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精选经典时评结构赏析

2024-10-18 17:15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47人

范文一】

让社会充盈诚信的空气

陈凌

来源:人民日报

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既是公民道德的基石,也是社会有序运转的保证。这些年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到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让诚信成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的“通行证成为普遍共识和努力方向。

【直陈论点——社会需要诚信】

然而,罗马并非一日建成。诚信建设,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在前几天,由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诚信建设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中国诚信建设状况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诚信建设总体形势健康向上的同时,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学术不端等诚信缺失问题,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顽症。数据更是显示,企业每年因不诚信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这样的问题,令人警醒之余,也提示我们,让诚信成为社会的底色,任重而道远。

【论述社会现实——不诚信现象还普遍】

“巧诈不如拙诚。对于每一个社会而言,诚信都是一股无法量化的道德力量,它既是维系社会运转的纽带,更是撬动历史进步的杠杆。有一个“砸冰箱的故事,至今依然时常被人提起。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打开国门,众多企业纷纷引进电冰箱生产设备,“大干快上”。而在那个被形容为“纸糊的冰箱也能卖出去”的年代,海尔却破天荒地砸了76台冰箱,原因就在于:有瑕疵,质量不合格。而这一砸,也砸出了海尔“零缺陷”的质量意识:仅用四年,就拿到了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枚质量金牌。而随后几年,当市场供大于求,其他企业遭遇寒流纷纷宣布降价之时,海尔却不可思议地提价12%,用户依然争先恐后购买。这样的现象,根源恐怕就在于其不让消费者买到“瑕疵冰箱”的诚信意识。

【论述为什么社会需要诚信——推动企业进步】

不仅是企业,对于个人,更是如此。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客观而言,从“乡土中国”步入“流动中国”,从“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社会急剧转型,人口大量流动,的确容易给人带来陌生感。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人与人的交往就可以成为“骗一次算一次”的“一次性博弈”。恰恰相反,越是变动不居,诚信越是弥足珍贵、值得守护。守住诚信做人的底线,才能让人走出“丛林状态”,推倒不信任的高墙,相互之间也才能打开心门。古人讲,“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论述为什么社会需要诚信——人与人和谐相处需要诚信】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诚信就像空气,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须臾不可离。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营造崇德向善、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还是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38个部门联合签署《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合围“老赖,抑或是政府、社会纷纷建立征信系统,“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处处受益说到底,都是要通过制度的刚性,守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让社会充盈诚信的空气。

【论述怎样保卫诚信——通过制度的刚性守卫诚信】

我们这个社会缺的不是对诚信的呼唤,而是对诚信的坚守。从对“虚假新闻”的声讨,到对“天价大虾的反思,再到对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讨论,各种道德事件就如同一块块三棱镜,折射出这样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内心认同诚信,对诚信缺失的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另一方面,当自己面对考验时,诚信却成了“无用的别名”,自己不愿意首先站到道德高地。回答这样的诚信命题,既需要明晰规则的边界,也需要确立个人的正信。

【论述怎样保卫诚信——需要确立个人的正信】

“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诚信,既是自己与他人的一份契约,更是自己与良心的一个约定。个人遵从良知,社会捍卫约定,诚信的殿堂才会一直灯火辉煌。

【总陈论点,发出号召】

「精读细思」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南宋哲学家陆象山强调“人而不忠信,何以异于禽兽者乎?”这些已经足以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了——诚信是人立身之根本。其实,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国家,诚信都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的。本文从社会不诚信现象入题,论述了讲诚信的原因和措施,呼吁大家保卫诚信,守住良知。
【范文二】

学会取悦自己才能活出真实自我

谢晓刚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7.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爱讨好别人,70.8%的受访者觉得“讨好型心理”会给人带来困扰。(6月7日《中国青年报》)

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所以一些人会尽量让自己看上去更美好一些,呈现出热情、友善、积极等正面的特点。但时间久了,很多人逐渐变得不会拒绝他人、过度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无论有无过失都主动承担责任……有这类性格特点的人被视为有“讨好型心理”的人。

【简述时事,陈述社会现象,引出论题——“讨好型心理”】

或许有人会说,身处人际社会,难免要取悦他人。事实上,具备“讨好型心理”的人并非过错,懂取悦他人者,容易在各种场合“得势”,某种程度上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实则也是种美德。但是,凡事都应有个度,“讨好”这个度应是以不违背原则和内心思维,能够照顾到整体利益和不伤害自己为前提,而不是事事、处处让自己委曲求全,不管别人要求什么,总是很少拒绝,如此“讨好”则会成为“滥好人”,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对比论证,引出论点——“讨好”应该有个度,“滥好人”式讨好不可取】

其实,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职场当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讨好型的人看似跟谁都聊得来、没脾气,实则自我存在感低,容易活在别人的要求当中,不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太过压抑,甚至会导致长期情绪低落。

【论述为什么“滥好人”式讨好不可取:对讨好型人身心不利】

有句流行语叫做“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对于被“讨好型心理”困扰的群体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自我励志的解脱。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成长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自己所需所想,更要学会分辨与他人的关系。并非所有人都需要你同等程度地去在意他们的感受,也并非所有人都值得你“牺牲”自己去讨好。

【论述怎样拒绝“滥好人”式讨好:了解自己所需所想】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尝试“不带敌意的拒绝”,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交流都是平等的,无关地位、金钱或其他,每个人都有权对侵犯自己界限的行为说一个充满力量的“不”。正如作家蒋方舟分享自己作为“讨好型人格患者的经历和思考时所言:“过度追求别人认可是有风险的,那个被人喜欢的自己会覆盖一个真实的自己。”

【论述怎样拒绝“滥好人”式讨好:“不带敌意的拒绝”】

因此,要想活出真实的自己,就请从拒绝违心“讨好”别人开始,不再做那个饱受伤害的“滥好人”,重塑一个有边界、有尊严的自己。要明白,如果不懂得欣赏自己,不懂得取悦自己,不仅越来越远离自我,即使你吸引来的人也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

【总结论述,提出建议:拒绝违心“讨好”别人】

「精读细思」

做自己,恐怕是每个人的理想状态和追求。但实际生活中,我们总是受困于各种心理的拘囿,不能真正追随内心。这篇文章视角和观点都很独到,既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事,又教我们如何论述这一话题。坚守初心,不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不曲意迎合,拒绝违心“讨好”他人,这是我们最应该上的一堂课,本文从原因和策略都给出了清淅的解读,值得精读细思。如果你有好的感想,不妨动笔下来吧,或者跟大家交流一下。【范文三】

网络世界同样需要理智和善良

彭艺

来源:华声在线

网络已成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在许多公共事件中,一部分群众不再满足于“傻白甜”式的围观,成了推波助澜的“键盘侠”

【简述社会现象,引出论题】

不可否认,在许多影响性事件中,网民的参与、民意的表达、观点的传播,不仅直接推动着许多事件的最终解决,还萌生出某种公共参与精神。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许多人老以为网络是虚拟世界,对事件的评价,无论是好奇、冷漠还是愤恨,都无伤大雅,岂不知,网络对于个人和群体行为的影响有着“放大器”“发酵池”的作用。

【论述网络舆论的两面性】

网络错误舆论的威力,常常可以扭转、歪曲或掩盖事实的真相,这也是近年来网络事件时常出现反转的重要起因。许多人见风跟风,俨然一副“网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键盘侠”模样。前些年轰动一时的“罗一笑”事件便是典型:从最初网友自发在朋友圈刷屏呼吁捐款,到最后被批是一场“带血”的营销,整个过程呈现出多次舆论反转,不少“键盘侠”一腔热血变一地鸡毛。

同样,网络暴力对于个人的伤害远远超乎想象,足以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一场“人肉搜索”不仅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人生,甚至还会毁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场“网络直播自杀”的案件里,“键盘侠”的冷嘲热讽,往往成了压倒自杀者求生意愿的最后一根稻草。

【论述网络错误舆论的危害】

等一等真相出现,应当成为网络时代起码的涵养。面对网络事件,每位网民都应明白这样朴素的道理:你可以不发言,但你的每一次转发和点赞都是一种无形表态。只有让思考先行,力求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全部真相,才不至于迷失在网络舆论的漩涡中。

【论述如何正确发言:等一等真相出现】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能保持一份谦卑,做到“话到嘴边留三分”,但身处网络世界,这般做人行事的准则便抛之脑后,把网络当作信马由缰的“快意江湖”。作为“键盘侠”,在不了解事实全貌时,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凭借所谓的“个人正义感”攻击他人一点也不难。但换位思考一番,如若自己曝光在公众舆论之下,承受着来自陌生人武断的、充满敌意的指责,你又将作何感想?

【论述如何正确发言:保持一份谦卑】

网络秩序也是现实秩序。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应当是良好网络生态的营造者、呵护者,需要保持一份理智,心怀一份善良。

【发出号召,网络发言需理智】

「精读细思」

“让子弹飞一会儿”,凡事等一等,静观其变,真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网络时代更需要大家保持理智与冷静,“键盘侠们”在网上挥舞着舆论的大棒,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随意地攻击和伤害任何自己“看不惯”的人或事,伤害的不仅是受伤者,更是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相关法律制度,也会与时俱进,明确互联网使用者的权责,让每一位发言的网民都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做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不做公序良俗的破坏者。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