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赏析的九个考点和四步答法

2024-11-23 12:0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50人

阅读理解命题,句子赏析是必出题。命题人常常把句子赏析放在第二道大题,也就是情节梳理或者内容归纳之后这个位置——放在这个位置是有道理的,如果说数学有送分题,一般就是选择题的前两三道,很多孩子不用算,看几眼就敢选答案,而且一般都是对的。命题人这样出题,其实是给孩子思维先热热身,和开车一样,先把火打着,空转一会,让车身热起来。


语文大阅读也有热身题,那就是第一道题和第二道题。第一道题,无论怎么出,都是情节梳理或者内容概括。第二道题4分,分为两道小题,都是句子赏析,每道小题2分,也是给思维加温的题型——反过来说,如果这类题都答不好,后面的压轴题,真不敢说能答多好。

句子赏析题的一般考点有9类:


01、考察修辞

02、考察描写方法

03、考察用词特点——叠词和拟声词要特别留意,命题人出这类句子时,不加点。如果加点,常常是动词或者副词。

04、语用范围:即大词小用或者小词大用,后者也称小题大做。

05、语体特点:即口语和书面用语的差别。

06、语言的情感色彩:即褒词贬用或者贬词褒用。

07、语言风格:这一点在初中一般不做要求,所谓语言风格,就是婉约、豪放、典雅、质朴、清新、秀丽、凝重、厚重之类的。

08、句式特点:这里主要指的是长短句和整散句。

09、文白相间:就是文言文和白话文杂糅在一起的表达形式。


无论那个科目,只要出题,必然和考点相结合,语文也是——上述九个考点,可以说基本上涵盖句子赏析全部考点了。相当一部分孩子见了句子赏析,经常出现两个致命问题,第一个就是考点判断不清。除了对九类考点出现辨析失误,就普通考点而言,也常出现辨析不全的现象。比如考修辞,平时练习,一个句子就考一种修辞,或者一个句子就考一种描写手法。如果把难度提高一点呢,命题就会把两种以上修辞放在一个句子里考察,把两种以上的描写手法放在一个句子考察,这就等于增加了赏析难度。


所以说,语文题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难题,所谓难题,只是把几个简单的考点柔和在一起了,说来说去,还是知识系统的基本功要扎实。


第二个致命问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解题思路不能充分理解。不少孩子习惯了“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的术语,以为这很高大上,一不留神就写出一串这种话,这是解题思路不明确。

句子赏析谨记四步答法:

01、判断考点

02、用定义解释考点

03、解读景语——也就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事实。

04、解读情语——也是表达了作者或者当事人什么情感。

这四步里容易出现问题的是第二步和第三步。


什么叫用定义法解释考点?既然有考点,而且你做出了判断,用了修辞或者描写或者大词小用之类的,不同的修辞就有不同的定义,不然还分那么多类干什么?考比喻,本体和喻体是什么,总要指明;考拟人,拟人的关键词是什么,总要点出;考大词小用,大词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总要明确……没有这一条,答题思路很容易出现断裂,第三步解读景语,就很容出问题。


我不止一次地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这种现象——有学生赏析这个句子,“女人下手极快,包出来的馄饨整整齐齐地站在托盘里,显得很精神”,好多学生都出现了跳跃式答法:“用了拟人,表达了作者对女人的爱。”拟人是一束玫瑰吗?用了拟人就相当于献出了一束玫瑰?不然怎么会一用这个东西,“爱”就来了,荷尔蒙就要飙升?所以就要回到定义法,“站”字是拟人点,馄饨为什么能“站”起来?绝对不是因为馄饨里有钢筋水泥,而是馅儿多料足——这就容易推导出答案了:用了拟人的修辞,通过“站”字赋予馄饨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馄饨馅儿多料足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女人诚实厚道的赞美之情。


四步答法,从浅层来说,是要求考点答周全,防止一步失误步步失误。从深层来说,是逻辑是否成立的问题。写一段赏析文字,句子之间不成逻辑,没有说服力,这就不能称为赏析。


从这个角度说,每一段赏析文字,都应该是一篇小型论述文,有观点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观点和证据之间,有必然的逻辑关系。那么,四步答法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呢?你用定义法解释了考点,第一步和第二步就构成了“解说关系”;根据第一步和第二步,你写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就是第一层递进关系;你最后还要写“表达了……”,这就出现第二层递进关系


所谓解题思路的周全严谨,根本上就是在看你的逻辑是否清晰,你是讲求有理有据的人,还是习惯了胡说八道。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