容与结构角度分析”,段落的作用就仅限于内容和结构吗?当然不是,对思想感情的提炼当然是其中一项必要的分析,随着文体的变化和内容和结构的深化,还会衍生出其他必要的角度,比如段落对人物形象、物象特征的刻画作用,对情节的推动或者铺垫作用,以及段落本身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独特的审美作用,这都是需要从多重角度去认识的,是必须的。

上述所有分析角度,都是建立在段落表达特征,即段落内容的基础之上,不能辨析内容上的类别,分析自然会流于形式,大话连篇。


举例说明一下吧,比如贾平凹先生的《燕子》,问尾段的作用,该怎么答?

贾平凹

不见了燕子,已是七八年的光景。我常常在城里寻觅,但每每却都失望了。

记得在乡里的时候,天一暖和,它就来了,住在我家低低的草屋梁上,一直到天气变冷的深秋,才要离去。它是穿着一件黑外衣的,总是把头裹得严严的,似乎是一个寡妇,整日呢呢喃喃,一副懦弱而固执的模样。走到哪里,燕子总陪伴着我,它是懂得我们的,常常只要学着一声呢喃的叫声,它就会飞到我们手掌上来呢。

在我的童年幼年里,喜欢饲养猫儿狗儿,但猫儿容易背叛,狗儿又多恶事,唯有燕子是最好的了。在这四山之间的地方,它给了我乐趣,也给了我得意。我年年盼着它来,它果然也就来了。一直过了好多年,它还是它的老样儿,年年还记得这么个草屋呢。

我长成大人了,从乡里到大城市里求学。然而,燕子,它还住在我家的木梁上吗?它还在说着那些永不改音的古老的话吗?

终有一日,市里开会,会址是一座七层楼的大会议室,摆设十分讲究。我靠近那面一人多高的玻璃窗前,正听着报告,突然有了一片呢呢喃喃的叫声,神经立即被触动了。举头看时,那窗外的半空,灰白色里,翻动着无数的黑点。啊,燕子,是我可亲的燕子!它竟到城市里来了,来得又是那么多!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无处不去的;往日我怨恨它的不来,原来是我的少见多怪了!

燕子越来越多了,组成了一个燕子阵,使夕阳晚照的天,也不明朗起来。但是,却没有一只是冲着这座七层楼来的。我探出头看去,四面都是高楼大厦,燕子盘旋成一团,全是绕着右侧的一座并不高大的鼓楼飞的,在那鼓楼的顶上,檐下,栏里,阶内,出出进进,鸣叫不已。

这竟使我疑惑不解了。会议刚一休息,我就走到凉台上,想:鼓楼并不高大,也不艳丽,因年久失修,梁上已没了雕,栋上也没了画,连那临风叮当的挂铃也没有了,哪有什么可吸引的呢?

“它为什么不到四周的高楼大厦上来?”

“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 旁边有人说。

“现代化的为什么它就不来?”

“它是留恋古老的。”

我不大理会,便嘬起嘴来,作弄出儿时学会的燕鸣声,但它们纷纷从我身边飞过,却没有一只落下来,尽趋着鼓楼而去了。

“唉——” 我长叹了一口气, “它们把我也忘了。”

“是你忘了你。”

是的,是我忘了我了,我再不是那么个留着黄涕的孩子了,我长成大人,我有了知识,它认得的只是过去的我!但我自豪,我得意,我终究不是往日的我了。可它们,我的燕子,面对这现代化的建筑,无动于衷,疯狂恋着鼓楼,是因为只有这一处鼓楼,才是它们的有情物,它们呢呢喃喃,只有将这永世不变的语言说给鼓楼,控诉、抗议这么大个城市里,再没有了它们的去处吗?

啊,燕子,我不禁悲伤起来了:时至今日,还那么固执,这么偏见,不肯落脚在新的建筑,硬要向腐朽欲倾的鼓楼飞去,那么,城市将永远不会是你的天地了,现代建筑愈来愈多,你不是便要真的消亡了吗?唉,我该怎么说呢,我可怜的燕子,我可悲的燕子!

在我的童年里,依然有着每年都来梁下筑巢的燕子,如今它们依然还会去吗,我也不得而知,我已有多年没有见过故乡的春天,我的燕子,也是多年不见了。我也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在某个角落遇到它们吗?不得而知,却又盼望着一次偶遇。

问题设计: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背诵了模板的孩子很容易弄出这么一种答案:

这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感伤,在结构上,结尾和文章的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不少教辅资料的参考答案也习惯用这种貌似简洁的语句去迎合孩子们求快的应试心理,那么这种表述是正确的吗?我们尝试分析一下:

您说“总结全文,点明了文章主旨”——主旨是什么?就是作者多年不见燕子,现在盼望再见一次?这不是扯淡嘛。燕子在文章里只是自然淳朴的一个象征,作者托物言志,写燕子其实是在写自己,写自己对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不适合迷茫,写自己对自然淳朴的人生境界的向往之情。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最后一段第一句是记叙,第二句是对盼望与燕子重逢的心理描写。作者提及自己的思想感情了吗?没有啊,你想知道作者在想什么,得通读全文去提炼分析,思想感情不是你家菲佣洗好端过来的水果,你只需张开嘴就能塞到你嘴里。二年级孩子写作文,一般把思想感情(主旨)确实“点明”了,就是那句“妈妈我爱你”,在经典作家的文章里,您等着作者给您“点明中心”呢?别做梦了。

您说“结构上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这话不能说是错的,但却是肤浅的,对文章的用意缺乏深入分析导致的。文章开头是写到燕子,中间也写到很多次燕子呢,凭什么只和开头相呼应,就不能和中间的燕子呼应?总不能说,开头是个公燕子,结尾是个母燕子,所以才呢喃不止地呼应,中间全是太监燕子吧。

意思是,这种对表达方式、文体特征、物象意蕴不能综合去理解,贸然用套话给出一个答案,实际上很容易把孩子的思维封闭起来,这样的文本分析很是误人子弟。从综合角度看,我尝试着给出最后一段的分析,您参考:

1、最后一段总述了对故乡燕子的回忆和现实生活中与故乡燕子隔绝已久的事实,同时用问句描写了期盼与故乡燕子重逢的心理。

2、文中的燕子是故乡自然淳朴气息的象征,尾段的记叙和描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故乡自然淳朴的人生境界的留恋与向往。

3、文章开头写与燕子七八年不见的失望,中间写到在城市中与燕子相逢的喜悦以及燕子争相恋着鼓楼的感悟,结尾的记叙和描写与前文多处照应,清晰地反映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结构上自然流畅,严谨得当。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